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運用第一印象與同事共樂(3 / 3)

你剛剛到本單位上班,你有著令人羨慕的優越條件,包括高學曆、有背景、相貌出眾等,這些都有可能讓同事妒嫉。

應對方法:這情況也很自然,所謂“不招人妒是庸才”,能招人妒嫉也不是丟麵子的事。其實隻要你平日對人的態度和藹親切,同事們不難發覺你是一個老實人,久而久之便會樂於和你交往。另外,你可以培養自己的聊天能力,因為同事們的最大愛好之一就是聊天,可以通過聊天改變同事對你的態度。

(2)雇用你的人是公司內人人討厭的人物,故而連你也受牽連。

應對方法:這是你本人的不幸,唯有等機會向同事表示,自己應聘主要是喜愛這份工作,與雇用你的人無關,與他更不是親戚關係。隻要同事了解到你不是密探身份,自然會歡迎你的。

(3)衣著奇特、言談過分、愛出風頭,令同事卻步。過分討好上級而疏於和同事交往。

應對方法:你要先反省一下,因為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如果想令同事改變看法,唯有自己做出改善。平時不要亂發一些驚人的言論,要學會當聽眾,衣著也應切合身份,既要整潔又不招搖。過分招搖的服裝不會為你帶來方便,反而會令同事們把你當成敵對的目標。

(4)妨礙了同事獲取利益,包括晉升、加薪等。

應對方法:你要注意你做事的分寸。升職、加薪、條件改善,甚至領導一句口頭表揚都是同事們想獲得的獎勵,爭奪也在所難免,雖然大家非常努力地工作,但彼此心照不宣,誰都想獲得一種優先獎勵權。

聰明人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從不會把話說死、說絕,說得自己毫無退路可走。例如“我永遠不會辦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誰像你那麼不開竅,要我幾分鍾就做完了。”“你跟XX一樣缺心眼兒,看他那巴結相。”如此種種,估計誰聽了都不會痛快。人人都最愛惜自己的麵子,而這樣絕對的斷言是極不給人麵子的一種表現。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感,甚至連乞丐都不願受嗟來之食,因為太傷自尊、太沒麵子,更何況是原本地位相當、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卻總愛掃別人的興一當麵令同事麵子難保,以致當麵撕破臉皮,因小失大。

保留他人的麵子,這是何等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卻很少會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常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嚇、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或下屬,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其實,隻要多考慮幾分鍾,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麵。有句話說的好:“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被大多數西方人視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黃金法則”。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僅會在與同事一點一滴的日常交往中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兒”,同時也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給別人留麵子,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掙麵子。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我們也不能不給人麵子。佛教也有這樣一句話:“給人方便,自己方便。”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下,想想他的感受,你便會在批評中擁有友誼了。

把摩擦降到最低限度

同事之間有競爭、有摩擦,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為一個高明的辦公室人士,應當懂得如何把這種摩擦降到最低限度,應當學會如何把這種競爭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這就需要同事之間以誠相待。

你可曾遇到這各樣的情形:來到新的工作崗位上,你感到戰戰兢兢,可是卻有一些資深的職員,對你並不理睬,在很多事情上故意跟你作對,你覺得無所適從。可還,他們是你的同事,你必須跟他們好好合作。麵對這種情況,你應該怎麼辦?

不要以為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一味認為對方是“老頑固”,如果你想事事進行順利,就要學習如何尊重別人,排除狹隘的思想,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建立友誼。

你要捫心自問,無法與對方合作的原因究竟出在對方,還是自己的身上?你是不是也應該負一點責任,勵營造愉快融洽的氣氛?不可小視與人和平共處的技巧,它是你日後事業成敗的關鍵。

……與同事相處,當他需要你的意見時,你不要使勁給他戴高帽,發出無意義的稱讚;當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難時,你要盡心盡力予以援助,而不是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當他無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記跟你說聲對不起時,你要抱著“大人不記小人過”的心情,真心真意原諒他,日後他有求於你時,要毫不猶豫地幫助他。

或者你會問:“為什麼我要待他這麼好?”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8小時的時間跟他們在一起,你能否從工作中獲得快樂與滿足,是否敬業樂業,同事們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試想想:當你回到辦公室裏,你發覺人人對你視若無睹,沒有人願意主動跟你講話,也沒有人向你傾吐工作中的苦與樂時,你還會喜歡你的工作嗎?

