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補充引渡法
這種方法表麵上為對方的談話作補充說明,實際上暗度陳倉、轉換話題。
小王說:“博覽會上羊毛衫的款式真多……”如果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羊毛衫的款式,而你又不感興趣,那麼,不妨抓住他說話的間隙,插上一句:“我昨天也去看了,不是還有各種名牌冰箱嗎?”這樣,就能把話題引到“冰箱”上去。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一講到興頭上,往往收不住,給“補充引渡”帶來困難。這時,你就要針對他的特點,用他同樣感興趣,甚至更加感興趣的話題去“誘惑”他。一般來說,他會不經意間轉換話題的。
6.追問轉移法
對對方的回答不斷地追問,也能達到轉換話題的目的。
有人總是抱怨自己不被領導賞識,是個人才但是缺乏機遇,聽到的次數多了,難免使人厭煩。特別是有的人還很不“識相”,不管人家愛聽不愛聽,依然喋喋不休。這時,你不妨趁機追問:“你認為一個人成才需要哪些條件?成才既然需要主客觀條件,那麼主觀因素與客觀條件相比,哪一個更重要呢?”“客觀條件很差,由於主觀努力而終於成才的,這一類例子你多少了解一些吧?”利用一次或多少連續追問使他逐漸偏離原來的話題。
7.另起爐灶法
另起爐灶法簡潔明快,往往用明白的語言刹住對方的談鋒,迫使話題轉換。這種方法雖然直截了當,但也要顧全對方的麵子,尤其是在對方談興正濃的時候。你可以對隻顧自己口若懸河的人說:“這件事咱們有機會再談吧,我先告訴你一件事……”;也可以在聽到不願聽下去的話題時說:“我們不談這個,談談……好嗎?”既注意到了禮貌,又達到了轉換話題的目的。
8.裝瘋賣傻法
對方說西,你就說東;對方說人,你就說事;對方談工作,你就談家事,裝作沒有領會對方的談話意圖,來個雲山霧罩,猶抱琵琶半遮麵。讓自己瘋傻,讓對方無奈。
徐霜和趙兵是大學同學。很巧的是,他們畢業後又同時考入了一家事業單位。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他們在一起工作3年了。趙兵一直暗戀徐霜,想趁著七夕情人節向徐霜表達愛慕之情。徐霜對此雖然心知肚明,但卻不想將友情朝著愛情方麵發展,她認為還是保持一種淡淡的友誼比較好。於是,就出現了下麵的對話。
趙兵:我想問問你,你是不是喜歡……徐霜:我喜歡你給我借的那本公關書,我都看了兩遍了。
趙兵:你看不出來我喜歡……
徐霜:我知道你也喜歡公共關係學,以後咱們一起交換學習心得吧?
趙兵:你有沒有……
徐霜:有哇!互相切磋,向你學習,我早就有這個想法。
趙兵:……
徐霜3次都把趙兵的話斷答,使得趙兵明白了她的想法,於是,不再問了。這比讓他直率問出來,徐霜當麵予以拒絕,效果當然要好很多。
當然,運用這種方法說“不”:一要看準時機;二要靈活打斷;三要主動出擊。此外,還需要做到正確的斷答,才思敏捷,口語技巧嫻熟。這是因為,首先,斷答前要摸準對方的心理,“你一張口我就知道你要問什麼”“未聞全言而盡知其意”,這與“錯答”比起來,要求會更高。其次,要能搶得自然而恰當,比如從“喜歡”(人)而引論到“喜歡”(書),能瞞過在場的其他聽話人。最後,斷答往往需要幾個回合才奏效,因為搶一兩次,對方可能還不能領悟到答話者的真正意思,或者略略知道而不甘心,繼續發問,這就要求“連搶”多次,才能不漏破綻,達到目的。所以說難度大,技巧性強,但如果運用的得當,效果也會很好。
故意轉換話題還有一種情況,在兩人的交談中涉及第三人的名譽或利益,這時更要當機立斷,改變話題。如當有人在會話中損害了某個人的名譽時,你就要以堅定的語氣說:“我對他(她)的印象很好,還是讓我們談談其他事吧。”或者,當有人誹謗一位雙方都很熟悉的朋友時,你可以用吃驚的語氣說:“是嘛,可是他對你評價非常高,常常講你的好。”這種明顯的轉換話題往往能夠馬上製止閑言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