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創業七年(3) 冪次法則(3 / 3)

複盤意味著審視和檢討每一個工序,充分討論,把一切納入體係,再一一決策。所有職能人員被重新對應分工:項目經理梳理項目計劃,人力資源搭建組織架構圖,設計師重設產品VI,美工規範網頁結構,物料監督采購與生產。還有核定出之前缺失的客服、倉儲和物流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量。

在這之前我們沒當真,在這之後我們決定當真起來試試。就算是一個團隊遊戲,也可以有兩種玩法——用心與敷衍,專業與業餘。遊戲與項目從來也沒有本質的不同,都可以通過重新輸入和校正,去觀察輸出的差異。

當然,我們也複盤了初始產品脫銷的原因。有些商業事件天然靠譜,是因為它有意無意地符合了規律。我們的公關團隊離電商再遠,卻自帶三個決定性的優良基因,第一個是原創設計,第二個是項目管理,第三個是執行到位。品牌策劃、視覺設計、進度管理、生產製作、物流運籌、客服話術……所有我們的本行和交叉學科,所有繳過的學費積累的經驗都融彙到了一起,在這個初次試水的領域裏,莫名其妙串起了點滴。也許,是浪潮選中了我們。

複盤重啟之後,我們驚訝地意識到電商大門後是一片廣袤,一旦推開要麵對無數未知的縱深。我自己也不得不再次開始了“每天專注三小時”的生活,惡補電商知識。到這個階段,看任何書都不如看工具書能夠直接解決技術麵問題,尤其學費交多之後工具書已能看出故事書的感覺,一樣提綱挈領開枝散葉,一個條目向下向外延伸和前塵往事配合著讀,都能讀出微微一笑或者潸然淚下的情懷。而每天的惡補,又讓我喚醒了一個記憶,這不是具體的模式、平台和產品線,這是當年的創業精神,是讀到實戰幹貨時重燃的青春期鬥誌。

浪潮當前,從來沒有絕對的紅海藍海,小船業已出發,懂得駕駛會好風憑借力,惘然無知會被分分鍾淹沒。環境既定,最大的成本耗費和危險,永遠來自決策。而遲疑和逃避決策,也是一種決策,因為浪潮會裹挾著你前進。

無論憑借什麼樣的平台,找尋方向,探求本質,為未來而戰是人類的精神,這精神從未Low過。理解到這層,我終於挺起胸——也許最高端大氣的莫過於遊戲和遊弋於指向未來的浪潮,我是一個淘寶店主,同時還可以是一個自有品牌B2C電商的創始人。

此文寫於2012年,現在讀很羞愧,井底之蛙,賣了區區3000個本子,我竟然好意思稱“是浪潮選中了我們”。2015年上半年,我們銷售了超過30萬本效率手冊,也沒敢再覺得自己是浪潮選中的人。不過現在回看,我真不愧為勵誌大姐,賣了3000個本子這等小事兒,也能把自己寫得熱血沸騰的。

隨著暢銷書的傳播,我的讀者越來越多。2013年5月,出版社為我在上海做了一次讀者見麵會。會上我見到一個讀者,瘦小白皙,她站起來手握麥克風,還沒張口就哭出來了。她告訴我和現場所有人,三年前,在她懷孕時,先生被診斷出嚴重的抑鬱症,家庭隨時跌入貧困,麵臨解體。她是如何在過去三年中反複地閱讀我的書,用一己之力做出人生選擇,舍棄收入無法突破的白領工作,用開網店來維持家庭。她說她今天站到我麵前,是要告訴我,現在三年過去了,她的店已達金冠,在同類中排名第二,營業額近億元!近億元啊,我和大家都呆了!

當她講完她的故事,我和在場所有人基本都哭了。因為我的書,我被很多人當成了榜樣,但我始終覺得我的人生要務是開好自己的公關公司。因為自己知道,我有很多人性的弱點,所以不願意持續公開暴露自己的蠢,也怕為別人負責。但上海讀者會上的姑娘讓我相信,縱然有弱點,但如果一個小優點被傳播和分享出去,有多大的力量。因為她,和更多我沒有見過麵的她們,我願意做一個勵誌大姐。我是一個勵誌大姐,從那天起,我開始認同了自己的另一個名字:瀟灑姐。這原本是第一本書中我為第一人稱的主人公“我”起的名字,但我意識到,瀟灑姐這個角色代表的是一種生存意誌,是一種雙腳站立在世界上的精神。

2013年6月,從上海回來,我注冊了“趁早”。那天上海姑娘的故事,是我決定做“趁早”的決定性瞬間,我接受了我的使命。

2013年8月18日,在天津的海河邊,我又做了一個決定,全麵暫停公關公司業務,全體團隊轉型做“趁早”。兩年間,我又學到了一些道理:有些事是不能慢的,要殺伐決斷,立即行動;有些事是不能快的,要沉靜謙卑,醞釀等待。往前走,得失取舍,時間看得見。

做完決定兩年後,2015年8月10日,“趁早”完成2000萬元首輪融資。 從2008年11月3日下午的一篇教訓集錦出發,冪次法則一直在發揮作用,“趁早”的前傳告一段落,我和團隊走上新征程,一切剛剛開始。

究竟是“天賦、原生家庭、生存、興趣、環境、資源”中哪些因素導致我和我的團隊承擔了“趁早”的使命,已經很難說清。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發展、演化、蝴蝶效應、黑天鵝事件、無心插柳、水到渠成,朝前走,終有一天串起了點滴。

人生關鍵處隻有幾步:生活隻是少數黑天鵝事件影響的累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