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殺劉如意

左右監管戚夫人的呂太後心腹聽了,忙報知呂太後。呂太後發狠道:“這個賤人,還想倚靠你兒子來救你!做夢吧!”當即就命使者速往趙國,召趙王劉如意入朝。

誰知使者一次往返,趙王劉如意不至,二次往返,趙王劉如意仍然不至。呂太後怒氣成火,直竄三丈高,正要提兵遣將捉拿趙王劉如意,一個心腹內監奏道:“趙王不肯應召入朝,全是趙相周昌作梗。周昌曾對朝使說:‘先帝囑臣保全趙王,現聞太後召王入朝,明明是不懷好意,臣故不敢送王入都。’”

呂太後聽了這話,不由得猶豫起來,回想起初聽見劉邦一次次提出廢立太子問題,呂後急得三魂失掉了兩魂,可金鑾殿之上,自己又不便奔出去力爭。正在無可奈何的當口,幸而守法遵禮的周昌極力保全,當時呂後感激萬分,曾在退朝時不顧皇後之尊,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向周昌表示感謝。並且還是長跪不起,請教如何能長久保全太子之計,不然躲過這一時也是枉然。現在的呂後雖然再也不會向他下跪感謝了,但也不得不略為顧全,於是她便想出了一個調虎離山之計:召周昌入都。

周昌接到詔書,哪裏敢不遵。於是呂太後先把周昌軟禁起來,然後再召趙王劉如意入謁。趙王劉如意本來仍是拒絕奉召的,因為周昌走前已再三囑咐明白了他這一點,且還做好了安排,以防來使在此地就對趙王劉如意下手。來使無法,就謊稱萬縷青絲已全被撥光、整天重勞繁務的戚夫人現在正苦等他前去相救,於是趙王劉如意哭泣著跟隨來使,走上了一條無歸之路。

仁厚的惠帝與他的親生母親為人大不相同,見戚夫人受罪司舂,曾幾次哭諫,無奈呂太後不準,隻得空替戚夫人嗟歎。現在一見呂太後召趙王劉如意入都,知道不懷好意,於是親自到灞上將劉如意接到宮裏,每天與劉如意同寢同食,寸步不離,使呂後無從下手。轉眼過去了好幾個月,已是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旬。惠帝見呂太後已不甚在意趙王劉如意,就以為他母親已打消了惡念毒意。有一天,天剛蒙蒙亮,惠帝就起床去打獵。

秦漢時長安城外就是皇家的上林苑,皇帝時常去打獵遊玩。因見時辰尚早,天氣又寒,且年不過十二歲的劉如意還酣睡的夢中,便不忍心叫醒他,就自己出官去了。待到打獵回來,他心中惦記劉如意,尚未去見呂太後,就先回到寢宮。一看劉如意仍蒙頭高臥,這才放了心,非但自己不去喚他,且讓侍從也不許驚動。直至午膳都開過了,還不見弟弟醒來,一種強烈的不詳感覺讓惠帝輕輕揭開了錦被,頓時他就傷心得暈倒在地。原來趙王如意,何嚐如意人生,時年不過十二歲的他早已七竅流紅,死去多時,屍體都僵硬了。

惠帝明知是呂太後下的毒手,除了大哭數場,吩咐用王禮殮葬劉如意;後來查得幫助太後害死趙王劉如意的宮奴,瞞了太後,將那個官奴暗暗處死;惠帝再就無可奈何了,做兒子的不能罪及母親,隻好付諸一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