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看圖作文(2)(1 / 2)

2,延伸想像,敘述連貫。多幅圖往往是挑選事情發展過程中的幾個主要場麵。因此,我們除要注意畫麵上有什麼外,還要想出畫麵沒有表達出來的延伸部分,包括人物的行動、神情、語言和心理活動等。

多幅圖中,常常一幅圖與一幅圖之間會留下一段“空白”,這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兩幅圖之間還發生過什麼事呢?自己頭腦中構思出這幅圖的情景:畫上有誰?在幹什麼?怎麼幹的?這樣的一幅圖就會把前後的兩幅圖連起來,當你把這想像的畫用幾句話表達出來時,整個故事也就敘述連貫了。

3,分清主次,突出重點。看多幅圖寫短文,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每幅圖寫得一樣長,我們要分清主次,找出最能體現內容的畫麵詳細寫、重點寫。

一般來說,多幅圖描繪的故事都有起因、經過、結果,其中描繪經過部分的畫麵內容是重點。我們要學會從這些圖中確定哪幾幅圖是重點,然後仔細將這幾幅圖看清楚,想像一下圖中的人物會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有什麼神情,把這些重點內容寫清楚,而其他圖,我們不必寫得詳細,可以簡略地寫。

作文精選。

這樣做就對了。

佚名。

小明是個愛養小動物的孩子,他一看見小動物就著了迷。

有一天,天高氣爽,小明肩扛飄鬥,手拿盛滿水的瓶子,興高采烈地去池塘邊捉小蝌蚪。到了池塘邊,“嘿,這裏的小蝌蚪可真多!”小明高聲嚷著。他忙挽起袖子、褲腳,赤著腳輕輕跨入池塘裏。小明把飄鬥向一群小蝌蚪撈去。哈,就這麼一下,小明逮住了半飄鬥小蝌蚪,樂得一蹦三尺高。他挑了三隻最大的蝌蚪,隻見這些小蝌蚪長著又黑又大的腦袋,細小的尾巴朝兩邊擺來擺去,可真惹人喜愛。

小明把小蝌蚪帶回了家。他開響了收音機,收音機裏正在播放“保護青蛙”的節目。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蝌蚪漸漸長大了,也越來越可愛了。這天小明看了一本書,書中講的是小蝌蚪怎樣千辛萬苦才找到媽媽的。書上還說,小蝌蚪長成青蛙以後,一年裏至少要吃掉一萬多隻害蟲。這下小明明白了為什麼要保護青蛙的道理。小明心想:早知道如此,那我就不去捉了。這幾隻蝌蚪又怎麼辦呢?對,明天我把它們放了。

第二天,小明拿著瓶子跑到池塘邊,正想倒掉,可又有點舍不得。但是想到青蛙對人類和自然的作用,小明就把幾隻他辛辛苦苦養大的蝌蚪全放了。這時,池塘邊的花草樹木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好像在說:“小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小明這樣做就對了!”

確實,小明這樣做是對了。

分類作文一點通:本文小作者在仔細觀察多幅圖畫麵的基礎上,把小明從撈蝌蚪到放蝌蚪的過程、言行、神態及思想活動寫得真實可信,突出了“保護大自然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這一主題。

啄木鳥是個好醫生。

佚名。

一棵古老的槐樹,生長在高坡上。它得了重病,身上生了許多蟲子,可惡的蟲子在它身上咬了許許多多的洞。樹上的葉子變黃了,一片片往下落,有的樹枝變得光禿禿的了。它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的,心裏十分難受。

有一天,啄木鳥醫生飛來了,落在槐樹爺爺身上。它用尖尖的嘴這兒敲敲,那兒敲敲,發現樹爺爺病得很厲害,就說:“樹爺爺,我給您治治病!”樹爺爺連連點頭,說:“好,好!我病得不輕呢!”啄木鳥用又細又長的嘴從蟲眼裏叼出一條條蟲來,消滅了好多好多蟲子。樹爺爺也感到身上舒服多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過了幾天,樹爺爺的病好多了,頭上又長出了新的樹葉。啄木鳥繼續認真、仔細地給樹爺爺治病,直到把樹爺爺身上的所有蟲子都捉光了,它才休息。樹爺爺非常感激啄木鳥醫生,它笑眯眯地說:“謝謝!謝謝!”啄木鳥醫生羞紅著臉,連忙搖著頭說:“不用謝,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再見!”說完,它唱著歌兒飛走了。

又過了些時候,時間撫平了樹爺爺的創傷,樹爺爺的病全好了,頭上的枝葉開始茂密起來,跟從前年輕時候一樣,好像“返老還童”了。它高興得眉開眼笑,逢人便誇啄木鳥醫術的高明。

分類作文一點通:本文小作者在仔細觀察畫麵的基礎上,注意了這四幅圖在情節上的連貫性,並展開了合理的想像。小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古老的槐樹比作身患重病的病人,把啄木鳥比作醫生。小作者形象地寫出了老槐樹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心裏十分難受;寫出了啄木鳥不辭辛苦捉蟲治病,使老槐樹“返老還童”。合理的想像,擬人化的描述,給這篇文章增色不少。

缺圖聯想。

寫作目標。

請你仔細觀察一、三兩幅圖畫,說說畫麵表達了什麼內容,想想這兩幅圖畫的內容有什麼聯係,根據這兩幅圖的內容和聯係,想像一下,第二幅圖的內容應該是什麼,並在頭腦中浮現畫麵。然後把三幅圖畫的內容連起來想一想,編一個故事。可以根據圖意大膽進行想像,把故事的內容編得更加豐富。想好了,按一定順序說一說,再寫下來。注意把語句寫通順,不寫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