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此生成敗一蕭何(1)(1 / 3)

天下已定,劉邦回軍到定陶,飛馬馳入齊王韓信的營寨之中,奪取了韓信的軍隊。

第二年(公元前201年)春,正月,劉邦頒布命令道:“楚地已經平定,本當封賞義帝的後人,來統治楚地;但義帝沒有後人,所以,更擇賢人為楚地之主。齊王韓信功勳最著,故鄉就在淮陰,習慣於楚地風俗,所以改封為楚王,封邑在淮北,定都下邳。故魏相國、建成侯彭越勤政愛民,與士卒同甘共苦,常常以少勝多,多次襲擊楚軍,就命他在原來魏國的故地稱王,名號為梁王,建都定陶。”

又下令道:“軍隊得不到休息已經有八年了,百姓所受的痛苦非常深;現在,統一天下的大事已經完成,犯死罪以下的犯人全部赦免,予以釋放。”

這時,楚王韓信等七個異姓諸侯王給漢王劉邦上書道:“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大王陛下:當初,暴秦無道,天下諸侯共同舉兵攻滅了他。大王率先俘虜了秦王,平定關中,於天下功勞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大王還廣施恩德於有功的諸侯王,使他們得以複興社稷。如今,天下大局已定,而大王與臣等並稱王,比類相似,不能顯現出尊卑差別了。而大王的不世功德,怎麼彰顯於後世呢?所以,臣等冒死上疏敬獻皇帝尊號給大王。”

劉邦道:“寡人聽說稱帝的人都是賢德之人,我無德無能,怎敢位居皇帝?但如今各諸侯王都一致推舉寡人,怎麼辦才好呢?”

韓信等諸侯王都道:“大王布衣起家,誅滅暴秦,平定天下,威震四海。又在荒僻的巴蜀、漢中一帶奮發圖強,攻滅多行不義的楚霸王項羽,使得天下一統,功臣都受到了封賞,獲得了土地。這些,大王都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天下著想啊!大王功高蓋世,德被四海,諸侯王的職位已經不足以彰顯大王的功德了,稱帝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啊。願大王早稱皇帝,賜福給天下萬民。”

劉邦道:“既然天下諸侯王們都認為寡人稱帝於天下萬民有利,那就這麼辦吧。”

於是,楚王韓信等七大諸侯王及太尉、長安侯盧綰等三百名大臣,和博士稷嗣君叔孫通一起商議,擇定二月甲午(初三日)奉上皇帝的尊號。

公元前201年二月初三日,劉邦在泛水之北即皇帝位,這就是中國曆史上開創西漢帝國的漢高祖,定都在洛陽;把王後更名為皇後,太子也更名為皇太子;追尊已經逝世的漢王的母親為昭靈夫人。

這年夏天的五月間,漢高祖劉邦下令解散大部分軍隊,讓士兵各自回歸家鄉。又下詔說道:“以前為了躲避戰亂而相聚在深山、河海裏麵的百姓,官府並沒有登記下他們的戶籍。但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不再有戰亂,所以命令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本籍,恢複原有的官爵、田宅。官吏們要把法律規定布告給百姓,讓百姓知道;不可以鞭笞士兵吏卒;爵位在七大夫以上的都有食邑;不是七大夫和以下的官吏,都免除他本人和一戶之內所有的徭役,不再加以役使。”於是,天下百姓人心大悅,四方安定了。

這日,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設置酒席,大宴群臣,酒宴正酣,劉邦忽道:“各位列侯、諸位將軍,今天酒宴之上,請不要在朕前有所隱諱,大家都說真心話吧!朕所以能夠擁有天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項王所以喪失天下,又是什麼原因呢?”

群臣麵麵相覷,不知道怎樣回答。

高起站起來道:“陛下命人攻取城池,奪得土地後,立即就把那些土地封賞給了功臣們,這是與天下共同享受利益啊!這一點項王比不上陛下!”

王陵也道:“項王處事與陛下就大不相同了,他嫉賢妒能,對於有功的人加以殺害,對有才能的人疑忌,不肯信任別人,這就是項羽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聽了,大笑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說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豪傑,而我能夠重用這三人,這就是我所以奪取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個範增而不能用,這就是他被我所滅的原因了。”

群臣聽了,都心悅誠服。

當時,楚王韓信不在場,蕭何、張良就在宴席上,二人聽了,心中既高興又慚愧,都默不做聲,揣著明白裝糊塗。

張良心道:“皇上這是感覺和我個人的私交甚好,故意在群臣麵前推崇我的功績罷了,其實,我為漢朝開國所立的功勳也隻是寥寥幾個而已:鴻門宴上,項羽意圖斬殺劉邦,是我疏通了項伯的關係,救了劉邦一命;當初項羽在戲分封諸侯時,我為劉邦討要了漢中之地;劉邦到巴蜀、漢中就國時,我又建議燒絕了棧道……這些功勳雖說重要,但哪裏算得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呢?真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第一個為劉邦建立攻略天下大策的,其實是人家韓信!”隨即轉念又想:“哦,是了,劉邦如此過分拔高我的功勳,那是意在壓製韓信啊!因為韓信功高無二,已達極致,那就必須要壓製他了。嘿嘿,劉邦高明,實在是高啊!”

