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徹底除掉禍根,不留後患。

隱公六年,衛國與陳國聯合去討伐鄭國。鄭莊公請求陳桓公講和。陳桓公不答應,他弟弟勸他說:“與善人親近,與鄰國和睦相處,國家不能無此,還是與鄭國講和吧!”陳桓公聽了很生氣,說:“宋、衛強大,我非其對手,不戰倒罷,可鄭國是個小國,我去攻打它,它又能怎麼樣?”於是繼續攻打鄭國。

兩年後,鄭國強大起來,派兵侵襲陳國,把陳國打得大敗。鄰國坐視不救。人們議論說:“這是陳國自討苦吃,長期作惡事而不知悔改。古書上說過,做惡事容易,這猶如燎原烈火一樣,無法撲滅,最後必將燒到自己頭上。周朝的大夫周任講過這樣的道理:作為國君,對待惡事應像農夫對待雜草一樣,連根挖掉,不讓它們再生長出來。這樣,善事才能伸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