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巧獲大宗軍火,如虎添翼。他用這些截留下來的武器,裝備了7個混成旅,並新建了以張景惠為師長的“暫編第一師”,大大增強了自己的實力。3月14日,張作霖再次派兵入關,在軍糧城設立奉軍總司令部。徐樹錚因獻計截械有功,被任命為副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
1911年10月,北京政府的軍閥部隊與南方的護法軍之間開始了湘南戰爭。11月,在北京政府中,直皖兩係軍閥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直係首領、總統馮國璋免去皖係段祺瑞的總理職務,改任王士珍為國務總理。段祺瑞想“借奉打直”,就在秦皇島劫械的第二天,派心腹徐樹錚從北京專程到奉天,以張作霖升任副總統為條件,拉攏張作霖入關,以武力恢複段祺瑞內閣職務,舉兵討伐南方,借以實現“武力統一”。
1918年3月12日,早有出兵中原野心的張作霖為了支持皖係軍閥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率軍大舉入關,總司令部設在天津附近的軍糧城。他自任總司令,讓徐樹錚做副司令,楊宇霆做參謀長,孫烈臣為二十七師師長兼湘東司令,張景惠為奉軍暫編第一師師長兼湘西司令,丁超為奉軍兵站司令,總兵力共5萬餘人。一切安排就緒之後,張作霖就回到了奉天。
在大軍壓境,咄咄逼人的形勢下,北京政府內閣總理王士珍被迫辭職。馮國璋不得不屈服,再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3月23日段內閣成立後,北京附近的奉軍開始南征,分別進駐湖南、湖北、福建、河南、陝西、河北各剩張作霖之所以南征,並不想參加實戰,而是要從中獲得軍費、武器和增強實力,如此而已。
不料,由於北方南征軍在湖南戰敗而形勢驟變,徐樹錚打算接替曹錕,親任總司令,策劃將奉軍開往第一線決戰。這還不算,徐樹錚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人,他要借機抓自己的槍杆子。他和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楊宇霆商量了一陣,就背著張作霖秘密編練了4個補充旅的新兵,說是用奉軍淘汰的槍械裝備,實際是奉軍武庫中最好的裝備。他把這4個旅放在洛陽和信陽兩地訓練。此外,徐樹錚還以奉軍的名義代領軍費515萬元,奉軍實收隻有180餘萬元,絕大部分用在編練參戰軍和新國會的選舉上。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讓奉軍前敵湘西司令張景惠知道了,他就向沈陽拍密電,要求回奉麵報軍情。張作霖照準之後,張景惠於9月回到了奉天,添枝加葉地報告了徐樹錚要取代奉軍,編練4旅及要讓奉軍參加決戰的緊急情況。張作霖一聽火冒三丈,刻不容緩地向京奉鐵路局要了一列專車,帶著一團衛隊,星夜趕到天津。
徐樹錚和楊宇霆以為張作霖來又是例行公事,待幾天又得回奉天,所以都趕來參見。哪知他們一進門,帶來的幾個馬弁就被張作霖的人給繳械了。
張作霖把眼一瞪:“徐樹錚,楊宇霆,你們還敢來見我!”
“老將,您這是?”徐樹錚、楊宇霆不免惶惑起來。
張作霖先不說4個旅的事,而是說:“小徐呀,我這次來是要查查你的賬。”
“賬?”徐樹錚心裏一驚。
“啊,賬!軍費、軍火賬。”張作霖說的聲音不大,可一字字都像刀子一樣直紮向徐樹錚的心窩。
徐樹錚看了看楊宇霆,見他默不作聲,就壯著膽子說:“怎麼,老將你這是不信任我小徐嗎?我可沒少給你們奉軍賣力呀。”
“你少來這一套。我問你,在洛陽、信陽那4個旅是怎麼回事?說!”
“老將,我們準備訓練好了,再向您報告。”楊宇霆把“報告”兩個字說得很重。
“報告?哼,我要不問,你們一輩子也不他媽會報告。”張作霖又盯了兩人一眼,楊宇霆的腦袋耷拉了下來,徐樹錚的脖子還在梗著。張作霖恨不得一槍把他們斃了,但又覺得不能莽撞,就說:“看在芝老(指的是段祺瑞)的麵子上,我不要你們的命,可你們在奉軍裏頭也就算幹到頭了,從今天起,請另謀高就吧。為了給你們點兒麵子,明天在報上先發個辭呈。”張作霖和徐樹錚的關係從此破裂。
第二天,京津各報上就登出了消息:徐樹錚已辭奉軍副司令職,由孫烈臣繼任;楊宇霆辭去奉軍參謀長職,由秦華升任。
1918年8、9月間,由安福係操縱的國會進行正副總統的選舉。由於直皖兩係軍閥互相爭持,段祺瑞和馮國璋一起下台,北洋文治派的元老、64歲的徐世昌當選為總統;副總統一職由於各方麵的鉗製暫未選出;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這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南北停戰議和呼聲甚高,徐世昌對北軍各前線部隊下達了停戰令。11月,張作霖以抵製蘇俄赤化為名,名正言順地將南征奉軍全部撤回關外,奉軍第一次入關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