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什麼錯呢?因為他發現的真理太簡單嗎?但經過這樣多個世紀,他所體味的幸福仍然不是坐在暖氣機邊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們肯早日離開陰深黑暗的蟄居,回到熱熱亮亮的光中,那該多美呢!
頭頂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樹,葉子不多,卻都很青翠,太陽的影像從樹葉的微隙中篩了下來。暖風過處一滿地圓圓的日影都欣然起舞。唉,這樣溫柔的陽光,對於庸碌的人而言,一生之中又能幾遇呢?
坐在這樣的樹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對人品的觀察。我常常覺得自己的浮躁和淺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厭惡、回避。於是在深心之中,總不免暗暗地向往著一個境界——“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卻毫不刺眼;是暖熱的,卻不致灼人。什麼時候我才能那樣含蘊,那樣溫柔敦厚而又那樣深沉呢?“如果你要我成為光,求你叫我成為這樣的光。”我不禁用全心靈禱求“不是獨步中天,造成氣焰和光芒。而是透過灰冷的天空,用一腔熱忱去溫暖一切僵坐在陰濕中的人”。
漸近日午,光線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調開始變得濃重。記得曾讀過段成式的作品,獨愛其中一句:“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麵陰。”想不到我也有緣領略這種靜趣。其實我所欣賞的,前人已經欣賞了。我所感受的,前人也已經感受了。但是,為什麼這些經曆依舊是這麼深,這麼新鮮呢?
身旁有一袋點心,是我順手買來,打算送給陳的。現在卻成了我的午餐。一個人,在無垠的草場上,咀嚼著簡單的幹糧,倒也是十分有趣。在這種景色裏,不覺其餓,卻也不覺其飽。吃東西隻是一種情趣、一種藝術。
我原來是帶了一本詞集子的,卻一直沒打開,總覺得直接觀賞情景,比間接的觀賞要深刻得多。飯後有些倦了,才順手翻它幾頁。不覺沉然欲睡,手裏還拿著書,人已經恍然踏入另一個境界。
等到醒來,發現幾隻黑色瘦脛的羊,正慢慢地齧著草,遠遠的有一個孩子蹺腳躺著,悠然地嚼著一根長長的青草。我拋書而起,在草場上迂回漫步。難得這麼靜的下午,我的腳步聲和羊群的齧草聲都清晰可聞。回頭再看看那曲臂為枕的孩子,不覺有點羨慕他那種“富貴於我如浮雲”的風度了。幾隻羊依舊低頭擇草,恍惚間隻讓我覺得它們嚼的不隻是草,而是冬天裏半發的綠意,以及草場上無邊無際的陽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光輝卻仍舊不減,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愛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頌朝雲,有人愛戀晚霞。至於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慣受人們的鍾愛。唯有這樣平凡的下午,沒有一點彩色和光芒的時刻,常常會被人遺忘。但我卻不能自禁地喜愛並且瞻仰這份寧靜、恬淡和收斂。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茫茫草原,就隻交付與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嗎?叫我們如何消受得完呢?
他有什麼錯呢?因為他發現的真理太簡單嗎?但經過這樣多個世紀,他所體味的幸福仍然不是坐在暖氣機邊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們肯早日離開陰深黑暗的蟄居,回到熱熱亮亮的光中,那該多美呢!
頭頂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樹,葉子不多,卻都很青翠,太陽的影像從樹葉的微隙中篩了下來。暖風過處一滿地圓圓的日影都欣然起舞。唉,這樣溫柔的陽光,對於庸碌的人而言,一生之中又能幾遇呢?
坐在這樣的樹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對人品的觀察。我常常覺得自己的浮躁和淺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厭惡、回避。於是在深心之中,總不免暗暗地向往著一個境界——“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卻毫不刺眼;是暖熱的,卻不致灼人。什麼時候我才能那樣含蘊,那樣溫柔敦厚而又那樣深沉呢?“如果你要我成為光,求你叫我成為這樣的光。”我不禁用全心靈禱求“不是獨步中天,造成氣焰和光芒。而是透過灰冷的天空,用一腔熱忱去溫暖一切僵坐在陰濕中的人”。
漸近日午,光線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調開始變得濃重。記得曾讀過段成式的作品,獨愛其中一句:“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麵陰。”想不到我也有緣領略這種靜趣。其實我所欣賞的,前人已經欣賞了。我所感受的,前人也已經感受了。但是,為什麼這些經曆依舊是這麼深,這麼新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