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製勝的一種戰術。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打起仗來。有一年夏天,劉邦在彭城被項羽的楚軍殺得大敗,許多將官也投降了項羽。本來已經歸順劉邦的魏王豹也投降楚軍。這對劉邦在軍事上造成極大的威脅,有被他們左右夾擊的危險。劉邦派酈先去說服魏王豹,動員他重新回到漢軍來,可是魏王豹哪裏肯呢?沒有辦法,劉邦隻好派韓信為左丞相,領兵去攻打魏王豹。
貌王豹得知漢軍進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為大將,統率兵馬扼守在黃河東岸的蒲阪,封鎖黃河渡口臨晉津,阻止漢軍渡河。柏直還命令部下,把老百姓的船隻全部搬走,不許民船下河。他把薄阪防守得十分嚴密,自以為漢軍就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過黃河,魏王豹可以高枕無憂了。
韓信帶領漢軍來到前線,看到薄阪地勢險要,柏直又有重兵堅守,知道從這裏硬攻很難獲勝。經過反複考慮,他想出一個戰術,將軍營紮在蒲阪對岸,軍營四周插上旗幟,又弄來一些船隻。白天讓士兵操練、呐喊;夜裏掌燈舉火,調兵遣將,作出要從這裏強渡黃河的架勢。背地裏他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移動,選擇了夏陽作為偷渡黃河的據點。
魏王看到黃河對岸的漢軍調動繁忙、喊殺震天,以為韓信真要從蒲阪渡河。柏直樂得拍手大笑:
“韓信之輩真是一夥笨蛋,我這裏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再加上黃河水深流急,休想渡過河來!”
於是他便放心地睡覺去了。
漢軍開到夏陽以後,韓信命令士兵趕緊做木桶。把幾個木桶連在一起,上麵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麵上就成了渡筏。漢軍乘著這些渡筏,偷渡到對岸。因為魏軍在那裏沒有派兵防守,所以漢軍順利地渡過黃河,攻陷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
魏王豹毫無準備,慌忙領兵迎戰,結果讓漢軍打得很慘,他自己也被韓信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