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惡說(1 / 1)

荀子的性惡說

到了論爭末期,荀子直截了當地提出性惡的論據,恰恰與孟子的觀念,成為強烈的對照;但要注意孟子與荀子,都是曆來公認為戰國時代的大儒,隻是儒家的分號,並非別處的雜貨店。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嚷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根據荀子這一節理論,它與西方文化中的唯物思想、經驗學派、機械論者似乎都有相同的觀點。但在此,隻是指荀子對於性惡說這一觀念而言,並非以偏概全,認為荀子的整體思想,都是如此。如要研究荀子通盤思想與學術,必須熟讀《荀子》全書方可,切勿因噎廢食,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