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見韓信率領齊地大軍來到,頓時高興不已,親自出迎,拉住韓信的手噓寒問暖,親切無比,迎入大帳,感慨道:“寡人旦夕盼望著你早日過來主持戰局,如今,總算把你盼來了。”
韓信遜謝道:“韓信率齊地漢軍前來聽候大王的調遣。”
劉邦感歎道:“楚軍悍勇,勢不可當。寡人與項羽大戰五年了,身經數十戰,怎奈未嚐一勝,如今固陵一戰,再折鋒銳,不堪回首啊!”頓了一頓,又再感慨道:“你是寡人的戰神,足破項羽!敢望齊王奮勇向前,一戰破楚,成就霸業,寡人願與你共享天下。”
韓信道:“大王勿慮,我已設定了一個十麵埋伏之計,不日必滅項羽。”
劉邦大喜,笑道:“如此,寡人無憂矣!”隨即,把漢軍的兵符令旗盡數交與韓信,發布命令,委任齊王韓信全權統率三十萬漢軍。
韓信受命再拜,隨即起身調度各路兵馬,部署戰事:第一道將令,命轉戰壽春的劉賈所部兵臨淮南,囑咐他道:“如今項羽已是強弩之末,勢力凋零,目前向東退卻;你立即率領所部兼程南下,進占淮南。楚大司馬周殷首鼠兩端,心懷二心已久,可以使人勸降,而後讓他率九江之兵迎還淮南王英布,你與英布、周殷迅速揮師北上,合圍垓下,共滅項羽。”劉賈領命去了。
第二道將令,命彭越率部迅速迂回東進,阻擊項羽楚軍東歸,將項羽遲滯在垓下一帶,等待大軍合圍聚殲楚軍。
不數日,劉賈果然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屠殺了六地的軍民,舉九江之兵與淮南王英布會合,擊破城父,大肆屠戮,而後隨劉賈所部漢軍合兵一處,集結了共約十萬之眾,迅速北上,在陰陵一帶與彭越所部會師,並力向北攻擊楚軍。
韓信得到信息,當即命自己帳下大將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自己統領大軍居中,劉邦所部在後跟進,周勃、柴武將軍率部殿後,盡起三十萬大軍對項羽所部的十餘萬楚軍發動了攻擊。
韓信率部猛進,在垓下之東逼近楚軍,灌嬰道:“如今我軍勢大,何不就勢殺將過去,一戰擊破楚軍,誅滅項羽!”
韓信笑道:“項羽一生極善用兵,所向無敵!麾下都是精兵鐵騎,攻殺淩厲,無堅不摧,往往以少勝多,屢克強敵;你如率部強攻,正中項羽之計,他陷身絕地,勢必死戰,那時我軍非但難求必勝,而且勝負難料了。當年巨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擊破秦軍三十萬主力,威震天下;彭城一戰,以三萬鐵騎覆滅我家大王五路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之眾,前車之鑒,焉能輕敵?”
灌嬰聽了,爽然若失,回想往事,頓時心驚,不禁讚歎道:“大王謀略高深,心思縝密,我等不及遠甚!”
韓信道:“我已命彭越相國阻敵東歸,但他兵力不強,一定難以力抗,隻能遲滯一下而已;我與諸位將軍並力向前,攻擊楚軍,必須力戰,方能吸引項羽主力前來決戰;而後,眾將看我號令詐敗,向後退卻,引領楚軍進入包圍,再由孔熙、陳賀自左右翼合圍,項羽必破。”隨即將彭越、英布、韓王信、劉賈、酈商、盧綰、樊噲、王陵、周勃、傅寬所部兵馬分為十隊,序次埋伏,十麵合圍垓下,稱之為“十麵埋伏”之計。
部署停當,彭越、英布、韓王信、劉賈、灌嬰、傅寬、王陵等諸將一齊凜遵,分頭出擊。
於是,韓信引領大軍居中,向東猛攻楚軍。
項羽自韓信濰水之戰破滅龍且二十萬楚軍之後,元氣大傷,因此,對韓信頗為敬畏,此刻得知韓信親率大軍來戰,不敢怠慢,當即披掛上馬,提了長矛,引軍來敵韓信。
兩軍對陣,項羽拱手施禮道:“齊王大名響徹四海,天下皆知!但足下投身漢王,實在是誤入歧途,可惜了!劉邦匹夫,背信棄義,言而無信,狡詐無賴,實難共事!若足下肯與寡人攜手,取天下易如反掌,我兩家共享天下,何如?”