如果你覺得與同事相處很困難,請細心閱讀以下的意見,相信你能從中獲得所需要的啟示。

(1)當對方有意無意表示自己有多能幹、怎樣獲得上司的信任時,切勿妒嫉他,你應該誠心誠意欣賞對方的長處。

(2)當大家趁著上司不在時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你應該暫且放下工作,走過去跟他們講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讓同事感覺到你是他們的一分子。

(3)不要隨便把同事告訴你的話轉告給上司,否則你會很容易遭致大家的聯合反對。

(4)拿出你的誠意來,跟對方好好分工合作,處處采取客觀態度,不分彼此地合作。

隻要本著這些原則與同事真誠相處,相信一定會把摩擦降到最低限度,為你贏來一片晴朗的工作天空。

了解與協助難以相處的人

與人相處,最令你不能忍受的是什麼呢?是不一致?善變?不懂得妥協?其實,最不能忍受的是態度惡劣。

難以相處的人有多種不同的類型。看清他們的共同特征,對學習與他們和平共處很有幫助。在審視這些特點時,切記你能夠選擇如何回應他們。無論是建立還是打擊我們的不良人際關係,其影響力決定於我們的反應,而非我們所受到的待遇。總結起來,難以相處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謝爾曼坦克”型

首先來看“謝爾曼坦克”類人的特征。這種人傾向於以“我對你錯”的態度,給人帶來威脅。他們的行為具攻擊性,甚至帶有敵意。因為這類人十分冷酷無情,所以想與“坦克車”坐下來講理或理性處理問題,實在並非易事。

但不要絕望,仍有一套戰法可以對付“謝爾曼坦克”型的人物。

首先同時考慮這個人的影響力以及所麵臨的問題,確定反擊是否為上策,以及有多少人會受到“坦克”的波及。若事件會對組織中其他人造成直接負麵的影響,也許最好的方式是迎頭痛擊。但如果是芝麻小事或麵子問題,則不值得一戰。然而發生重大事故時,你必須勇敢地麵對此特性的人。對這種人而言,的確是沒有其他溫和的方式,要直截了當,因為他們很可能不懂得圓滑。不幸的是,這些人引起的痛苦,遠超過其他個性怪異的人,因為他們自己很少受傷,結果使他們成為不可理喻的人。

2.“太空軍校生”型

另一種我們常遇到的特殊個性的人是“太空軍校生”。這種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不同的步調行走。他們對一般的刺激技巧,通常都毫無反應。與這種人在一起,最強烈的感受是沮喪。

當你與“太空軍校生”共事時,不妨參考下列幾點。

(1)不以“太空軍校生”的反應評估你的領導力。事實上,甚至不要詢問他對某件事的看法。

(2)別在團隊工作中安插“太空軍校生”。你需要一群人合作完成一項工作時,“太空軍校生”不太容易與他人同心。

(3)別把“太空軍校生”放在領導位置,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揣測他人的思維。

雖然如此,不要因注定失敗而放棄你的“太空軍校生”朋友,找出啟發他或她獨特之處的鑰匙,並想辦法使之健康成長。許多“太空軍校生”都非常聰明,並具創造力;他們可在適當的領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單獨工作時,往往表現最佳,因此找他們感興趣的領域,給他們創造空間,便可發揮他們的專長。

3.“火山”型

“火山”型的人具爆發力,且難以預測、使人很不容易親近。要如何與之交往呢?我們是否應小心翼翼地在他們周圍打轉,留心測知他們的心情呢?與他們在一起時很難放鬆,因為我們不知何時溫度會上升。正如“太空軍校生”使人沮喪,“火山”型的人則會令人緊張。與這種人工作永遠如上緊弦的發條,他們從來不知如何放輕鬆。

“火山”爆發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最重要的是冷靜。將他們帶離人群,自己則保持冷靜。他們不需要觀眾,你最好不要使自己的血壓上升。給他們足夠的獨處時間,容許他們盡情地爆發。千萬不要攔阻,因為他們不會聽你的。為了查明事實真相,你也許應要求他們重複一些細節。但要盡量除掉其中誇大不實與道聽途說的部分,隻專注於處理事實,而非情緒,再提供切題的溫和,易懂的答案。最後,要求他們為自己所說的以及傷害的人負責。

