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癌症的防治方法(1 / 3)

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幹淨,一般不轉移、不複發,對器官、組織隻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會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我國的癌症病人約有200萬人,癌症帶來的是家庭的經濟損失、患者和親人的痛苦,癌症防治對於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調整可以較好的預防癌症。

本書著重於預防和輔助治療,發現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對症治療,防範於未然。建議每年定期全麵體檢一次,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就發現並加以治療。

一、多吃水果蔬菜有助於防治癌症

二、多吃魚有助於預防癌症

本書第三章“多吃魚有益多項健康”對吃魚防癌有詳細論述。

三、多喝茶有助於預防癌症

本書第四章“多喝茶有益多項健康”對喝茶預防癌症的功效有詳細論述。

四、少量飲用紅葡萄酒有助於預防癌症

本書第五章“少量飲用紅葡萄酒有益多項健康”對喝紅酒防癌的功效有詳細論述。有疾病人士能否飲酒,請向專業醫生谘詢。

五、經常運動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病率

本書第六章“經常運動有益多項健康”對運動防癌有詳細論述。

六、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病率

本書第八章“肥胖的危害及減肥方法”對肥胖增加癌症發病率有詳細論述。

七、遠離香煙有助於遠離癌症

本書第九章“煙草的危害及戒煙方法”對煙草致癌有詳細論述。

八、良好的睡眠能夠降低癌症發病率

本書第十章“睡眠的重要性及美好睡眠的方法”對良好睡眠能夠降低癌症發病率有詳細論述。

九、遠離汙染物或毒物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病危險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TheUniversityofTexas)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距離船運航道2英裏之內的兒童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概率比10英裏之外的兒童增加了56%,運輸工具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會致癌。

十、經常處於燒香或蚊香點燃環境可能增加癌症發病率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曆時12年對61,320名45歲到74歲的華人進行追蹤調查,受訪對象都是華人,因而基因比較相似。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華人由於宗教信仰的關係,經常要燒香、燒金紙,這使得華人的鼻癌和咽喉癌的發病率明顯較高;在調查之初,被調查者都沒有患癌,調查結束時,有325名男女患了鼻癌、口腔癌或咽喉癌,還有821人患上了肺癌;與不燒香或很少燒香的人相比,經常處於燒香環境的人患呼吸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概率增加了80%,煙民患這類癌症的發病率也明顯較高。

中國台灣成功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台北一個寺廟裏燒香產生的煙霧進行分析後發現:燒香煙霧中的有毒致癌物質含量比吸煙家庭中的煙霧高出45倍,比不用火作飯的家庭空氣高出了118倍,經常處於燒香環境會增加癌症發病率。

中國台灣中山醫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48名原發性肺癌患者進行研究,並對照分析了一些健康人士。研究人員發現:蚊香使用者患肺癌的概率高於不用蚊香的人,經常使用蚊香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是完全不用蚊香者的3。78倍;吸煙導致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且不用蚊香者的5。59倍,若吸煙又常用蚊香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且不用蚊香者的13。66倍。

蚊香燃燒時會產生多種致癌物,並且是氣體或微粒的狀態,容易進入人體,引發多種癌症。

殺滅蚊蟲可以考慮使用電動“吸蚊燈”、“電蚊拍”,或者用殺蟲劑殺滅蚊蟲後,再用排氣扇將室內空氣抽出室外,否則經常處於殺蟲劑環境也可能致癌。

十一、適當曬太陽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病危險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摩斯癌症中心(Moores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員對76項癌症研究報告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體內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有助於防癌,缺乏維生素D會增加結腸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曆時15年對47,800名健康男性進行跟蹤調查,調查期間,有4286人患癌症,有2025名患者死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能夠使癌症發生率降低17%,使癌症的死亡率會降低29%。

曬太陽是保證人體補充足夠維生素D的主要方式;曬太陽或飲食中獲得過量的維生素一般不會產生負麵影響,但是過量的維生素藥丸可能會產生負麵作用。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NCI)的研究人員曆時10年對16,818名17歲以上的人士進行追蹤調查,調查期間,有536人因癌症死亡,研究人員發現:與體內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相比,體內維生素D水平較高的人死於腸癌的概率降低了72%。

加拿大多倫多西奈山醫院(MountSinaiHospital)的研究人員曆時10年對512名乳腺癌早期的女性患者進行跟蹤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初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其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僅占24%;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乳腺癌患者癌症複發,或10年後乳腺癌擴散的概率比維生素D正常者要增加1倍,死於乳腺癌的概率要高出73%;10年後,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是83%,並且沒有癌症擴散,維生素D水平不足的乳腺癌患者存活率是79%,維生素D水平缺乏的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是69%,可見,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明顯較高。

西奈山醫院的研究人員表示:與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半球居民的癌症發病率較高,這與北半球居民缺乏日照和維生素D有關,補充維生素D的最佳途徑是曬太陽。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曬太陽有助於體內缺乏維生素D的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提高生存率;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澳大利亞居民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比英國居民多大約3。4倍,比高緯度的挪威等北歐國家居民多大約5倍;澳大利亞等國的結腸癌、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要比挪威等國的患者高20%至50%。

長期服用維生素藥丸可能產生副作用,人體可以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建議每天曬太陽15分鍾,或者每星期曬太陽三次,每次15分鍾到30分鍾,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效果最好,曬太陽時盡量不要塗抹防紫外線的防曬劑,因為促成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是紫外線。但是,應當避免經常長時間強烈日曬,因為可能增加皮膚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