蕭何心道:“劉邦故意拔高張良和我的功勳那是意在克製韓信的功勳啊!嗬嗬,雖說韓信功勞最大,但我蕭何有保薦之功啊!他韓信是千裏馬,我就是伯樂。哈哈,把我列為‘興漢三傑’之二,排在韓信前麵,雖說有些慚愧,卻也不錯的。”

想到這裏,蕭何望了一眼張良,見他麵帶愧色,低頭若有所思,心中當即明了,心道:“張良與我一般,也在慚愧啊!唉,韓信啊韓信,誰讓你的功勳太大了呢?若不壓製,你若一朝驕傲起來,說這大漢朝的天下都是你得來的,那還得了?”

卻說韓信被改封為楚王,就帶領李左車等幾名心腹到了自己的封地楚國。

赴任之後,楚王韓信立即把當年送飯給自己吃的漂母找來,賜給她千金,以報答當年的一飯之恩。

當年的南昌亭長聽說這件事後,十分高興,回家之後,對妻子說道:“楚王韓信當年落魄之時,曾經寄食在我家;雖說他後來受到你的冷遇,不高興而去,但我家總也是於他有恩啊!他若是有情重義之人,也當賜我家千金才對!”南昌亭長的夫人早已惶恐不安了起來,說道:“枉你大男人一個,怎地如此見識膚淺?我們當初不識楚王富貴榮華就在日後,多曾慢待於他,使人家備受冷遇,當時憤怒而去;今日韓信以楚王之尊,榮歸鄉裏,焉能善罷幹休?我等小命難保了!”南昌亭長心中一想,頓時感覺不妙,暗道:“韓信如今貴為楚王,若然記起舊怨,取我等小命就猶如撚死兩隻螞蟻啊!”於是,夫婦二人終日提心吊膽,畏懼韓信報複,日夜擔心災禍蒞臨,閉門不出。

韓信聽到之後,淡然一笑,命人找來南昌亭長夫婦兩個,賜給他們百錢,對南昌亭長說道:“足下不過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小人罷了,做好事有始無終。當初,寡人寄食足下家中,頗受冷遇;大丈夫恩怨分明,賜你百錢,羞辱你等小人,以儆效尤。”南昌亭長夫婦聽了這話,驚懼不安,連稱死罪!

韓信微笑著起身,上前扶起二人,溫言安慰道:“韓信落魄之時也不曾想到今日的顯貴,何況足下呢?我所以如此,是在告誡足下:世間之事,變幻無常,人生於世,雖貧寒落魄的乞丐亦有尊嚴,誠望足下此後待人厚道,善始善終。”

南昌亭長夫婦見他寬宏大度,竟無責罰之意,不禁感慨流涕道:“自今而後,願做長厚之人。”

韓信聽了,大笑著命人將他們送回了鄉下,先前的怨恨一笑置之,既往不咎。

不久,韓信又召來那位當年使自己遭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少年,任命他為中尉,並對部將們說道:“這位是個壯士。當年他侮辱我之時,我難道不能把他殺了嗎?但殺了他並沒有什麼道理;大丈夫處世,要胸懷大誌,忍受人所不能忍者!所以我忍了下來,這才成就了今日的功業。”

再說洛陽漢宮之中,這時有人嫉恨韓信功高望重,就上奏道:“陛下加封韓信為楚王,裂土封疆,位極人臣,為七大異姓王之首,可以說恩寵無以複加了。然而,楚王韓信卻不思效忠陛下,交結叛臣,積蓄力量,圖謀對抗朝廷;並且,楚王韓信在楚地耀武揚威,趾高氣揚,飛揚跋扈。如此狂妄的逆臣須得早些除掉,以免後患。”

劉邦聽了,輕輕地“哦”了一聲,說道:“韓信貴為楚王,非一般臣僚可比,你可有什麼確鑿的證據指證韓信圖謀對抗朝廷啊?”

那人道:“項羽的部將鍾離昧的家鄉在伊廬,一向和楚王韓信交情很好。項羽死後,鍾離昧就逃亡,投靠了韓信。臣知道陛下攻略天下之時,多曾與鍾離昧對陣,屢屢被他攻擊。因此,怨恨鍾離昧。前些日子,陛下聽說鍾離昧隱匿在楚,就親自下詔給楚國,讓他們緝捕鍾離昧,可是,韓信置之不理,一意庇護鍾離昧。再有就是,韓信剛到楚地,巡視縣邑,出入的時候,都有成隊的士兵防衛。如此張狂,飛揚跋扈,陛下怎能容他囂張?”