4.“吸手指”型

另一種難以相處的人是“吸手指”型√“吸手指”的人喜歡鬧別扭,非常自憐,試圖使他人按自己的意思做。他們以鬧別扭當作操控他人的手段。若事情不合他們的心意,他們就營造一股如積雲般沉重的氣氛。這是他們的拿手絕活。下麵為對付這種人的戰略。第一,讓“吸手指”者明白悶悶不樂是自己的選擇,這點很重要。要他們知道必須為自己所造成的氣氛負責,尤其是居於領導地位的時候。世上每個人都有難題,“吸手指”型的人沒有權利以他們個人微不足道的憂慮,加重別人的負擔。

有時讓“吸手指”者看看真正有麻煩的人,對他會有所幫助。或許可使他以不同的角度看自己,因此有更加積極的態度。對情緒化的人絕不可給予獎勵或關切。最佳的攻擊策略是稱讚這種人的積極思想與行為,在他鬧別扭的時候,則置之不理。

5.“潑冷水”型

“吸手指”型的人情緒起伏不定,隻是有時傾向消極。但“潑冷水”型的人卻始終消極不振。他們是標準的悲觀主義者。他們深受找借口的可怕疾病之苦——這種病的特征是不斷發現問

題,然後找尋借口。

與這種人共事最困難的是他們通常不會對自己的消極態度與行為負責。往往不是強調“別人的錯”,就是說“我天生如此”。因此,對待這類人,不要提供給他們找借口的機會,以免鼓勵潑冷水行為。溫和而堅定地表明你對此人的態度,讓他知道他目前的態度妨礙了進步。他必須選擇是否要冒險做個積極且負責的人。若他願意改變態度,請為他歡呼。否則你最好離他遠一點兒。

6.“廢物收集家”型

與“吸手指”型和“潑冷水”型的人比較起來,“廢物收集家”型人在消極的泥沼中陷得更深。“廢物收集家”將生命的主權完全交給消極的情緒。他們最喜歡重複訴說別人對他們的傷害。他們緊抱著自己的傷口,將其留在受傷的心靈中。事實上,生命中有垃圾已夠令人難受的了,若再四處收集,堆在垃圾車工遊行展示,則根本是種病態。

你要如何麵對這些人呢?首先質問他們想要代表其他人的心態。拒絕別人對你說“有很多人都這麼認為”,除非他們指名道姓,否則就根本不讓他說下去。這個單純的要求,可除去他們許多發臭的垃圾。在他們妄下結論與誇大其詞時,以要求真憑實據為因應之道。如果他們已使事情惡化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則隻有在決策小組麵前,公開摧毀他們的可靠性。

7.“利用者”型

“利用者”是喜歡操控他人的人,他們自己不願承擔任何責任,卻要求他人付出時間與精力,以嘉惠他們自己。通常他們會以罪惡感來予取予求。他們假裝軟弱,使人們因同情而伸出援助之手。

要如何與“利用者”共事呢?第一,預定你能幫忙的極限。切記這種人不懂得什麼是適可而止,如果你不加以製止,他們會把你連皮帶骨吃下去。第二,要求“利用者”負起責任,就算你決定要幫助他,也要他承擔一部分責任,否則最後必定是你負起重擔,而他在一旁快活逍遙——很可能又在找另一個內疚的靈魂了。

最後,不要覺得對“利用者”有任何責任義務,更不要因沒有這種感受而覺得內疚。通常一個簡單的“不”字是最好的良藥。也許上述每一種諷刺性人物,都會使你聯想到某位熟人。也許你正在和一位自成一類的頭痛人物打交道。別氣餒。下麵是一些你可以加以運用的通用原則,可幫助你在與頭痛人物共事時更有效率。

(1)無條件的愛他們。

(2)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態。

(3)不要為了挽救他們,而將其提升到領導地位。

其實,成功人際關係的關鍵在於責任感。他人對你的態度,不是你的責任;但你要如何與那些難處的人周旋,卻是你的責任。你不能選擇別人對你的態度,卻可以決定要如何回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