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責任對未成年人進行法製教育嗎?(1 / 1)

父母有責任對未成年人進行法製教育嗎?

小龐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的爸爸很愛占小便宜。小龐每次幫爸爸去買東西的時候,爸爸都會告訴他讓他問店員多要些東西。有一次,小龐悄悄地從商店裏偷了支筆出來。他的爸爸非但沒有批評小龐,還叮囑小龐以後要注意“拿”的時候別被別人看到。小龐的爸爸這樣做對嗎?父母有責任對未成年人進行法製教育嗎?

未成年人是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在對未成年人的法製教育方麵,一些家長存在著錯誤的觀念。有的家長對子女的不良行為縱容姑息,在子女違法犯罪後包庇袒護;有的家長甚至還教唆子女違法犯罪。缺乏家庭教育而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例子不在少數,父母應該重視對未成年子女的法製教育。

根據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製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製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家庭的環境和父母的品行,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未成年人生活在一起,照料他們的衣食住行,而未成年人對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著很大的依賴性,這樣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便於了解他們的行為情況,便於掌握他們的心理和要求,有利於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因此,我國法律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負有直接責任。

本案中,小龐爸爸的做法是錯誤的,父母有責任對未成年人進行法製家庭教育。對於小龐的偷筆行為,小龐的爸爸應該予以製止並進行相關的法製教育。

法條鏈接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製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