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哀詞,看了兩遍,不覺又想起陳作梅說的。如果門生李鴻章能來協助辦理問案,再合適不過。或許,他還真能幫自己出出主意呢。
2.鴻章來投
鹹豐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曾國藩在建昌軍營視察火器演練回來,已是下午。陳鼐送來一封信,笑著說:“恩師,少荃給您來信了。”
“唔,他還記得我?”曾國藩目無表情,接過書信拆開。
這是李鴻章從十裏外的縣城托人捎來的。李鴻章在信中說:自鹹豐二年六月與恩師在京分別後,次年正月,隨同工部侍郎呂賢基回安徽辦團練,與長毛和撚子多次作戰。不料後來失利,呂侍郎陣亡,受巡撫福濟節製,一度收複廬州,被保舉為道員銜,但欽差大臣勝保多方猜忌排擠,同僚妒忌誹謗,幾年來很不得意。廬州失陷後,學生攜家眷到南昌投靠大哥,想來投奔恩師。大哥來信,說未得恩師恩準,學生惶愧無地。思之再三,學生決定投靠恩師,不知願不願收留?
看了李鴻章的來信,曾國藩不禁回憶起往事。道光二十五年,同年李文安帶著次子李鴻章來拜師。曾國藩見他長得身材修長五官秀美,言談文雅舉止倜儻,心裏很是喜歡。更難得的是,李鴻章讀書過目不忘,為人精細乖覺,讓曾國藩十分賞識。兩年後,李鴻章與郭嵩燾一起考上進士,再入翰林院,曾國藩對他更加器重。但李鴻章年方二十五歲便連登高第,難免心高氣傲,性格疏懶,在細節上不大檢點,卻與曾國藩脾性不大相合。鹹豐二年,李鴻章代呂賢基上奏回安徽辦團練,呂賢基不願獨自承擔重任,奏請李鴻章幫辦“防剿事宜”。呂賢基在舒城兵敗投水自殺後,李鴻章帶著殘兵逃回廬州,協助江忠源防守。後來廬州被太平軍攻破,江忠源自殺,李鴻章見機逃出,隨父親李文安辦團練,向富戶索要捐獻,有人用“翰林變綠林”的刻薄話譏諷。父子二人受安徽巡撫福濟節製,率團練收複含山縣城,李鴻章獲得知府銜。後來,李鴻章暗中聯絡士紳打開廬州城門,官兵趁機收複廬州,李鴻章又獲得道員銜。李鴻章心高誌大,幾次獲勝後便目中無人,與同僚不能相處。後來打仗,卻敗多勝少,同僚排擠毀謗,鬧得他在家鄉難以立足。太平軍攻陷廬州,李鴻章慌忙攜家眷逃到南昌,投靠大哥翰章。李翰章向曾國藩試探過,曾國藩不肯答應。
對這個心高誌大,打仗敗多勝少的年家子,曾國藩不大滿意,對陳鼐說:“作梅,少荃是翰林身份,誌大才高。我這裏局麵狹窄,恐怕艋艟巨艦,不是潺潺淺瀨所能容的。”
陳鼐總算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忙說:“恩師明鑒,這些年少荃遭受過許多挫折磨練,已經不像當年那樣意氣用事,老師何不姑且試試?”
曾國藩輕輕點頭,當即傳令叫李鴻章來軍營相見。
李鴻章一進軍營,便急忙走到曾國藩身邊,朗聲說:“門生李鴻章叩見恩師!”下跪行門生叩拜大禮。曾國藩端坐不動,待他行完禮,才招呼他坐下。
曾國藩睜大三角眼,對這個姍姍來遲的門生仔細打量。六年多不見,昔日的英俊青年已經步入中年,白皙的麵色經戰火磨礪變得黧黑,身子骨比過去硬朗多了。更讓他喜歡的是,李鴻章身姿麵相顯變,呈現出仙鶴福相。曾國藩近來常感精力不濟,手下幕僚才力低微,看到眼前這個英姿勃發的翰林門生,不禁心裏喜歡上了。
“少荃,這些年你幹得不錯,官也做大了,現在是道員銜,還是按察使銜?”曾國藩對李鴻章,懷有父兄對子弟的感情,早就盼望李鴻章過來幫助自己。但是,李鴻章直到在安徽混不下去了才來投靠,曾國藩心裏長出疙瘩,故意給他軟釘子敲打。
“恩師取笑了!門生早就想投奔恩師帳下效力,因福濟大人節製,不能過來追隨。況且福中丞是門生的座師,他執意挽留,說保衛桑梓責無旁貸,門生就不便擅離了。如今勝保目中無人,我不管福中丞肯不肯,決心離開他們,追隨恩師左右。後廬州失陷,攜家小赴南昌投靠。門生托家兄轉達,因未得恩師恩準,不敢貿然前來。門生雖蒙恩賞加按察使虛銜,在恩師麵前,永遠是小學生。”
曾國藩記得,李翰章的確跟自己說過老二想來投奔的事,自己心裏不悅未置可否。見李鴻章仍然這麼謙恭,心裏的疙瘩漸漸消失。
“少荃,你既然與勝保不和,何不與筠仙一道,回翰林院去供職?”曾國藩望著李鴻章微笑,三角眼裏溢出詭譎的光芒,特意考驗他。
李鴻章聰明過人,滿臉誠懇地說:“恩師,你老教導門生,男兒立身不在高官厚祿,當時思為國出力。如今逆賊肆虐,蒼生受禍,門生在安徽辦團練,與長毛撚軍作戰數年,豈能半途而廢,視國難民危於不顧,回翰林院去享清福呢?”
看到他曆經挫折,仍然大義凜然慷慨激昂,曾國藩心裏讚許,卻微笑不言。
“這幾年,門生在家鄉數年,追隨過呂侍郎、福中丞,都茫然無成。現在遇上勝保,更加說不得。當年皇上命他幫辦江北大營,授予欽差大臣堵截長毛北伐軍,他目空一切仇視漢人官員,在高唐屢屢敗績,時人譏稱‘敗保’,被革職遣戍新疆。如今他在河南幫辦軍務,赴淮北剿撚,以招降撚酋李壽昭、苗沛霖為能,早晚會壞大事。門生遍觀當今天下,東南半壁濁浪滔天,真正的中流砥柱,實乃恩師一人。萬望恩師收留門生,日後也好附恩師驥尾光宗耀祖,這也是家父臨終時的遺言。”李鴻章說得十分動情。
“少荃,你到我這裏來,是想自己帶勇,還是作參讚?”曾國藩本是個重感情的人,聽他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再繞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