韓信淡然一笑,朗聲說道:“韓信起自卑微,落魄多年,得蒙漢王厚愛,勢當效死;你殘暴不仁,多行不義,血債累累,難逃天譴!今日戰場相逢,項王不必多言。”隨即,命灌嬰所部為前鋒,引所部騎兵風馳電掣,衝突而前,猛攻項羽。
項羽命鍾離昧率領一支騎兵來迎,截住灌嬰所部展開了廝殺。
兩軍激鬥了一會兒,鍾離昧驍勇異常,手中鐵戟,揮舞如風,連斬漢軍兩名都尉,當者披靡,灌嬰所部諸將紛紛閃避,陣勢鬆動,漸露敗相,稍稍向後退卻,但仍竭力抵擋,死戰不退。
項羽望見,大吼一聲,一馬當先,親自引領大軍發動了衝擊,灌嬰所部將士抵擋不住,向後退卻;韓信隨即引領大軍向前,迎住項羽展開激戰。
兩軍約鬥了少半個時辰,項羽威猛,勢同獅虎,勇不可當,漢軍諸將無人敢攖其鋒,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鍾離昧等楚將揮軍乘勢猛攻,漢軍難以抵擋,紛紛退卻。
韓信望見前軍不敵項羽,陣腳鬆動,當即就勢引領大軍向西退卻;項羽一見韓信退卻,當即揮軍掩殺,向前追擊了下去。
鍾離昧諫道:“韓信用兵詭詐,貿然追擊,恐有埋伏!”
項羽大笑道:“寡人有十萬之眾,誓死一戰,縱有埋伏,能奈我何?就此趁勢猛擊,漢軍必破。”
鍾離昧猶豫道:“韓信絕非等閑之輩,比之劉邦,實有天壤之別;此人自領兵已來,機變百出,百戰百勝,無一敗績,願大王慎思。”
項羽聽了,驀地一驚,道:“我也深知此人的厲害,但目前我軍糧食已盡,軍心動搖,若然後退,漢軍追擊,必然一敗塗地;不如奮力攻擊,誓死一戰,絕地求生!”
鍾離昧黯然道:“然則追擊韓信太過冒險了!”
項羽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今已顧不得許多了,將軍隨我死戰一搏,成敗在天。”遂不聽鍾離昧,揮軍向前追擊韓信。
項羽揮軍追殺,到得垓下之時,韓信部將孔熙、陳賀分從北、南兩麵殺出,攔腰猛攻楚軍。
楚軍正在追擊,突然左右兩翼受到夾擊,頓時亂了陣勢,而西麵的韓信所部漢軍又返身殺回,迅速完成了對楚軍的合圍;項羽所部的十餘萬大軍頓時陷入了韓信大軍的包圍之中。
項羽身經百戰,處變不驚,當下揮軍向東疾退;韓信命孔熙、陳賀兩部迂回截擊,項羽奮力衝突,激戰一日,折損了數萬兵馬,仍然無法突破重圍;這時,漢軍劉賈、彭越、英布、周勃等各路兵馬都已按照韓信的部署齊聚垓下,迅速合圍了項羽。在韓信的統一指揮下,彭越、英布、韓王信、劉賈、酈商、盧綰、樊噲、王陵、周勃、傅寬所部的十隊漢軍兵馬逐次對項羽的疲乏將士發起輪番攻擊;一時間,項羽所部楚軍陷入了漢軍的重重包圍,陣勢潰亂,疲於應付,根本無法阻遏韓信所部漢軍的猛烈攻勢,因此,楚軍將士傷亡慘重,敗局已定。
看看天色已晚,夜幕四合,項羽隻得收聚部隊,屯駐於垓下。
夜間,韓信命漢軍各營之中的楚地將士,都齊聚楚營四周,用楚地的聲調唱起了楚歌,借此瓦解楚軍的鬥誌。於是,楚軍大營四麵都響起了楚歌之聲。
再說項羽夜間巡視各寨,但見糧食不繼,軍心渙散,而且又陷身漢軍優勢兵力的重圍之中,士氣低落,將士疲乏,不禁傷感起來。
正在這時,突然之間,楚營四周的漢軍大寨裏傳來了楚地的歌聲,而且人數眾多,四麵八方的兵士都在齊聲而唱,隨著淒切的風聲,四麵隱約地傳來楚歌,低沉淒愴,如泣如訴:“寒月深冬兮,四野飛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愴。最苦戍邊兮,日夜彷徨,披堅執銳兮,孤立山崗。雖有田園兮,誰與之守?鄰家酒熱兮,誰與之嚐?白發倚門兮,望穿秋水,稚子憶念兮,淚斷肝腸。終生在外兮,何時反省?妻子何堪兮,獨宿空房。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骨肉為泥兮,衰草遝茫。魂魄幽幽兮,不知所往,壯士寥寥兮,付之荒唐……”項羽聽了,暗暗吃驚,驚恐萬分地喃喃自語道:“難道漢軍已經全部占領了楚地?為什麼漢營之中楚人這麼多?”
