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第四十一章(2 / 3)

鎖匠配好一枚鑰匙,用銼刀打磨著毛邊。

阿成從弄堂出來,朝鎖匠掃了一眼,站路邊稍作躊躇,上街走去。

鎖匠放下工具、鑰匙,留意阿成上了街,看手表接近下班時間,點支香煙瞅瞅街上。

醫院大門外

下班時間,王宏文駕車已等在這裏,目注醫院心神焦慮。一會兒,邱吉萍挎著包從醫院出來,拉開車門上來,神色頹喪。

王宏文察言觀色問一聲:“怎麼樣,醫院裏、公安局有什麼動靜?”

邱吉萍歎聲氣:“公安局倒是沒了動靜,醫院裏仍是讓我停職反省,這啥時候是個頭!”

王宏文:“眼下是要沉住氣,和公安局耗時間,他們抓不到證據,遲早是要撤案。”

邱吉萍:“公安局可不比支邊的,和他們耗時間,不定哪一天就栽進去了。想象不到,他們更具耐心,不是搜腸刮肚,查個水落石出,恐怕是不會輕易地撤案的。”

王宏文淡淡一笑:“你看著辦,要是實在撐不下去,就到公安局投案自首,反正都是死,我豁出去了。”話落驅車離開。

弄堂口

鎖匠收起攤位,推起三輪車剛上馬路,王宏文駕車而來,刹車不及,撞在鎖匠的前輪上。

王宏文忙下車說:“師傅,要不要緊?”

鎖匠倒受寵若驚,瞅瞅車裏板著麵孔的邱吉萍,說著“沒事、沒事,都怪我、都怪我”推車靠邊。

王宏文鬆口氣說:“還好,我減了速,不然可就慘了。”

鎖匠又瞅瞅車裏說:“不怪你、不怪你,都怪我大意。”

“沒事就好,以後可要當心。”王宏文話落上車,按聲喇叭驅車進弄堂。

鎖匠顯得賞心樂事,看麵包車進了弄堂,騎上三輪車沿街消失。

飯店裏

晚飯時間。阿成和鎖匠又坐一張餐桌,一個是蛋炒飯、一杯水,一個是花生米、豬頭肉和半瓶酒,倆人吃著相互留意,時不時暗自眉來眼去。

家裏

客廳裏。晚上,阿成仍在街上,客廳裏亮著燈,顯得空蕩而寂靜。

樓上房間內。此時,邱莉群坐在沙發上,一會兒,邱吉萍推門進來,拿著一盒藥片。

邱吉萍仍是沒精打采,把藥放茶幾上,眉頭低著說:“媽,您要的藥,記著,一次一片,安眠藥不能過量。”話落欲出去,被母親叫住。

“吉萍,把門關上,媽有話對你講。”邱莉群顯得心平氣和,對女兒抱著幻想。

邱吉萍稍作遲疑關上門,回頭仍垂著眉說:“媽,什麼事?”

邱莉群挪挪身子說:“你過來坐下,媽對你慢慢的講。”

邱吉萍又稍作遲疑,心裏琢磨著坐母親身邊,默不作聲。

邱莉群對女兒瞅上一眼,心懷體恤,說:“吉萍,你最近很不開心,除了阿征的事,估計是工作上也遇到了麻煩,讓你為難。有道是,風欲來這隨風去,雨欲來這順水流,凡事要順其自然,想得開、看得遠,知道犯了錯,早點回頭還為時不晚。”

邱吉萍心裏揣測,保持沉默。

邱莉群語重心長接著說:“媽最近想了許多,從你來到這個世上,到你長大成人;從你工作到嫁了人,也做了母親,翻來覆去想的都是你。你很幸運,生你那天是拂曉,天一亮,上海就解放了,沒過上一天苦日子。尤其幸運的是,你和媽都遇上了好人家,也就是你阿爸,是他救了咱們兩條命,也就是那時,像是上帝作了安排,媽的心又死灰複燃,決定活下來,把你養大成人。你兩歲的時候,帶你走進這個家門。”

邱吉萍惴惴不安,抬抬眼皮說:“已經過去了,說這些幹啥!”

邱莉群心平氣和,接著說:“記得生你那天,上海快要解放,到處都在打槍,媽懷著你走投無路,躲進一家沒了門窗的鋪子。到要臨產,媽肚子疼得厲害,又哭又喊,不見有人來救咱們,就在絕望的時候,是你養父路過那裏巡邏,把咱們送進了醫院。記得是他們三個人,撿到一輛黃魚車,車被打壞,剩下一隻輪子,我被放到車上,他們把車子抬起來,很快就到了醫院。過了兩天,你的養父帶著兩個兵,到醫院找到咱們,看是不是活了下來,我說,我們母女是你們就下來的,就給孩子起個名吧,你的養父說,上海解放了,你們母女是大難不死,趕上了好時運,孩子的名字就叫吉萍吧,意思是逢凶化吉,母子平安,媽很滿意。後來得知,他早年喪妻,有個兒子養的在鄉下,媽決定投桃報李,帶著你來到這個家,以報答他的救命之恩。這麼多年,他不曾虧待過你,從上學到工作,到你嫁人,哪一樣沒少操心。若不是他想辦法,托關係,讓你當上護士,你也一樣去支邊,下苦力。看看冤家,想想你自己,若是支了邊,如今會是啥樣子?至於你和宏文搬過來住,他不同意,心裏一直憋著氣,才到後來要趕你們搬走。想一想,換了別人也會這麼做,閨女嫁了出去,是不好再住回娘家的,弄堂裏要說閑話。加上年紀一大,心裏頭承受不了太多的壓力,更又何況,他兒子在新疆,十幾歲去支邊,上次回來,因為工作沒能頂上,父子倆吵了一架。家裏這麼大房子,兒子回不來,換了誰,做父親的都會牽腸掛肚,他覺得對不住他兒子,虧欠的太多,甚至於無法彌補。你和宏文住在這個理,這畢竟是他們俞家,在他看來,兒子回不來,屋裏卻住著兩個外人,實在是讓他難以忍受。媽真是糊塗,忘了是怎麼活到了今天,若不是你的養父,咱們母女早就死在了大街上。媽真是糊塗,隻顧及你和宏文無處安身,卻不在乎你的養父,硬作主張讓你搬回來住,才造成今天這種局麵,都是媽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