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注意臥床休息,避免長時間的下蹲、站立、坐的姿勢。
(2)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若有便秘發生,應早晚服蜂蜜1匙,多吃治療便秘的食物。
(3)經確診為盆腔淤血者,可按摩下腹部,用手掌在下腹部做正反方向圓形按摩,並同時在尾髂部進行上下來回按摩。每日2次,每次10~15遍。
(4)做縮肛運動,每天做5~6次,每次收縮10~20次。
(5)可采用膝胸臥位鍛煉,即胸部緊貼床,臀部抬高,大腿必須與小腿呈直角。每天2次,每次15分鍾左右。
(6)臥床休息時,最好多采取側臥位。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臥床可采取頭低腳高位。
305.產婦如何防治肌纖維組織炎
肌纖維組織炎又叫肌風濕,主要症狀是腰局部發涼,肌肉緊、僵硬、酸脹不適,遇陰雨天症狀更加嚴重。由於該病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故要積極防治。
(1)要防風邪:產婦分娩後,由於出血和體質的消耗,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若不注意防風寒、虛邪,賊風易乘虛而入,引起肌纖維組織炎。因此,婦女分娩後應注意氣候的變化,對虛邪賊風應注意避之。
(2)注意增加營養:因為分娩時出血較多,身體耗損,抵抗力下降,極需增加脂肪、蛋白質的食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3)其他療法:可以根據疼痛部位的大小,將食鹽放入鍋中炒熱,用布包好敷於疼痛處。每天1次,每次20~30分鍾。此外,用電針治療效果也較好。
306.產後身痛怎麼辦
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腰膝、關節疼痛或全身酸痛,稱為產後身痛或產後關節痛。主要原因為產褥期機體血脈空虛,氣血運行不暢,稍有勞累或受風寒外邪。本病特點是產後肢體酸痛麻木,局部無紅腫灼熱。當與風濕鑒別。
產後痛厲害時,宜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產婦下床活動,宜量力而行,以免損傷筋骨導致機體酸痛。居室應保持幹燥,溫度適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但應避免直接吹風,以免風寒入侵,病情加重。應注意局部保暖,夏季不要受涼,不要睡竹席、竹床,空調控溫不宜過低。保持床鋪及衣被的幹燥、清潔。出汗多時,應用溫水擦身和淋浴洗澡,衣服要常洗換,謹防著涼受寒。
產後身痛多由血虛或外感風寒所導致。血虛者宜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如豬肝、羊肉、雞、桂圓、紅棗、紅豆等;外感風寒者宜多吃辛溫散寒之品,如生薑、蔥白、紅糖及一些易消化的魚、肉類。忌食生冷之物。
如果痛得嚴重,可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吃些藥物。
307.產後尾骨痛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產婦產後感到脊柱最下端處疼痛,這是因為分娩時骨盆偏於狹窄而胎頭較大,胎頭在穿過產道時把尾骨擠破了,肌肉也因此而損傷。最明顯的表現是仰臥、坐立或入廁用力時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坐在較硬的東西上可加重疼痛。一般1~2個月會自然痊愈。
防治措施是:
(1)臨近產期時,若胎兒超過4千克或骨盆狹窄的產婦,應該手術助產,或剖宮產。
(2)疼痛時,在患處做熱敷,以放鬆局部肌肉。
(3)躺或坐時,避免疼痛處接觸硬物,最好用柔軟的墊子或橡皮圈墊。
(4)滿月後仍不見好轉應去看醫生。
308.產後恥骨疼痛是怎麼回事?怎樣防治
恥骨疼痛部位在陰毛的上端,主要症狀是蹲著、排便時疼痛,嚴重時,行走邁不開腿,用不上勁。骨盆是由髂骨、尾骨、骶骨、坐骨、恥骨融合而成的。左右兩塊恥骨在骨盆前正中連接,形成恥骨聯合。恥骨聯合中間有纖維軟骨,上下附有韌帶。懷孕時體內分泌的激素使得恥骨聯合處部位逐漸分開,韌帶也隨之鬆弛。當產婦分娩時,激素就會使恥骨聯合的軟骨溶解開,特別是第一胎會因用力猛烈而把恥骨聯合撐開,以使胎兒順利通過。但常常會損傷骨頭和韌帶,所以產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