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以通過電視網、視頻點播、iTunes下載、DVD(或買或租)和TiVo季節通行證的途徑得到《犯罪現場調查》,然後在等離子屏幕、索尼PSP或其他任何設備上欣賞它。公共廣播節目同樣如此,你可以用多種方法收聽它們,有陸地廣播(實時或延時)、衛星廣播、網絡點播、播客——如果你喜歡,還有e-mail傳送的轉錄文件。要想接觸到最大的潛在市場,多重傳播渠道是唯一的方法。
法則4:一種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
曾有那麼一個時期,買音樂隻有一種途徑:CD唱片(CD單曲的銷量實在太小,大多數藝術家都不屑製作單曲)。
現在想想看網上有多少種選擇:唱片、單首曲目、手機鈴聲、30秒免費樣本、音樂視頻、混音作品、其他某個人的混音樣本、點播、下載等等,而且文件格式和取樣頻率也是多種多樣。
烏瑪爾。哈克把這稱為“微塊化”(microchunking)。漸漸地,分割和混合成了製勝策略:或者把一種內容分割成不同成分(“微塊”),以便所有人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消費它;或者把它與其他內容相混合,創造一種新的內容。報紙被分割成了一篇篇文章,更專項化的網站則會鏈接這些文章,用來自多個源頭的內容創造出一種往往更加主題化的新產品——博客就像DJ一樣,可以把不同的新聞混合成新的信息。
我們已經在細分化的產品和品牌中看到了這種趨勢——我們有十幾種獨特風味的十幾種不同的意大利麵調味汁。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擴展到了一切事物上,既包括視頻遊戲的角色和等級(混合你自己的遊戲),也包括每次隻賣一道菜譜的食譜銷售生意。每一個新組合都會利用不同的傳播網絡,接觸到不同的顧客群。一種產品適合一種人,多種產品才適合多種人。
法則5:一種價格並不適合所有人。
最容易理解的微觀經濟學原理之一就是價格彈性的力量。不同的人可能願意接受不同的價格,原因多種多樣,可能與他們的收入有關,也可能與他們的時間有關。但正如單一版本的產品往往能在傳統市場上找到位置一樣,單一價格也常常能找到位置,至少同一時間的單一價格能被人接受。但在一個空間無限的豐饒市場上,可變價格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工具,有助於產品價值和市場規模的最大化。
比如,eBay的交易有拍賣(價格一般較低,但麻煩更多,不確定性更大)和“現在就買”(價格較高)兩種形式。就連為簡化流程而堅持每曲0.99美元的iTunes也有變通餘地,如果你購買的是某個專輯中的曲目,iTunes會給你更低的價格。Rhapsody甚至更加靈活,它已經嚐試過0.79~0.49美元不等的曲目價格,而且它發現,把價格削減一半大約能讓銷量翻上兩倍。
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任何產品,隻要邊際生產和銷售成本接近於零,可變價格就是自然而然的模式。最流行的產品可以賣更高的價格,不太流行的產品可以賣低價。為什麼現在市場並非如此?因為唱片公司通常會索要每曲0.70美元左右的固定批發價,主要是為了避免與CD產生“渠道衝突”,因為CD仍然是音樂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早晚有一天,唱片公司會醒悟,定價策略將變得更加靈活,允許零售商們用更低的價格把消費者引入長尾中。
第六章長尾法則(3)
擺脫控製法則6:分享信息這一邊,看起來大同小異的產品堆滿貨架,讓你無所適從;另一邊,“按暢銷度排名”的功能簡明清晰,讓你舒適無比。兩者的區別在哪裏?在於信息。在前一個例子中,商家知道什麼產品最暢銷,隻是沒有告訴它的顧客。在後一個例子中,顧客得到了這個信息。“按價格排名”、“按評論排名”、“按生產商分類”等等也是同樣。這些數據已經存在了,問題隻是怎樣與顧客分享它們。更多的信息是好事,但前提是,信息提供方式必須有助於顧客的選擇,而不是把選擇過程弄得更加混亂。
同樣,如果能轉化成推薦信息,有關消費方式的信息可以成為強大的營銷工具。從用戶評論到詳細規格,產品的翔實信息可以回答消費者的問題,避免他們在疑慮之下放棄一次消費。解釋清楚推薦信息的來源能讓係統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係統。透明度可以建立信任,而且毫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