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層樓的負擔(1 / 1)

更上層樓的負擔

可是話說回來,再進一步的新文藝運動是必須的嗎?我倒認為是極須的,不過,不能弄錯方向就是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溫故知新”,如何整理五千年文化的遺產,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英而融會貫通,並發揚光大。隻以文學來說,我們到目前為止,就沒有辦法創作一種文體,足以概括古今而永垂式範的。老實說,所有專心一致搞新文藝運動的,大體上都和我們一樣,不是博古通今之士,甚之,連傳統文化遺產的邊緣都還未摸著。隻知隨著時代的潮流,漂流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文化邊緣,如“海上仙山,可望而不可即”而已。再新的新文藝,必須是真正切合中國文化的新文藝,那恐怕不是目前所搞的新文藝運動所能負的艱巨大任。

當我在說這些觀點的時候,恰好看到十月一日《聯合報》第三版上登載了一篇專訪,報道國內數學界的學者專家們,正發起一項“科學中文化”的運動,他們已開始用中文寫數學的教科書,期以十年有成,達到“科學在中國文化中生根”的目的。看了以後,情不自禁地對他們肅然起敬。這一作為,才真是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重要工作。我們鬧了幾十年的“科學”,到今天才開始中文化,比起日本雖然已遲了幾十年,但到底是我們學術教育界的一大覺醒。迎頭趕上,也許勝過別人。但我希望其他如醫學、天文、物理等學科,應該也會如“風行草偃”,慢慢地跟蹤而起。可是其中最困難的前奏,恐怕還是再新的新文藝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