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機:心思。算:計劃,籌謀。靈巧的心機已達到神奇的程度。形容計謀高明。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二十餘萬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統一全國。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聯合孫權,共同對付曹操。

東吳的大都督周瑜是位名將,但他嫉妒諸葛亮的才能,總想借機把他除掉。諸葛亮很了解周瑜的心思,可是為了顧全大局,隻好與周瑜一起共事。

有一次,諸葛亮接受了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的任務,並且立下軍令狀,到時交不出十萬支箭,就要被斬首。

周瑜暗暗高興,料定諸葛亮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到時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他除掉。他還暗中吩咐造箭軍匠故意拖延時間,不給諸葛亮準備所需要的材料。

但是,諸葛亮胸有成竹,自有妙計。他私下向大將魯肅要了二十隻快船,每隻船上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都用青布做帳幕,每隻船上紮放了一千多個草人。

一天、兩天,諸葛亮都沒有動靜,周瑜認為這次諸葛亮必死無疑。不料到了第三天淩晨,諸葛亮趁江麵上籠罩著大霧,下令將草船駛近曹軍水寨。他和魯肅一麵在船中飲酒,一麵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裝作攻打曹軍的樣子。

曹操聽到江麵上鼓聲、呐喊聲大作,以為敵軍趁大霧前來襲擊水寨,慌忙命令曹軍不要出擊,奮力用箭射向對方。霎時間,曹操水陸兩軍一萬多弓箭手一齊朝江中射箭。

等到太陽初開、霧散之後,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駛回。這時,二十隻船的草人上已經掛滿了箭。遠遠超過了十萬支。他又讓各船士兵齊聲高喊“謝丞相贈箭”。等曹操明白真相時,諸葛亮的草船已經駛了二十多裏,無法追趕。曹操懊悔不已。

魯肅把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以後,周瑜大吃一驚,感慨萬分地歎道:

“諸葛亮靈巧的心思已達到神奇的程度,我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