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15_38)(1 / 3)

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1.成功的孩子源於成功的父母

當你的孩子沒有考上大學甚至是連高中都沒有考取時,特別是當你看到別人的孩子考上重點高中或者是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時,你可能會覺得沮喪,在潛意識裏認為自己不成功,認為自己的孩子不爭氣。【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其實,對家長成功的定位是:隻要你把孩子健康的撫養長大,隻要你的孩子心理健康,作為父母的你就是成功的。

在我們身邊,成功家長的例子比比皆是,對於那些考取清華北大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成功是不言而喻,但這裏所說的成功是,對於頑皮的孩子,作為父母,你又如何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呢?

隻要你不把期望值定得太高,不要把眼光總是放在那些考取清華北大的天之驕子的父母身上。眼光要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用心愛孩子,掌握適當方法教育孩子就是成功的父母。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兒子從小就很頑皮,自上小學開始,大錯沒犯,小錯卻是天天不斷。經常被他爸爸提著耳朵從遊戲室裏弄回家,說教、打罵、下跪……所有家長教育孩子所用的招數都被他們用遍了。母親沒少流淚。

學習就更沒有什麼說的了,全班倒數一、二名,小學六年他讀了七年,初中三年他讀了四年,考不上高中是大家預料中的事了。特別是初中畢業的那天,約了幾個同學去喝酒,結果是喝個爛醉,一個人在路邊的樹下睡了整整一夜。這樣的孩子,教過他的老師都對他失去了信心。

在以後的一年裏,盡管母親的內心還是很苦惱,但她在孩子麵前卻一改往日的急躁、不耐煩,她總是用母親特有的愛去關心他,每當孩子又犯錯誤的時候,她就會對孩子說:媽媽相信你,你一定會改的,在媽媽眼裏你是最棒的。她每天都在關心孩子的細微變化,她驚喜的發現,她在變,孩子也在變……

第二年部隊征兵,她讓孩子應征到大西北去當兵。當時她想讓孩子去部隊鍛煉鍛煉,但心裏總是不踏實,生怕孩子調皮被部隊退回來。

一個月後,她收到了孩子的來信,隻有短短的幾個字。信看完後母親哭了。她說:孩子說了,他在部隊一切都好,要她不要牽掛,還要媽媽多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是呀,十八年了,都是她在關心孩子,現在突然被孩子關心了,她知道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孩子的成長是煩惱的,孩子的成長也是喜悅的。作為家長隻要你不失去信心,隻要你用不同的方式給他足夠的愛,隨著年歲的增長,相信他是會改變的。孩子的進步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有一對夫婦,他們都是遵規守法、正直誠實的職工,可他們的孩子……。那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就打罵同學,亂扔同學的東西,經常砸壞教室和學校的教具物品,到中學就更不得了啦,不但欺負和打罵同學,損壞學校公物,而且還打老師,更嚴重的是經常約上兩個同學去住宅區裏偷東西。弄得全校師生見了他就向躲瘟疫一樣。

他們夫婦倆為孩子的成長是傷透了腦筋,每當孩子一惹禍,他們除了打罵和說教外,就是背著孩子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去向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謝罪。在所有人的眼裏這個孩子已經完全廢了,沒什麼指望了。

可這對夫婦,他們在默默承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棄對孩子的說教。初中畢業後,雖然孩子沒有讀書了,可有關孩子的壞消息還是一個接一個的傳回家,孩子大了,要打他已經很困難了。父親呢,依然是不停的說教,重複也好創新也罷,反正就是從來不對他放棄希望。母親呢,也時刻用母愛去關懷他、溫暖他。

漸漸的傳到家裏的壞消息越來越少了,夫妻倆都感覺到了這些變化。在和孩子的交談中,得知孩子想學開車,他們立即就把孩子送到培訓站學習,在孩子學開車的兩個月裏,傳到家裏的壞消息就更少了,他們更加堅信,孩子會改變的。

