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3 / 3)

土樓的形狀主要有圓形、方形、五鳳形,另外還有橢圓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同一種形狀裏又有著不同的變化,可謂千姿百態各具特色,但是它們卻又有著明顯的共性。

在客家人的詞彙裏,圓形土樓叫作“圓寨”,一個“寨”字可以讓人盡情地想象它有多大。在各種形狀的土樓裏,圓樓無疑是最讓人感到神秘與奇特的。幾乎所有的圓土樓隻有一個大門,大門一關,裏麵自成一個世界,外麵的一切便全被擋住了。兩片大門板又厚又高,通常還包著鐵皮,像是兩個身穿盔甲的守門武士,五六歲的孩子站在門邊,常常使盡吃奶的力氣也無法推動大門。如果你要問圓樓的牆有多厚,你隻要想想上麵可以擺放一張八仙桌就知道了。

走進大門,是圓樓的樓門廳,這裏是全樓的出入通道和休閑場所,兩邊通常放著長長的木凳,人們無事可做的時候可以坐在這裏閑聊。年深月久,這長長的木凳被屁股坐得光亮可鑒。不少樓門廳還放著米碓、穀礱、石磨和糍粑臼等等,於是便會有這樣的景觀:婦女在舂米或者磨麵,發出一種富有韻律的聲音,男人則在談天說地指點江山。

走過樓門廳,兩條廊道分向兩邊,像是兩隻長長的手臂,把所有的同樣形狀同樣大小的房間摟成了一個圓圈。一樓是灶間,對外不開窗,對內則用木構直欞窗,一般開得很大,

足夠采光通風,窗下通常設置了木櫃,裏麵養雞養兔,上麵坐人,一物兩用。二樓用來貯藏糧食和堆放農具,俗話叫作“禾倉間”。三樓是臥室,也隻有從三樓開始,對外才開了一扇長條形的小窗戶。

圓樓的樓梯最少也有兩部,一般會有四部公用樓梯,布置在與門堂軸線垂直的橫軸兩端,但是,平和、華安兩地的許多圓樓雖然格局相似,因為樓上不設回廊相通,家家戶戶都有一部樓梯。

樓裏的天井至少有一口井,婦女們在井台四周一邊洗菜洗衣,一邊閑扯拉呱,這裏是土樓裏又一個人氣旺盛的地方。

在圓樓的一層,與大門相對的敞廳是祖堂,供奉著祖先牌位,是家族祭祖和議事的地方。如果是較大的圓樓,天井中心位置往往建造一座四方形的四架三間兩堂式祠堂,既做家廟又做家族“議會”,還可做學堂。如果是兩環和兩環以上的圓樓,那麼樓內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多環式圓樓就是在圓心上大環套小環,環環相套,形成樓中樓的奇特情景。

有圓樓的村落,必定有方形土樓。客家人把方形土樓叫作“四角樓”,除了方與圓在外觀上的截然不同,方樓的內部格局跟圓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五鳳樓,是土樓另一種常見的類型,它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看起來猶如一片壯觀的府第、宮殿,內部裝飾頗為講究,可是在閩西南鄉村,它們卻隻是普通農家的住宅。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走進五鳳樓,總掩飾不住一種驚訝:過去的山村鄉民竟然也有這般豪華氣派的住家?五鳳樓的造型以三堂為中軸核心,左右有平衡對稱的廂房,廂房的規模大小則視樓主的財力而定了,有三堂二橫式、三堂四橫式、三堂六橫式等等,五鳳樓的九脊頂坡度平緩柔和,風格樸實而氣勢非凡,呈現出漢代宮殿屋頂的顯著特色,它的屋脊裝飾更是考究而精致,兩端翹成牛角或鳳尾燕尾的形狀,用生鐵鑄作兩端脊尾的骨架,外以石灰泥成形。整條屋脊漆成彩色,繪製著孔雀、鳳凰等瑞獸祥鳥和花草圖案,和宮殿屋脊幾乎沒有兩樣。五鳳樓大門前必定有一片寬闊的禾坪和一口半月形的水池,房子必定是前低後高、中間高兩邊低。也許這樣說來有些抽象,如果你抬頭看看五鳳樓的屋脊,那飛簷往上高高翹起,不正像是展翅欲飛的鳳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