劉邦聽罷,笑道:“你對楚王的事情很留意啊!好,好,有前途。朕知道了,此事暫且記下,不必張揚,等到了時候,朕自有主張!”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冬,十月,有人上書給皇帝告發楚王韓信謀反。

漢高祖劉邦於是召集諸將商議,大家都道:“皇上趕快發兵過去,坑殺了韓信這小子吧!”劉邦聽了,心中若有所思,十分忌憚韓信,當下默不做聲。

隨即,劉邦召見陳平,又問陳平的意見,陳平道:“那人上書告韓信謀反,韓信自己知道嗎?”

劉邦道:“他還不知道。”

陳平道:“陛下的精兵和楚國比,哪個較強?”

劉邦黯然道:“韓信是當世戰神,他隨手招募一些烏合之眾也能操練成無堅不摧的精兵,寡人的軍隊絕難超過。”

陳平道:“陛下的諸將當中,帶兵作戰,有能超過韓信的嗎?”

劉邦銳氣全無,低垂下頭去,道:“沒有人及得上他!他是戰神,天下無敵!”

陳平道:“現在陛下的軍隊比不上楚國精銳,而將領的用兵也不如韓信;如果發兵去攻打他,那就是迫使韓信立即謀反啊!我私下為陛下的處境感到危險不安。”

劉邦著急了,矚目陳平,語調懇切地道:“那這事要怎麼辦才好呢?你要想個主意,不管怎樣,朕一定要解決掉韓信!他做楚王,威脅太大了。”

陳平略一沉吟,計上心頭,說道:“既然韓信無法擊破,那就智取吧!”

劉邦聽了,頓時眼前一亮,急切地問道:“怎麼智取呢?”

陳平湊上近前,壓低聲音道:“古時候,天子有巡行天下,會合諸侯,視察他們所鎮守的地方之事。隻要陛下出去,假裝說是巡遊雲夢,在陳會合諸侯。陳在楚的西界,韓信聽說天子因心情愉快而出遊,就必定是全國安穩無事,而他也必然會輕鬆無事地出郊歡迎,拜見陛下;在他晉見的時候,陛下利用機會突然把他捉起來,這是隻要一名力士就可以辦到的事情了。”

劉邦撫掌大笑,連稱妙計,但隨即劉邦轉念一想,心中又覺不妥,剛才歡欣興奮的麵容又沉鬱了下來。

陳平不解,問道:“陛下還有什麼顧慮嗎?”

劉邦道:“想那韓信聰明絕頂,機變百出,人所難測。寡人若是偽遊雲夢,他會猜想不到嗎?若是他知道了,真的舉兵造反,寡人萬難抵擋,這可怎麼是好?”

陳平道:“陛下盡管放心便是,我很了解韓信的為人處事的。臣敢擔保,韓信斷然不會危及陛下的,陛下此去擒他易如反掌!”

劉邦還是放心不下,就道:“既如此,你也隨朕一同前往吧!萬一有個什麼閃失、疏漏,你在朕的旁邊也好有個照應。”

陳平道:“也好!”

於是,劉邦就派遣使者去告知附近諸侯在陳州會合,向諸侯宣稱:“皇上要到南方遊曆雲夢。”

然後,劉邦帶領隨從人等,由侍衛軍隊護駕,在使者出發之後,隨即上路,意在給韓信來個措手不及。

卻說楚王韓信聽了天子即將出巡雲夢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一驚,心中暗道:“皇上為什麼突然要來雲夢巡遊?雲夢在陳,那是楚地的西界啊!既然來此,那肯定就是衝著我韓信來的?莫非小人進讒,皇上偏聽偏信,已然疑心於我,特地來此設計捉我?”內心懷疑,輾轉反側,思緒不寧。

這時,部將李左車、樂說晉見,李左車見他憂慮,就道:“大王所慮,莫非就是皇上要遊曆雲夢,在陳會合諸侯一事嗎?”

韓信點頭道:“正是。寡人總覺得皇上這次突然出巡雲夢,大是蹊蹺!稱帝伊始,諸多國事倥傯未決,皇上便急急忙忙地趕來陳,其意圖顯然是針對寡人了。”略一停頓,又道:“但寡人自問忠心耿耿,素無二心,而且這許多年來,鞍馬勞頓,功勳卓著。即便是皇上誤信了小人的幾句讒言,但寡人總覺得皇上還不至於過河拆橋,加罪於功臣吧?那麼,皇上突然來陳又是所為何來呢?請廣武君為寡人參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