後來這孩子就開始打工了,先是在超市和專賣店裏工作。後又去學了美發美容,直到去年,他成了一家專業美發店的美發師。

今年,他媽媽過生日,他提前就張羅著要請爸爸、媽媽、姑姑、阿姨等長輩們吃飯,他媽媽生日那天,他到一家比較好的餐廳訂了一大桌酒菜,熱情地請長輩們入席並給大家斟滿了酒,這時他起身端起酒杯對著他的父母說:“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把我哺育長大,我過去做了很多壞事,給你們惹了不少麻煩,我現在感到很內疚,在這裏我向你們鞠個躬,說聲對不起,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教育和寬容,對不起了爸爸,對不起了媽媽!”

每當那個母親向朋友說起她的那個生日,都會激動得掉淚。

所以,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個商場打工時,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騎著載重自行車加入到民工的行列時,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擺個小地攤沿街叫賣時,當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個地方認真地學一門技術時,你都應該感到欣慰。因為他的健康成長是你精心哺育的,他能自食其力是你耐心引導的,你們都是成功的父母。

2.給孩子講成功的含義

什麼是成功?現在的成功可能是以後的失敗,現在的失敗可能是以後的成功,所以成功隻對自己有意義,做人首先要對得起自己,要對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懷著敬意,要問心無愧。

所謂曆史或人生,不過是一個過程,彙成洪流的點點滴滴。我們這個素有安貧樂道傳統的民族,現在卻人人都在忙於競爭、追求成功。這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的個人生活因此變得更有趣味,我們的整個民族因此變得更有活力。

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適應這樣的社會、將來能過幸福的生活,今天身為父母的人們心裏想著的頭等大事,大概就是如何為孩子將來的成功創造最好的條件了。

但還有一件事至少是同等重要的,那就是告訴孩子們什麼叫成功。

並不是說孩子們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別的不說,他們從電視裏早就得到了對這個問題的明確回答了。時下的電視節目可以說是“成功人士”的聚集場所。五光十色的電視畫麵,尤其是高檔樓盤廣告裏的雍容華貴的男男女女們,以最鮮明的形式告訴著孩子們什麼叫做成功。

我們自己小的時候,偶爾在畫報、電影裏看見這樣的場麵,父母們還會板著臉教訓我們:別以為隻有發財致富、出人頭地才有福氣!今天的父母們,多半不再這麼認為了。更重要的是,即使他們真這樣想,也不大敢指望孩子會接受自己的想法,反倒怕孩子嘲笑自己,笑自己是那種說葡萄酸的人。

因此,對於今天做家長的人來說,要向孩子們講清楚什麼叫成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不能使孩子沒誌氣、沒出息,也不能使他們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看得太單純、太俗氣了。解決這兩個方麵矛盾的辦法,上哪兒去找?不妨試著與孩子一起去找。

比方說,與其強詞奪理地嚷嚷比爾·蓋茨有什麼了不起,不如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比較一下,同樣是富可敵國、名滿全球的比爾和查爾斯王子得到這些東西(財富、地位和名聲)的途徑有什麼不同。

當孩子驚羨於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麾下的房地產王國的資產數額的時候,我們則不妨與她或他一起上網查一下,王石作為登山愛好者攀登過的那些山峰,有多少海拔高度。

當孩子扳著手指計算張藝謀在國際電影節上得到獎項的數量的時候,我們也別忘了提醒孩子:成千上萬在農村教育崗位上工作的“高老師”和“魏敏芝”們,他們如果真有一天使所有村莊的學齡兒童上學“一個也不少”了,那該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養一個成功的孩子是一個係統的工程,需要我們父母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地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成功的法則,掌握成功的法則。

一個成功的孩子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1)高智商。

高智商不是說孩子天生聰明,而是後天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成功等於99%的個人努力加1%的天賦。有了後天的不斷努力才能不斷練就高智商。

