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性篇 心態性情(2 / 3)

其實故事猶如一麵鏡子,可以讓我們照見彼此的思想。隻有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光明正大,才能仰俯不愧天地,才不怕任何邪門歪道的侵犯和乘虛而入。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做一個聖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軌。”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如果達到爐火純青的最高境界時,其實和普通人沒有什麼特殊的區別,隻是使自己的精神回歸到純真樸實的本性罷了。

光明磊落的人,會從容悠閑,心地平和地對待一切事物和一切人。寧靜致遠,坦蕩明心,他必定會在生命的航行中乘風破浪,在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八麵來風、遊刃有餘。

快樂在於心態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譯文

孔子說:“學之後,時時去溫習它,不也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者從遠處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我卻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事,都不是能直接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但如果僅僅因為沒有能令你欣喜若狂的事情發生,就抱著一種不快樂、不開心的態度生活,那隻能說你做人太悲觀了。

樂觀主義者看世界,是由無數道門組成的;悲觀主義者看世界,是由無數道牆組成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同樣都是蒼茫百年,為什麼不快樂地生活呢?我們要過的,是“尋找快樂,享受快樂”的生活。其實,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的心態。所以說,“心態決定人生”。

孔子心態快樂,他能從簡單的學習中尋找快樂、享受快樂,能從各個方麵來尋找快樂、享受快樂。心態快樂,人生自然快樂。

清人金聖歎能從平淡生活中找出那麼多“不亦快哉”的樂事,也是因心態快樂。比如:還債畢,不亦快哉!推紙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上街見兩個酸秀才爭吵,讓人煩惱,這時來一壯夫,振威一喝,爭吵立解——不亦快哉!

生活中有快樂,那我們就享受快樂;生活中沒有快樂,那我們就尋找快樂。

曾有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

一個窮人在河邊釣魚。這時,過來一位富人,對他說:“你為什麼不去做點兒更有意義的事呢?”

窮人問:“做什麼事?”

富人說:“比如去設法貸款買條漁船,出海捕魚……”

“那又怎麼樣呢?”

“你就可以賺到錢,還清貸款,還能買一條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魚……”

“那又能怎樣呢?”

“你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取得更大的成功,你就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了。”

“做什麼事呢?”窮人問。

“比如,你就可以悠閑地到河邊釣魚,享受人生的樂趣。”

窮人說:“那我現在在做什麼呢?不是正在釣魚嗎?”

我們並不是不希望大家為了自己心中那個遠大而宏偉的目標去奮鬥、去拚搏,我們隻是希望大家抱著樂觀的生活態度,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尋找到快樂、認識到快樂,從而享受到快樂。其實,隻要敞開你的心扉,快樂就在你眼前。

有一個國王,常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為將來的前途而擔憂,整日鬱鬱寡歡。於是,他派大臣四處尋找一個快樂的人,並想辦法把這個快樂的人帶回王宮。這位大臣四處尋找了好幾年。有一天,他走進一個貧窮的村落時,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尋著歌聲,他找到了正在田間犁地的農夫。大臣問農夫:“你快樂嗎?”

農夫回答:“我沒有一天不快樂。”

大臣喜出望外,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農夫。農夫不禁大笑起來:“我曾因為沒有鞋子而沮喪,直到我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為低工資而懊惱、憂鬱,猛然發現鄰居大嫂已經下崗失業,馬上又慶幸自己還有一份工作可以做。雖然工資低一些,但起碼沒有下崗失業,於是,心情轉眼就好了起來。

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快樂就是如此簡單。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如果我們有著淒慘的思想,我們就會淒慘。每個人都有可能承受別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可天下釋解壓力的靈丹妙藥並不特別為那些不尋常的人生產,恰恰就在常人那裏:快樂一把,及時調整心態。

盡人事,聽天命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論語·子罕》

○譯文

孔子說:“穀物長了苗而不吐穗,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也是有的!”

有一個成語叫“華而不實”,本意是說隻開花不結果實,後來用來比喻虛有其表。華同“花”。這個成語是由孔子的“秀而不實”演變而來的。秀,就是吐穗揚花。

孔子滿腹道德學問,一腔熱血忠心,生平卻是一直鬱鬱不得誌。走上層路線,很少有人欣賞他,甚至有些握權者欲除之而後快,連販夫走卒、農民柴夫都看不起他,對他冷嘲熱諷。最困難的時候,差點兒被餓死。“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跟隨他的眾多弟子,少有品性優良得他誇讚能有善終的。那些得誌一時的往往違背他的“仁”道大義,為他所不喜。

人們常說,生命是一個過程,生活是一個經曆。你“盡”了“人事”,作出了你的努力,那你的這個過程、這個經曆就是無悔的。至於努力的結果是否成功,就不妨看淡一點,不必耿耿於懷。 “盡人事”是積極的人生,“聽天命”是一顆平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