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1 為何拒絕很難——說“不”與說“是”的心理影響(1 / 3)

當然,麵子不能不要,一個一點兒麵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複存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搞清怎樣做才算不丟麵子。什麼樣的麵子可以丟,什麼樣的麵子應當保?具體說來,出於虛榮的麵子應當丟,有關人格的麵子需要保,不保何以處世?而保的辦法就是實事求是。事實俱在,曲直分明,麵子不保亦在;嘩眾取寵,裝腔作勢,麵子雖保亦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拒絕別人,是為了自己的麵子。還有很多人接受別人的請托,是為了顧及對方的麵子。眾所周知,被拒絕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是沒什麼麵子的事情,尤其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絕,即使周遭的人沒有覺得不妥,可是當事人卻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顏麵掃地。輕者會生拒絕他的人的氣,重者兩人感情完全破裂也不無可能。所以,不少“好好先生”們為了顧及對方的情緒,維持雙方友善的關係,放棄了說“不”的權利。


“酒肉朋友”缺少說“不”的勇氣

常聽別人提起這樣的事情:原本打算說“不”卻被對方邀請吃飯,“我們找個飯店,邊吃邊慢慢談吧!”結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而怏怏不樂歸來。

這啟示我們,在了解對方意圖的前提下,想拒絕對方,就必須嚴格禁止自己與對方一起吃喝。因為一旦成為“酒肉朋友”,人們就會產生難以說“不”的心理,從而喪失拒絕對方的勇氣。

我國廚師界有個非常偉大的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宰相,他不僅幫助湯王推翻暴虐無道的夏桀,還輔佐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餘年,功勳彪炳。伊尹享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他葬在商湯陵寢之旁,以表彰他對商朝的貢獻,甲骨文中記載商朝還有祭祀伊尹的儀式。

伊尹出生時遭遇洪水,獲救後被莘國國王的廚師收養。伊尹在禦廚的撫養下長大,學得一手烹調的好絕技;同時他天資聰穎,又用功讀書,學問淵博,懂得治國的道理。後來莘國的公主嫁給湯王,伊尹作為陪嫁的仆臣同去。

伊尹重複向湯王陳情了七十次,每次都被拒絕。苦悶之際,擅長烹飪的伊尹突然心生一計,應聘湯王的禦廚,為湯王準備早、午、晚餐,曆經周折之後,終於和湯王有了“交情”。湯王由於吃了伊尹做的飯菜,故難以對伊尹說“不”了。

伊尹指出,治國的道理與烹飪的道理是相通的,都統合於“道”,能通曉“道”就能掌握好萬事萬物。他以調和五味作比喻,向湯王說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深得湯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宰相。他說:“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適中;治國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隻有弄清主次先後順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夠政通人和,國家才能治理好。”

當然,麵子不能不要,一個一點兒麵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複存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搞清怎樣做才算不丟麵子。什麼樣的麵子可以丟,什麼樣的麵子應當保?具體說來,出於虛榮的麵子應當丟,有關人格的麵子需要保,不保何以處世?而保的辦法就是實事求是。事實俱在,曲直分明,麵子不保亦在;嘩眾取寵,裝腔作勢,麵子雖保亦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拒絕別人,是為了自己的麵子。還有很多人接受別人的請托,是為了顧及對方的麵子。眾所周知,被拒絕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是沒什麼麵子的事情,尤其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絕,即使周遭的人沒有覺得不妥,可是當事人卻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顏麵掃地。輕者會生拒絕他的人的氣,重者兩人感情完全破裂也不無可能。所以,不少“好好先生”們為了顧及對方的情緒,維持雙方友善的關係,放棄了說“不”的權利。


“酒肉朋友”缺少說“不”的勇氣

常聽別人提起這樣的事情:原本打算說“不”卻被對方邀請吃飯,“我們找個飯店,邊吃邊慢慢談吧!”結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而怏怏不樂歸來。

這啟示我們,在了解對方意圖的前提下,想拒絕對方,就必須嚴格禁止自己與對方一起吃喝。因為一旦成為“酒肉朋友”,人們就會產生難以說“不”的心理,從而喪失拒絕對方的勇氣。

我國廚師界有個非常偉大的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宰相,他不僅幫助湯王推翻暴虐無道的夏桀,還輔佐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餘年,功勳彪炳。伊尹享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他葬在商湯陵寢之旁,以表彰他對商朝的貢獻,甲骨文中記載商朝還有祭祀伊尹的儀式。

伊尹出生時遭遇洪水,獲救後被莘國國王的廚師收養。伊尹在禦廚的撫養下長大,學得一手烹調的好絕技;同時他天資聰穎,又用功讀書,學問淵博,懂得治國的道理。後來莘國的公主嫁給湯王,伊尹作為陪嫁的仆臣同去。

伊尹重複向湯王陳情了七十次,每次都被拒絕。苦悶之際,擅長烹飪的伊尹突然心生一計,應聘湯王的禦廚,為湯王準備早、午、晚餐,曆經周折之後,終於和湯王有了“交情”。湯王由於吃了伊尹做的飯菜,故難以對伊尹說“不”了。

伊尹指出,治國的道理與烹飪的道理是相通的,都統合於“道”,能通曉“道”就能掌握好萬事萬物。他以調和五味作比喻,向湯王說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深得湯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宰相。他說:“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適中;治國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隻有弄清主次先後順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夠政通人和,國家才能治理好。”

伊尹又講到各地方的美食,然後跟商湯說:“你要吃到這些美食,就要有良馬;要成為天子,就要實行仁政,讓你的百姓生活過得好、能夠信任你。”在看到夏朝氣數已盡,就用“割烹”作比喻向湯王建議“討伐夏桀、拯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