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資源知多少(3 / 3)

海洋中的奇珍異寶

千萬年來,由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的泥沙和塵埃含有各種不同的元素。不同成分的塵埃顆粒,密度、比重不同,粒徑大小不同,扁、圓形狀也有差別。這些特征各異的礦物碎屑,在波浪、海流作用下,分別聚集沉積在一起,就形成了海濱砂礦床。

海底環境多種多樣,海底礦產業豐富多彩。如果從海岸帶出發,向海洋方向走去,經過大陸架、大陸坡,一直到大洋盆地,海底會向人們展示出幾大礦藏類型。

(1)海濱砂礦

在海岸帶的海灘堆積物中,已探明的各種砂礦60多種,其中金、鉑等金屬,金剛石、紅寶石、鋯石、金紅石和獨居石等寶石,以及鈦鐵礦、磷釔礦、磁鐵礦和砂錫礦等16種極具有工業開采價值。我國的海砂儲量十分豐富,已探明各類砂礦床191個,總探明量達16億噸。幾乎世界上所有海濱砂礦的礦物在我國沿海都能找到。

(2)大陸架和大陸坡礦產

在近海陸架底床基岩裏,蘊藏著各種和陸地一樣的層狀、脈狀礦藏,如煤炭及鐵、銅、鋁、鋅等金屬礦床;在大陸架和大陸坡的沉積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據不完全統計,海底蘊藏的油氣資源儲量約占全球油氣儲量的1br3。法國石油研究機構的一項估計是:全球石油資源的極限儲量為1萬億噸,可采儲量為3000億噸,其中海洋石油儲量約占45%,即可采儲量為1500億噸;天然氣可采儲量140萬億立方米。中東地區的波斯灣,美國、墨西哥之間的墨西哥灣,英國、挪威之間的北海,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的大陸架及其寬闊,上麵鋪蓋著億萬年來的沉積物,蘊藏著極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礦藏。經過初步查明,我國已發現300多個可供勘探的沉積盆地,麵積大約有450多萬平方千米。從6億歲的老地層到最新的地層中,都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顯示,近海已發現的大型含油氣盆地有10個,已探明的各種類型的儲油構造400多個。據科學家估算,我國的海洋石油儲量可達22億噸,天然氣儲量達480億立方米。

(3)海底可燃燒的“冰塊”

近幾年來科學家在海底的考察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礦藏——固態天然氣礦。由於這種固態天然氣礦的外表同冰很相似,其晶體結構是6個水分子包圍著一個可燃氣體分子。在晶體中的可燃氣體四麵受壓,氣體分子處於緊密的壓縮狀態,變成固態氣體,因為這種固態氣體可以作為燃料,所以就叫做“可燃冰”。那麼,可燃冰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地殼中分布著碳氧化合物,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分散在地殼中的碳氧化物會聚集起來,生成氣體水合物礦層。生成和蘊藏氣體水合物在地殼中廣泛存在,在海洋底部,更適合可燃冰的生成和貯存。日積月累,海底的可燃冰便一層層地生長,從而在海底形成大片的可燃冰礦藏。現已探明,可燃冰的分布很廣,據初步估計,儲量可達2500萬億~5000萬億立方米,為目前世界所探明的天然氣儲量76億立方米的近百倍。

(4)深海礦產——錳結核

大洋底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藏資源,錳結核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最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錳、銅、鈷和鎳等。

錳結核廣泛地分布於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層,而以生成於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質最佳。錳結核總儲量估計在30000億噸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麵積最廣,儲量占一半以上,約為17000億噸。錳結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麵積上有100多千克,簡直是一個挨一個鋪滿海底。

(5)海底熱泉

隨著深潛器的發展,科學家們在海底發現類似陸地溫泉的海底熱泉。海底熱泉與陸地溫泉相比,數量要少得多,但能量卻大得多。在海底,熱液從海底的噴口溢出,形成熱泉,它在海水中如滾滾濃煙,呈柱狀升起,蔚為壯觀。科學家在這裏發現,在熱泉噴發的地方有豐富的鈣、鋇、鎘、錳、鐵、銅、鋅和鉛等多金屬元素。這就是由海底熱液形成的多金屬熱液硫化物礦床,為人類開辟了新的資源領域。迄今為止,已發現熱泉的海域不到60處,據調查統計,這些海底熱泉每年噴入海洋的熱水約150立方千米。

海底熱泉的水量並不多,可每年帶入海洋的礦物質卻不少,例如,僅鈣、鋇、鎘和錳等金屬輸入海洋中的數量每年就達幾萬噸至幾十萬噸。另外,還帶有大量氣體,如二氧化碳、氦氣、氫氣和甲烷氣等。海底熱泉多數分布在大洋中脊,也常在有水下火山的海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