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無規矩不成方圓(2 / 3)

明朝的王翱主管吏部不徇私。

王翱掌握全國人事大權,他日夜操心的是如何選擇人才得宜,深恐用錯人。他選拔了官員也保密,這說明他選拔官員是出於公心,不希望得到被選擇者的感恩戴德。本來調回女婿,是舉手之勞的事,雖有夫人求情,他也堅持拒絕。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很值得人事工作者學習,隻有如此,才能杜絕在人事工作中以權謀私的弊端。

要客觀地認識一個人,首先必須摒棄個人的親仇情緒,否則知人識人將有失偏頗。

愛親人,恨仇人,這是一般人的常情。凡愛其人,必將多見其長處,以致誇大之,而往往忽視其短處;凡恨其人,必將多見其短處,以致誇大之,而往往忽視其長處。如將這種愛恨用於知人、用人,必將影響到知人、用人。曆史上不少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正因此而“任人唯親”,不知人,用不得其人,致遭失敗。

古代英明之主,因其舉大事不計恩仇,不論親疏,凡賢才皆用之,故能知人,用得其人成就大業;有的賢臣因其心公而量雅,故能知人,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其所舉皆賢才,大有利於國於民。可見,能知人、用人,有公心是關鍵。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千古傳頌的薦賢佳語,是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如此薦賢留下來的。其事跡見《左傳·襄公二年》。

晉國中軍尉祁奚因年老告退,晉悼公問他由誰來接替他的職務,祁奚推薦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

推舉仇人解狐,顯然不是為討好解狐,而是祁奚出於公心,認為解狐的才能可以勝任此職。後來由於解狐不能任職,他又推舉自己的兒子,他認為除解狐外,自己的兒子就是合適人選。

但推舉自己兒子是否偏愛親人?推舉屬官的兒子是否偏愛下級?時人沒有這樣的看法,而是讚揚祁奚薦人才“無偏無黨”,這與他不避親仇,客觀知人識人的處世原則有關。

三、看人必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清代人申居鄖說:“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則才著;用非其宜,則才晦。”這裏講的“所宜”,就是指的要根據人的長短相抑的規律,正確地反映其本人的長短處。看到人的長處,就能有效地看到短處,其才能會顯得更加突出;若用了人的短處,就會使長處掩蓋,結果其才能就要暗淡消失。因此,春秋時期的管仲指出:“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也就是說明智清醒的識人者懂得識人之長,不計較人之短,這樣辦事才會成功。

事實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長與短都不是絕對的,任何時候都沒有靜止不變的長,也沒有靜止不變的短。在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條件下,長與短都會向自己的對立麵轉化,長的可以變短,短的可以變長。這種長短互換的規律,是長短辯證關係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部分。

人的長處與短處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互換,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就是說人的勇敢與怯懦兩種長短性格、強大與弱小兩種長短力量,都是會因形勢的不同而變化的。

長短互換的規律使我們認識到,任何時候對任何一個人都不要僵化地看待,不要靜止地看待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要積極地創造使短處變長處的條件,同時也要防止長處變短處的情況發生。

誰違背了長短互換的識人規律,誰就會在知人識人中以失敗告終,自然也就無法成就事業。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就曾經在這一點上因“慮事不周”而造成“用人不當”。

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北伐曹魏,親率軍隊向祁山方向出擊,魏國派大將張邰領兵迎戰,與諸葛亮派去守街亭的前鋒馬謖相遇。馬謖自以為熟讀兵書,不按諸葛亮的部署,也不理睬副將王平的勸阻,棄城不守,舍水上山。結果被張邰包圍,切斷水源,不戰自亂。張邰乘機進攻,大敗蜀軍。

馬謖逃走,失去街亭。這一敗仗使諸葛亮失掉了北伐進攻據點和有利形勢,隻得收兵回到漢中,後來雖然按軍令狀處斬了馬謖,但教訓十分慘痛。

諸葛亮錯用馬謖,問題就出在對馬謖這個人的長處短處會發生互換沒有料到,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的失算。馬謖自幼喜讀兵書,有主見,談起軍事理論滔滔不絕,這是他的長處。這種長處用在當參謀能發揮優勢,所以在街亭之役以前,諸葛亮曾成功地采納他所獻的反間計,使曹魏一度棄司馬懿不用。但是,環境變了,條件變了,他的長處卻變成了招致失敗的短處。馬謖從參謀位置變到主將之後,因讀兵書多而看不起有實戰經驗的王平,因迷信軍事理論就擅自更改諸葛亮的戰役部署,因自恃主見就驕傲自滿,聽不進旁人的不同意見,結果一意孤行,落了個兵敗身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