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流感流行期間經常喝些清熱解毒的草藥,如用板藍根熬水喝。
150.孕婦怎樣防治瘙癢症的發生
孕婦發生瘙癢症對母子都有危害,所以孕婦應盡量減少此病的發生。如果一旦發生,就要控製在輕度,並盡快醫治好,以減少對胎兒的危害。孕婦瘙癢症的防治主要是控製在輕度,使其不再發展,並盡快治愈。
當孕婦初發生瘙癢時,不要用熱水、肥皂水擦洗,要少吃辣椒、韭菜、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並盡量少搔抓,以防瘙癢加劇。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有利於血液流通,減少肝髒膽汁的淤積。多吃蔬菜、水果可使大便通暢,有利於代謝,可控製瘙癢的發展。
孕婦發生瘙癢後,不可擅自亂用藥,謹防發生胎兒畸形或藥物性皮炎的發生。輕度瘙癢可外用地塞米鬆霜,嚴重的宜用消膽安治療,以降低血中膽酸濃度,緩解瘙癢,也可用較安全的抗組胺類藥物。
采取以上措施後,可大大減輕瘙癢症對胎兒的危害。
151.妊娠腹脹與腹瀉吃什麼食物好
婦女在妊娠期較平時易出現腹脹,這主要是因為胃腸蠕動能力差,排氣少。個別人腹脹還很頻繁,感到腹脹時,可輕輕按摩兩側腹部,稍稍活動一下,或采用側臥或胸膝臥位,即可排氣,減輕腹脹。
解決或避免腹脹最根本的方法是在飲食中增加富含維生素B1的食品。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黃豆、豌豆、花生仁、雞蛋黃、酵母等。
有的孕婦,在妊娠期因腸蠕動增強而引起腹瀉。這與進食某些食物有關,如吃冷食或含脂肪多的食物就易發生腹瀉。因此,為防止腹瀉,宜少食冷食和脂肪多的食物。
152.孕婦發生腹痛怎麼辦
孕婦在妊娠3個月左右,容易發生下腹疼痛,其發生原因可能有兩點:
一是孕婦妊娠3個月子宮明顯增大,造成盆腔韌帶被牽拉,若是行走多或體位變動時,則會引起下腹疼痛。在妊娠晚期於夜間休息時會出現假宮縮也會引起下腹疼痛,但持續時間僅僅數秒,而白天就好多了。此種腹痛要注意休息,不可過累,並在睡眠休息時注意適當變換體位,疼痛就會緩解。
二是孕婦在腹痛的同時,腹部肌肉變硬,持續性疼痛並伴有陰道出血,則有可能是發生了流產、早產或胎膜早剝,要馬上去醫院檢查處理。
153.孕婦下肢靜脈曲張應注意哪些問題
懷孕時,下肢和外陰部靜脈曲張是常見的現象,且往往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而逐漸加重。靜脈曲張常伴有許多不適,如腿部沉重感、熱感、腫脹感、蟻走感或疼痛、痙攣等。這種不適可由於站立、疲勞和天氣炎熱而加重,在黃昏時也更為嚴重。有的孕婦由於靜脈曲張不適便不願做任何活動,甚至臥床不起,這是不對的。為了防止和減輕靜脈曲張的不適,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適當休息,不要久坐或負重,要減少站立和走路的時間。
(2)養成每天步行半小時的習慣。可赤足或穿拖鞋行走,以改善足部血管循環,並使肌肉得到鍛煉。
(3)每天午休或晚間睡眠時兩腿應稍微抬高,比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或坐墊,使足部抬高30厘米左右。
(4)盡量減少增加腹壓的因素,如減少咳嗽、便秘等症。去廁所蹲的時間不宜過長。
(5)避免使用可能壓迫血管的物品,如太緊的襪子和靴子不要穿,也不要用力按摩腿部。
(6)已有靜脈曲張的孕婦,應避免靠近熱源,如暖氣片、火爐或壁爐,因為熱氣能加重血管擴張,並應禁止長時間日光浴。
(7)不要用太熱或太冷的水洗澡,以免引起血管膨脹或收縮。洗澡用水的溫度要與人體溫度相同。
(8)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需要臥位休息,用彈力繃帶纏縛下肢,以預防曲張的靜脈結節破裂出血。
一般靜脈曲張在分娩後會自然消退。有時靜脈曲張發展嚴重,產後需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154.孕婦如何防治口腔和牙齒疾病
孕婦在懷孕後由於雌激素、黃體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水平顯著提高,很容易引發牙齦出血、水腫。並因這些激素的刺激而使口腔變為酸性,加之孕婦進食次數的增多,以及孕婦健康水平的降低,因此,孕婦應比平時更為注意護理牙齒。
(1)保持口腔清潔。每天早、晚各刷1次牙,吃東西後要用清水漱口,避免食物的殘屑在牙齦和牙齒間。
(2)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減少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少吃堅硬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