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弟弟的下落(1 / 2)

兩人這一行走了一千多裏,一直到濟南府——譚能武的家鄉。譚家在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譚能文現下繼承家業,管著家中商鋪。

老譚家這一支隻有譚能武、譚能文兄弟二人,其他親戚都隔得太遠,並不親厚。譚家老大一心向武,並未娶妻生子。老二譚能文倒是娶了妻,隻不過夫人早亡,膝下隻餘一個幼女,喚作譚鈴音,今年才十歲不到。他後來又納了兩房妾,均未生下孩子。

譚能文覺得大概是命中注定,譚氏這一支怕是要絕後了。

沒有兒子,譚能文隻好把女兒當兒子養,聊勝於無。因此自小不隻教她琴棋書畫,也教些經史子集,還有經商算賬的本事,以期她以後可以招個女婿,撐起譚家。

當然了,女兒終究不是帶把兒的。

現在,大哥送來了一個帶把兒的。

譚能文很喜歡他大哥撿回來的這個孩子,雖然是個啞巴,但是很乖巧懂事。他仔細考了這個孩子,發現小孩兒很聰明,當下便認了這個孩子為義子。

有這樣一個義子盡孝,譚能文也可以安慰自己馬馬虎虎算是兒女雙全了。

譚鈴音自小被充作男兒養,性格大方爽快,又是個自來熟,才一天就跟這弟弟混熟了。她見弟弟眉目清朗,眼似辰星,因此便幫他取了個名字:譚清辰。

一家人都誇譚鈴音有品位,譚清辰也笑著接受了新名字。

譚能文好奇清辰的身世,問譚能武,可是譚能武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說清辰是被仇家追殺,剩下一口氣的時候被他撿到了。譚能文一時有些擔心惹上禍事,可又舍不得把這樣好的一個孩子送走。這樣過了些日子,不見有人找上門來,他便踏踏實實地養著這個義子了。

興許是譚清辰身上帶著福氣。他來到譚家的第二年,譚能文的一房小妾便有了身孕,懷胎十月生了個大胖小子。譚能文笑得合不攏嘴,等兒子的周歲宴過後,就給小妾扶了正。

這下,老譚家也是真真正正有香火了。

小妾母憑子貴,當了正房,漸漸地腰杆子硬起來,心思也活絡起來。在她看來,老譚家的家產,除了一部分留給譚鈴音做嫁妝,剩下的自然都該是自己的寶貝兒子繼承。可是除了這一雙兒女,還有一個人姓譚——譚清辰。

這譚清辰不是老爺親生的,但他偏偏也姓了譚,雖說是義子,從前老爺待他跟親生的也沒兩樣。就連譚鈴音,也與譚清辰十分親厚。因此譚清辰的存在,很難說不是對她兒子家產的一種威脅。當然了,譚清辰再會賣乖討巧,也拚不過嫡子,以後分家產時自然該小兒子拿大頭,可萬一老爺動了惻隱之心,多分給譚清辰一些,那對他們母子來說也是莫大的損失。

有了這個想法,譚清辰漸漸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她一開始隻是刺一刺,說些個指桑罵槐的話,漸漸地收不住,想要背地裏把譚清辰拾掇了。隻可惜她心思夠毒,但腦子跟不上趟,每每都被譚清辰化解掉。

兩人這一行走了一千多裏,一直到濟南府——譚能武的家鄉。譚家在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譚能文現下繼承家業,管著家中商鋪。

老譚家這一支隻有譚能武、譚能文兄弟二人,其他親戚都隔得太遠,並不親厚。譚家老大一心向武,並未娶妻生子。老二譚能文倒是娶了妻,隻不過夫人早亡,膝下隻餘一個幼女,喚作譚鈴音,今年才十歲不到。他後來又納了兩房妾,均未生下孩子。

譚能文覺得大概是命中注定,譚氏這一支怕是要絕後了。

沒有兒子,譚能文隻好把女兒當兒子養,聊勝於無。因此自小不隻教她琴棋書畫,也教些經史子集,還有經商算賬的本事,以期她以後可以招個女婿,撐起譚家。

當然了,女兒終究不是帶把兒的。

現在,大哥送來了一個帶把兒的。

譚能文很喜歡他大哥撿回來的這個孩子,雖然是個啞巴,但是很乖巧懂事。他仔細考了這個孩子,發現小孩兒很聰明,當下便認了這個孩子為義子。

有這樣一個義子盡孝,譚能文也可以安慰自己馬馬虎虎算是兒女雙全了。

譚鈴音自小被充作男兒養,性格大方爽快,又是個自來熟,才一天就跟這弟弟混熟了。她見弟弟眉目清朗,眼似辰星,因此便幫他取了個名字:譚清辰。

一家人都誇譚鈴音有品位,譚清辰也笑著接受了新名字。

譚能文好奇清辰的身世,問譚能武,可是譚能武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說清辰是被仇家追殺,剩下一口氣的時候被他撿到了。譚能文一時有些擔心惹上禍事,可又舍不得把這樣好的一個孩子送走。這樣過了些日子,不見有人找上門來,他便踏踏實實地養著這個義子了。

興許是譚清辰身上帶著福氣。他來到譚家的第二年,譚能文的一房小妾便有了身孕,懷胎十月生了個大胖小子。譚能文笑得合不攏嘴,等兒子的周歲宴過後,就給小妾扶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