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九、產後保健60問(1)(1 / 3)

258.產褥期護理要注意哪幾方麵

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複至孕前狀態,一般需6~8個星期。這個階段醫學上稱為產褥期,民間俗稱“坐月子”。這一段時間是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乳腺炎、子宮脫垂、附件炎等多種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疾病,都可能在這段時間內發生。而且民間許多關於“坐月子”的陳規舊俗,也會給產婦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坐月子”期間,產婦及其家屬應講科學,注意掌握以下幾條保健要訣:

(1)保證吃好、休息好:由於分娩會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產婦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睡足之後,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月子”裏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複及保證乳量充足。

(2)盡早下床活動:一般情況下,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生產第2天就應當下床走動,這不僅有利於產後體力恢複、增加食欲,也有助於子宮收縮,促進惡露的排出及子宮複原。但應注意不要受涼並避免冷風直吹。也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或產後體操,以有利於恢複並保持良好的體形。生產1個星期後,產婦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如抹抹桌子、掃掃地等,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不應產生疲勞感,更不可幹較重的體力活,否則易誘發子宮出血及子宮脫垂,其主要目的是活動身體。

(3)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月子”裏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幹燥。產後由於出汗多,要經常洗頭、洗腳、勤換內衣褲,保持皮膚的清潔。洗澡以淋浴為宜,以免髒水流入陰道內發生感染。產婦“坐月子”期間,吃的東西較多,吃的次數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裏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1~2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居室內要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避免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傳統做法是十分危險、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4)盡早哺乳:分娩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盡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汁的分泌,使以後的母乳喂養有個良好的開端,還有利於促進子宮收縮複原。哺乳前後,產婦要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以及乳頭、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發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兒腸道感染。

(5)合理安排性生活:惡露未幹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麵尚未完全修複,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惡露幹淨較早的產婦,在恢複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的事,應引起重視。

(6)按時產後檢查:生產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產婦應到醫院做一次產後檢查,以了解身體的恢複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259.怎樣預防產褥期中暑

產後中暑的臨床表現分為以下3個類型:

(1)先兆中暑:開始時,產婦僅感口渴、多汗、惡心、頭昏、頭痛、胸悶、心慌、乏力等。

(2)輕度中暑:體溫上升、脈搏加快、呼吸加快、麵色潮紅、無汗、痱子多。

(3)重度中暑:體溫可達40℃以上,伴昏迷、抽搐、嘔吐、腹瀉、呼吸急促、脈搏細數、血壓下降、麵色蒼白、瞳孔縮小,最終可因虛脫致呼吸、循環衰竭。即使搶救脫險,也可能由於中樞神經的損傷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故重在預防。

曾有一則報道:3名產婦中暑身亡,搶救現場發現,產婦身上裹著厚衣褲,頭紮巾。這是愚昧的習俗帶來的不幸。夏季分娩的產婦已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中,若再緊閉窗門,身著厚衣,勢必使產婦體溫調節中樞發生功能性障礙而中暑。

怎樣防止產後中暑呢?暑天分娩的產婦不要用布包額頭,也不要穿長的、厚的衣褲和襪子,要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褲。產婦的居室一定要開窗戶,使空氣流通,保持適當的溫度,但需注意不要直接吹風。應多飲水,可以吃西瓜等水果。因為產後皮膚排泄功能較旺盛,出汗較多,可經常用溫水擦浴,勤換衣服。

260.怎樣預防產褥期精神病

產褥期精神病是圍生期的常見疾病。近幾年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該病還有上升的趨勢。發病的原因:一是婦女妊娠時,體內孕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都大量增加,使整個機體都處於應激狀態,一旦分娩後,皮質激素、性激素的分泌迅速減少,逐漸恢複到妊娠前的水平,而催乳素的分泌量此時則急劇增加,這些變化必然影響到神經係統功能的穩定性;二是分娩時的產道創傷,引起感染發熱而影響大腦機能;三是從“孕婦角色”轉換為“媽媽角色”後,一時難以適應,或是因胎兒性別不理想等原因導致家庭人際關係失調而產生過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因素可以單獨或同時存在,但多數是綜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