(2)財商。

具備高的科學文化知識是不夠的,還有一個就是財商。財商是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他是一個人賺取錢財,打理錢財的能力。您知道嗎?在美國財富雜誌上,每年公布的富人中有前20位都是外國人,您知道為什麼嗎?美國家庭注重孩子的財商教育,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理財才能。

(3)情商。

我們的孩子要想有好的發展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情商。情商不是情感而是情緒,一個高情商的人會跟家人和諧、跟周圍和諧、跟社會和諧、跟環境和諧、跟自己和諧,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迎接競爭,因此有一個良好的情商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4)逆境商。

其實塑造一個成功的孩子還要有逆境商,逆境商可以讓孩子在挫折中揚起自信和勇氣,迎接競爭,因為未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人人都要經濟獨立。

所有的成功都是經過無數次的挫折,所以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的逆境商是很重要的。讓我們的孩子懂得賺取金錢的辛苦,懂得打理賺來的錢,如果你很成功,但如果沒把你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那你隻成功了一半。

總之,對於今天的家長來說,讓孩子理解“成功”的多方麵含義,讓孩子知道“成功”其實很簡單。

3.培養孩子成功的意識

未來社會的人才競爭離不開知識,缺少不了體能,但“成功意識”卻顯得尤為重要。對於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強健的體魄,大多數人是深有同感的,而對於“成功意識”的認同卻要淡漠很多。作為家長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學業有成、早日成才,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成功意識至關重要。

我們這裏所說的成功意識就是孩子迫切希望和要求自己通過努力達到預期的目地以實現自我,做出為人們所注意的成就的心理傾向和品格。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時期形成的。人在幼年時期形成的性格是非常牢固的,並將成為人的第二天性。”所以,對孩子成功意識的培養應及早進行並堅持不懈使之形成牢固的性格。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小的時候是一個愛說謊話的孩子,他得到了幾塊化石,便說是價值連城的珠寶,而且還故意向同學炫耀說自己發明了一種“秘密液體”可以改變花的顏色……

家裏人知道後很氣憤,姐姐要求父親嚴加管教。可是老達爾文沒有簡單從事,他觀察孩子的平時愛好,了解到孩子的謊言並非事出無因,而是自身的興趣追求、智慧的萌動與渴望成功等方麵結合的產物。

父子倆朝夕相處,老達爾文進一步認識到孩子的許多謊言是創造性幻想,他如同一座將要爆發的智慧之山,將來肯定會大有出息,因此非但不批評,反而鼓勵他那些創造性幻想。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許多家長都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他們的孩子在成長中家長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把青少年的教育放在首位。培育青少年的成功意識,需要家長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對於他們那些“出格”的言行和想法不能人雲亦雲。老達爾文在這方麵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孩子的成功意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遊戲中得以培養,並非一定要在學彈鋼琴或幹成其他事業。例如擺積木,有的孩子一時擺不好,便氣惱地推倒或亂摔一氣。這時家長應該耐心地引導孩子擺好。而不應該說:“擺不好就算了,不擺積木我兒子也會有出息。”

再如,有的孩子想自己洗手絹或幹別的家務,家長就該盡量鼓勵其幹好,而不要阻止或不放心地說:“你幹不好,媽媽幹吧。”或當孩子真沒幹好時說:“你看不行吧,以後不要再幹了。”等等。

因為這時孩子雖然沒有擺好積木,沒幹好家務,但他內心已渴望成功。隻是孩子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其意誌力還很脆弱,還不能完全靠自己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還需要大人們的鼓勵和幫助。

如果孩子及時得到了家長的鼓勵成功了,這就使他從實踐中和心理上體驗了成功的全過程。孩子也會從成功的愉悅中,產生再次成功的強烈願望。無疑,這對其良好的意誌品質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反之,處處受到限製,就會使孩子縮手縮腳,產生怯懦心理而不敢進行成功的嚐試。這樣一次次的無助、被打擊和失敗還會使其失去取得成功的勇氣和信心而自暴自棄。

