在自己找組織的黨員中,大多數都認為很容易或比較容易同地方黨組織取得聯係,這些人占83%。但是仍有17%的人認為比較困難或很困難,他們解釋造成這種困難的原因是地方黨組織工作不積極。
多數黨員在入黨前都同黨員積極分子有聯係。在被問及他在入黨前是否經常同選區工黨或支部的人保持聯係時,44%的人回答是經常,29%的人回答是偶爾為之,其他人是極少或從來沒有。
無論是自動入黨者還是被動入黨者,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入黨前都曾經是工會運動或某些政治組織中的積極分子。在這些黨外活動中,他們接觸了工黨黨員並逐漸對工黨有所了解。還有一些人是在選舉活動中被動員入黨的。也有的是在一些地方黨組織突擊吸收黨員時被選中的。
(二)入黨動機
從入黨途徑可以看出,多數黨員是主動入黨的,因此他們有明確的入黨動機。工黨黨員的入黨動機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即:奉獻型、利益型、自私型和盲從型。同保守黨相比,工黨黨員的入黨動機缺少情感型。
1.奉獻型。工黨中持這種動機的人比保守黨多得多。工黨為42.3%,而保守黨不到8%。奉獻型入黨者認為工黨能夠創造一個更平等或富有同情心的社會,能幫助工人階級實現社會公正,他們入黨後可以更好地為黨工作,從財政上幫助黨,等等。這些人是黨員中的最積極的力量。
2.利益型。工黨中的這種人約占25%,比保守黨的少(後者為35%)。利益型入黨者認為工黨可以阻礙保守黨執政,能夠擴大就業,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加強公共所有製等。而這些是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的。利益把他們同工黨聯係在一起。
3.自私型。工黨中的這種人占24%,比保守黨的多(後者為16%)。自私型入黨者入黨的動機較複雜,有的是為了得到一份工作;有的是想從政,希望被選為地方議員候選人,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想成為政治上的活躍人物(占將近自私型的1/2),還有的是把入黨作為自己原來所從事的工會工作的一部分。這部分人在黨內較活躍、積極。
4.盲從型。工黨中這種人較少,占7.2%(保守黨中這種人占14%)。盲從型入黨者沒有明確入黨目的,他們或者是受了父母的影響,或者是受了配偶和子女的影響,或者是受了朋友和同事的影響。
同保守黨比較起來,工黨黨員中奉獻型和自私型較多,而這兩部分人在入黨後都是比較積極的。從這一點推理,工黨黨員中積極分子較多,黨員在黨內事務中所起的作用較大;進而推之,工黨的黨內民主較發達。
無論是工黨還是保守黨,入黨行為都受黨的執政地位的影響。受影響較大的是奉獻型和自私型。當黨執政時,這兩種人入黨的較多。如在戰後幾屆工黨政府期間,奉獻型入黨者占同期入黨者的46—59%,而在一般情況下,該類入黨者隻占42%。保守黨更為嚴重,在戰後幾屆保守黨政府期間,奉獻型入黨者占同期入黨者的36—59%,而在一般情況下,該類入黨者隻占8%。可見,人們對某一政黨的認識和評價因其執政地位不同而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