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越往下情況越明顯。比喻越從小問題上推求,越能了解事物真相。後來比喻情況越來越糟。
莊子是戰國時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一次,一個名叫東郭子的人聽說莊子對道深有研究,特地去向他請教。
見麵後,他問莊子:“你說的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回答說:“道是無處不在的,什麼地方都有。”東郭子又問:“請您具體指明它在什麼地方,這樣我才能了解。”“道在螞蟻洞裏。”“道是很崇高的東西,怎麼會在這麼低下的地方呢?”莊子見他這樣驚奇,又說:“道在稗子裏麵。”“怎麼在還要低下的地方呢?”“道在瓦和磚裏麵。”“啊,它在愈來愈低下的地方了!”“在尿屎裏麵。”東郭子見莊子愈說愈不像樣子,便不再問下去,臉上露出不高興的神色。莊子這才嚴肅地解釋道:“你所提的問題,沒有提到根本上。我把道說得低下,才能顯出它無所不在,什麼地方都存在。請讓我用檢驗豬肥瘦的方法來加以說明吧。一個名叫獲的人問市場的管理員:為什麼愈是用腳踏在豬的下部即腳脛上,就愈能檢驗出它的肥瘦來?管理員回答說:“因為腳脛是最難長肥的部位,這叫做每下愈況。越是難長肥的地方,肥瘦就更明顯了。”東郭子這才明白了。
後來,“每下愈況”演化為成語“每況愈下”,不再指越從低微的事物上追求,就越能推出真實情況,而是比喻情況越來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