當然,所謂幫助,絕不是代替。孩子已有很強的獨立意誌,什麼事都願望自己做,因此,父母應該鼓勵這種行為。使其在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增長才幹,增強其成功意識。

不過也不能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很明顯,孩子是不成熟的,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聽之任之,會使孩子養成盲目蠻幹的壞習氣。放任自流,得不到指導又會使其養成幹事無條理,幹好幹壞無所謂,對事不負責任的不良傾向。其結果自然達不到培養成功意識的目的。

因此聰明的家長應盡可能地預見和捕捉孩子要求獨立活動和渴望成功的意向和新欲望。千方百計促其實現。如唱好一支歌、複述一個故事、跳好一次舞蹈、以及做好一次值日和家務等等,使孩子不斷完善成長。

孩子不但有很強的成功欲望,而且有很大的潛在力。這就要求父母盡力挖掘這種力量。當孩子想幹事時,隻要有益,大人就要熱情支持。其效果有時竟會是出人意料的。

所謂挖掘孩子的潛力也並非是無限製地拔高,而是要適時不斷地為孩子定出較為合理的目標。根據心理學家的試驗:“當任務是中等困難和程度時,追求成功的意向最強烈。”

換句話說,當成功的可能性是50%時,他們最願意追求成功。這對於動機弱的人來說更是如此。由此可見不管是成就動機弱,還是動機強的孩子都可以培養成功意識,其關鍵的問題是安排任務要適當。

換言之,培養孩子的成功意識,不能一味給孩子安排太簡單的任務。例如總讓四、五歲的孩子做五以內的減法。孩子會感到乏味而不願意做下去。也不能安排太難的任務。如三、四歲的孩子僅有五至十以內數的概念,卻偏要他做一百乃至更多數的運算,他便會感到太難而望而卻步。

我們強調培養孩子的成功意識,並不是說,事事要孩子成功。因為經不起失敗考驗的成功意識是一種脆弱的意識或品格。從根本上說,那不過是一種僥幸心理,算不得真正的成功意識。隻有經過挫折、失敗後,獲得的成功意識才是牢固的、有意義的。

另外,孩子也不可能事事成功。從本質上講,不成功也是一種成功。因為重複的是參與,是磨練造就一種精神,一種百折不撓、不斷進取的精神。

4.微笑麵對孩子的失敗

朋友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記得有一次,到電視台看一場少兒競賽表演節目。有一個7、8歲的小女孩很用心用力的演出,但還是不幸被淘汰出局,小女孩在台上哭得很傷心。

盡管主持人用各種鼓勵的語言來安慰,小女孩還是因為傷心而不停哽咽著,甚至都忘了應付主持人的安慰之語,非常不情願地轉身下台。台下她的父親看起來很激動,一把抓住女兒瘦弱的肩,大聲地斥責著什麼。

我坐在離父女倆不遠的地方,隱隱約約聽得出父親對女兒咆哮。憤怒的內容聽不清楚,或許是在責怪女兒表演不成功,沒發揮水平。也或許嫌女兒當那麼多人痛哭流涕太丟人。小女孩垂著頭,一顫一顫的樣子很讓人心疼,看起來是被突如其來的失敗和吼叫嚇壞了。

其實選擇了參加比賽,就該知道結局無非是兩種,成功或者失敗,失敗的幾率又往往大於成功指數。孩子幼稚的心理還不能很好地對待得與失、利與弊,這個時候大人的引導對孩子而言尤為重要。小女孩的父親尚不能正確對待比賽的結果,隻看重結果忽視了過程,小孩的心理素質可想而知。

如果那個是你的女兒,此刻,麵對她的失敗,你該怎麼辦?一個7、8歲的女孩子,能夠在台上當著那麼多人的麵表演節目,已經很不容易了。假如不能給她一個安慰的擁抱,那就盡量的對她微笑。當她流著淚從台上下來,不要讓她流著淚接受失敗,告訴她,我們還有下次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