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後佛學與儒道的互注(1 / 1)

隋唐以後佛學與儒道的互注

中國文化思想因為隋唐之際,有了大小乘佛學思想的加入,於是魏晉以來《易經》、《老子》、《莊子》的三玄之學,更加發揮它精義的深度。唐、宋以後《易經》的理、象、數之學所突出的“太極”涵三、陰陽互變的哲理,也由此而充盈。至於曾子所著《大學》的明德致用,子思所著《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等觀念,也由此而益增光彩。因此宋儒襲取佛道兩家的思想,而代之以儒學為中心,存“天理”去“人欲”的修養方法,也由此創格。而我們也由此得以了解孔、孟之說,認清曆來諸儒對於先後天的“人性”與“人欲”之間的界限,而了解原來頗多混淆之處,以及並未劃清界說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