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變化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在不斷變化的、意外的活動或工作環境中感到愉快,不喜歡呆板的工作,希望工作內容經常發生變化。在一定壓力下,他們的工作往往更出色。他們喜歡追求多樣化的活動,善於將注意力從一件事情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記者、采購員、推銷員、公安消防員、演員等。
總之,不同的個性適合不同的職業,我們從中也能了解個體的性格特點。
從工作態度推斷職業發展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改變人生。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可愛與可憎、美與醜,全操縱在你的手中。
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的工作是洗馬桶,還是自己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這樣的人對於工作總是充滿著熱情,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們都會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於這一類人來講,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
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態度也能辨別一切。在職場,從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員工的性格特點和心理。
會計專業畢業的研究生陳明,畢業時自信滿滿,他打算找一家最好的會計公司來一展拳腳。由於有相關工作經曆和較高的職稱,他的競爭對手們紛紛落馬,隻剩下一個其貌不揚的家夥與他共同迎接最後的麵試。
最後,公司的主管會計接待了他們,主管拿出一堆賬本,要他們兩個人統計一下某個項目的年度收支情況。雖然隻是“小兒科”,但陳明也不敢懈怠,每個數字都牢牢把握,認真地加加減減。大約一個小時,他便完成任務了。10分鍾後,競爭對手也收工了。會計主管叫他們在一旁等待,然後拿著他們的“試卷”去了老板的辦公室。
結果陳明沒有被錄用。“為什麼?”他問會計主管。會計主管回答:“你沒有作月末統計,而他不但做了,還作了季度統計。”陳明問:“不是要年度統計嗎?”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統計數據應該從每月合計中得出——這不算什麼會計學問,但反映了做會計的嚴謹態度。也許你們能力相當,但是,我們更加看重的是個人的態度。”
確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不僅表現的是對工作的負責,更是自己職業道德的一種體現。從上麵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能力相同的員工中,對於工作的不同態度往往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事實上,工作的態度有時確實比能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態度。公司眾多的員工中,有的悠閑自在,有的勤勉進取,有的盡職盡責,有的得過且過。那麼,如果你是公司領導的話,你應該如何通過員工的工作態度來辨別職場的千裏馬和一般的員工呢?這不僅僅需要你善於觀察,更需要你具備著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下麵就具體分析幾類人的工作態度,讓你輕鬆地從中掌握這些人的職場性格。
1.工作中積極進取的員工
這一類人可謂惜時如金。他們為人熱情,遇到同事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他們積極樂觀,精神抖擻,盡職盡責,永爭第一。工作上,他們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受到了挫折也表現得很積極。因此,這類員工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同事們都喜歡和這樣的人接觸,他們雖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卻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時刻享受工作的樂趣。
2.工作上滿腹牢騷的員工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他們總是充滿著悲觀和失望,似乎總是在抱怨他人與環境。這一類人通常都抱有這樣的心態: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於環境造成的。在工作上,這類員工常常自我設限,讓自己本身的潛能無法正常發揮。而實際上他們是一種有著優秀潛質的人,但卻整天生活在負麵情緒當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種種樂趣。在職場上,他們更是牢騷滿腹,這種消極情緒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整個辦公室,因此,這一類人應該引起管理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