隨即,楚營將士都坐臥不寧了,大家議論紛紛:“怎麼到處都是楚人的歌聲?難道楚國已經被漢軍攻滅了?”想到了家鄉的父母妻兒生死未卜,許多楚軍將士不禁悲從中來,一個個潸然淚下,痛苦流涕,不能自抑,根本無法入睡了。
項羽自感陷身絕地,士氣難鼓,大勢已去,遂返身回去,躺在帳中,輾轉反側,無法入睡。腦海之中回響起了今日戰場之上韓信的一番話來:“你殘暴不仁,多行不義,血債累累,難逃天譴!”心中思緒翻滾,不禁頗多愧疚,暗道:“想我項羽自起兵以來,不信報應,惟以殺伐為念,殘暴不仁,兩軍相攻,殲滅敵寇倒也罷了,然則屠城無數,豈不是當真枉殺了數十萬無辜!那年巨鹿之戰後,在新安更是坑殺了已經投降的二十萬秦軍……唉,我項羽一生的的確確是血債累累啊!難道這世間冥冥之中當真是自有公道?”於是天良發現,悔恨之意漸生,懊喪不已。
項羽追悔以往的暴虐嗜殺,喃喃地道:“難道說儒弱的仁義真的就能克製暴強?一味的強權武勇竟爾得不到天下?這民心向背的力量怎地如此之大?”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了一幕往事來了:那是去年九月間,項羽率軍與劉邦相持於成皋,楚軍苦於彭越攻取陳留、外黃等地,不斷地襲擊楚軍的糧道,糧餉時常不繼;於是,項羽留大司馬曹咎據守成皋,自己率部迅速擊破彭越,攻取了陳留等地,進抵外黃。項羽使人招降,外黃拒不投降,於是,項羽大怒,揮軍猛攻外黃,數日攻陷。項羽餘怒未消,命外黃男子年滿十五歲以上的都聚集到城東,想要全部坑殺。這時,外黃令舍人的兒子年僅十三歲,不在坑殺之列,但他卻凜然不懼地找到了項羽,說道:“當初彭越率領大軍強行攻打外黃,外黃無力抵擋,全城恐懼,隻好投降了彭越,那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外黃百姓每天都在盼望著大王你能趕來收複,可是,如今大王來了,竟然要全部坑殺外黃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豈不是讓百姓心寒了嗎?如果大王屠殺了外黃一城百姓,那麼,從這裏往東,梁地十餘座城池都將深為恐懼,就沒有人肯歸降大王了。大王難道能殺盡天下的百姓嗎?”項羽聽了,覺得這孩子的話很有道理,就赦免了將要坑殺的外黃男子。於是,項羽揮軍向東,自外黃至睢陽十餘座城池聞風而降。項羽當時就感歎道:“想不到仁義的力量竟是如此之大!兵不血刃,十餘座城池竟是唾手而得。”這時回想了起來,更覺自己多年來的殘暴酷殺當真便是錯了!而且是血債累累,大錯特錯了。
挨到半夜,項羽倦意全無,便獨自起身,就在帳中借酒澆愁,一個人喝起了悶酒。
這時,項羽的美人虞姬也起身來到帳中,說道:“大王心緒不寧,借酒澆愁,妾願舞劍,以博大王一笑。”
項羽不答,隨手拔出長劍,擲於帳下。
虞姬拾起劍來,就在帳中翩躚起舞,以助酒興。
項羽矚目瞧著虞姬的舞姿,想到了自己英雄一世,攻無不取,戰無不勝,橫行天下,幾無抗手,視天下英雄如草芥,儼然便是戰神在世,卻怎地遇到一個韓信便大敗虧輸了呢?濰水之戰,韓信一舉殲滅了自己的主力二十萬,殺了愛將龍且;自己親自來與韓信交鋒,到頭來竟也兵敗垓下,陷身絕地,難道自己並不是真正的戰神,而真正的戰神乃是韓信?
項羽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隨著虞姬的舞蹈,以箸擊案,作歌而和,語調悲涼地慷慨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著唱著,項羽的淚水順著臉頰潸然而落,左右侍衛也不禁掩麵哭泣起來。
虞姬聽他唱完,也作歌相和,伴著舞姿,柔聲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聲未歇,虞姬手中所舞的長劍突然揮向了自己脖頸之中,劍光閃現之處,鮮血噴濺,虞姬已然橫劍自刎了。
項羽大驚,抬足踢翻了桌案,縱身而起,搶步上前,抱住了虞姬正在倒下來的屍身,但聽得“倉啷”一聲,長劍墜落在地。
項羽不禁放聲大哭,對著眾侍衛哽咽道:“我項羽一生戎馬,縱橫沙場,披肝瀝膽,殺人無算,隻有兩件最愛:一是美人名虞,常隨我輾轉軍旅,解憂慰藉,感情深摯;二是駿馬名騅,跨馬征伐,突陣破敵,視同手足!而今,虞姬棄我,折我手足,傷我內心,莫非天滅項羽嗎?”
雙手抱了虞姬的屍身,大步走出軍帳,但見滿天星鬥,殘月如鉤,滿目淒涼,仰望蒼穹,大聲道:“莫非天亡我項羽嗎?怎使我痛失虞姬?”
諸將士聽得項羽大叫之聲,紛紛聚攏了過來。
項羽痛失愛姬,傷心欲絕,便要拔劍自盡,諸將上前死命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