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不是真的不想,而是因為心存恐懼。行為相對思想,會滯後更會自欺欺人。事實是,當領完畢業證書後我的同學們去上班而我還在到處接活兒時,無論我是否承認,都已經對人生做出了選擇。
但人生選擇這類大事,往往需要最後一根稻草。它壓垮你,你才會真正去想努力朝一個方向站起來。
研三畢業,搬離宿舍,我正在為辦公場所發愁時,有個一直在幫我開發票走賬的公司剛租了新辦公室。辦公室有三層,第三層有一半空間閑置,公司老板盛情邀約我們入駐,表示房租以他公司的日常平麵設計需求置換就好。我高高興興入駐,掛上了Motionpost招牌,又招聘了幾個設計師,如火如荼地開工。
現在看,小設計公司接活做活,通宵達旦,上一單與下一單之間充滿投機性,產品以客戶主觀意誌為標準,生產方式毫無規律,出賣單位時間勞動力在慢車道發展,不存在冪次法則的突破口,其實談不上是真正的創業,充其量隻能算作有雇傭關係的自由職業者或者手藝人或者包工頭。但當時的我可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我不仰仗依賴任何大機構大平台,我靠才華和技能吃飯,朝不保夕,從不知道下一單在哪裏,然而我活著!我簡直太酷了!這不是創業是什麼呢?
我當時還犯了一個致命的認知錯誤,直接導致了最後一根稻草的到來。這錯誤就是:由於使用免費辦公室,我錯誤計算了運營成本和收入的比例,認為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做得還不錯。
在進駐到三層辦公區半年之後某天,公司老板突然麵無表情地對我說:“發票也一直幫你開著,但老幫你就是害了你。真想創業不可能靠免費,你下個月開始交房租吧。”
我當時都慌得不敢看他,感受很複雜。首先是原來說好的其實隨便可以反悔,約定瞬間瓦解,出乎意料;又發現聰明才智在別人眼裏一文不值,有些憤怒,一直以為替人做些平麵設計是正大光明的置換,原來並不是。既然不是,我就成了寄人籬下還覥著臉多吃多占的人,但我認為我不是主觀故意這樣做的。被這麼一說,感覺尊嚴被汙蔑了。
當時覺得委屈不已。是他邀請我免費入駐,半年後又是他突然要收房租。而當他宣布收房租時,我才發現我的定價和利潤率都有問題。再細想,是我自己選了做設計工作室,是我自己談的客戶,又是我自己答應的入駐。現在其中一個環節崩塌了,我該怨誰?大概還是得怨自己。是我幻想免費午餐就太天真,還是他破壞口頭契約很讓人失望,我一時想不清,總之那天有點想哭。
今天往回看,我必須要感謝這根稻草。通常,催化人做出選擇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正向的,由於為選擇提供了機會和資源,促使選擇加速發生;第二種似乎是逆向的,是切斷其他可能,逼你立刻做出選擇。也許,一個通常平靜狀態的我,如果失去了免費舒適的辦公空間,會考慮停住不做;但他的話打醒了我——“真想創業不可能靠免費”!那麼我到底想創業嗎?如果不靠免費我能活嗎?我對未來和能力邊界第一次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幾乎是在他講完那句話的十分鍾之內,我感到熱血在體內流淌,決意戰鬥。
奇特的是,每次巨大的決心到來時,在那決定性的瞬間,身體往往會一起反應,熱血上升,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然後頭腦會突然安靜,像隔絕了周圍的聲音。像有個聲音在說:就是這樣。
我在他說完三天後,搬進了萬達廣場一間六十平米的辦公室,並用新的辦公地址注冊了自己的公司,正式開始了之後七年的創業生涯。
以上,是我的創業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