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死的?氣死的,給兒子活活氣死的。”一個知根底的人搖頭歎息。
“他怎麼就死了呢?”曾星岡也歎息,為王鄉紳沒看到自己家考出兩個秀才深深遺憾,立刻對他被兒子活活氣死進行探究:“他兒子不都是秀才麼?知書達理有功名的人,怎麼會把爹老子活活氣死?”
那知根底的隻得停住鋤頭,向他說出原委:當初王鄉紳賣掉這個莊房,把兩個兒子送到衡陽石鼓書院去讀書,滿以為過幾年就是舉人老爺。哪裏想到,兩個兒子吃不了讀書的苦,夜裏從書院溜進妓院,還抽上了鴉片。他氣得要命,跑到妓院把兩個兒子找回來,關在屋裏,不準走出房門半步,自己早晚守著讀書。後來,帶到長沙去鄉試。結果哇,兩個兒子不見了蹤影。他又氣又急,在長沙府找了幾天,兒子是找到了,正躺在妓女懷裏抽鴉片呢。他氣得半死,衝進房裏將小畜生劈頭蓋腦一頓打。妓女嚇得尖叫,妓院老鴇以為他是歹徒,叫手下把他一頓拳打腳踢。也是合當有事,恰巧府衙巡夜的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將他們爹兒三個帶進衙門。巡房官長一審,知道是兩個秀才,忙報到學道衙門。學政大人大怒,罵一聲“斯文敗類”,當場收繳頂戴革除功名,亂棍打出。
“出了這樣的敗家子,真是報應!”曾星岡吐出一股怨氣,“後來呢?”
那人歎息說:“後來哇,兩個兒子把地契文書偷出去,賣了田地賣房子,又嫖又賭抽鴉片,家當就這麼沒了。他流落街頭,沒吃沒穿的,死了連棺材都沒有。”
“家裏出了敗家子,真是造孽!”曾星岡跺跺腳,心頭湧起莫名的感傷,依稀想起自己早年在湘潭城裏荒唐的歲月,還想到旅店旁兩個老倌子的閑聊。正是那兩個老倌子的閑聊,自己才痛下決心,回到白楊坪埋頭種田,保住了祖輩辛辛苦苦積攢的家當。也正是被王鄉紳在地契文書上搗鬼,自己才發狠心教兒孫讀書。麟書爹倆掙回了秀才頂戴,而坑害自己的王家卻一敗塗地,真是老天有眼哪!快意中,心底的積怨隨風化去,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如今我家也出了兩個秀才,怎樣才能避免重蹈王家的覆轍,長久興旺下去呢?
想到這些,他也無心挖土了,扛著鋤頭往家裏走去。
看到廚房上還飄出乳白的炊煙,屋裏傳出琅琅讀書聲,曾星岡才想到自己回得早了,不禁啞然失笑。但既然已經回來,就隻能吃了飯再出去,便走到豬欄裏看看豬吃潲,順便把潲盆拿開。這是他定下的規矩,先喂豬,人再吃飯。
正好,兒媳婦江氏出來撿潲盆,歉疚地說:“有勞爹爹。飯菜熟了,您去吃吧!”
曾星岡點點頭走進廚房,看到婆娘王氏已經把飯菜擺上了桌子,喊一聲“吃飯啦”。讀書聲戛然而止,麟書後麵,寬一和澄侯幾個依次而入,待他坐下,才各各坐下。看到兒孫們悶頭吃飯,隻聽到筷子聲、咀嚼聲響成一片,符合“食不語”的家規,臉上露出笑意。
“怎麼死的?氣死的,給兒子活活氣死的。”一個知根底的人搖頭歎息。
“他怎麼就死了呢?”曾星岡也歎息,為王鄉紳沒看到自己家考出兩個秀才深深遺憾,立刻對他被兒子活活氣死進行探究:“他兒子不都是秀才麼?知書達理有功名的人,怎麼會把爹老子活活氣死?”
那知根底的隻得停住鋤頭,向他說出原委:當初王鄉紳賣掉這個莊房,把兩個兒子送到衡陽石鼓書院去讀書,滿以為過幾年就是舉人老爺。哪裏想到,兩個兒子吃不了讀書的苦,夜裏從書院溜進妓院,還抽上了鴉片。他氣得要命,跑到妓院把兩個兒子找回來,關在屋裏,不準走出房門半步,自己早晚守著讀書。後來,帶到長沙去鄉試。結果哇,兩個兒子不見了蹤影。他又氣又急,在長沙府找了幾天,兒子是找到了,正躺在妓女懷裏抽鴉片呢。他氣得半死,衝進房裏將小畜生劈頭蓋腦一頓打。妓女嚇得尖叫,妓院老鴇以為他是歹徒,叫手下把他一頓拳打腳踢。也是合當有事,恰巧府衙巡夜的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將他們爹兒三個帶進衙門。巡房官長一審,知道是兩個秀才,忙報到學道衙門。學政大人大怒,罵一聲“斯文敗類”,當場收繳頂戴革除功名,亂棍打出。
“出了這樣的敗家子,真是報應!”曾星岡吐出一股怨氣,“後來呢?”
那人歎息說:“後來哇,兩個兒子把地契文書偷出去,賣了田地賣房子,又嫖又賭抽鴉片,家當就這麼沒了。他流落街頭,沒吃沒穿的,死了連棺材都沒有。”
“家裏出了敗家子,真是造孽!”曾星岡跺跺腳,心頭湧起莫名的感傷,依稀想起自己早年在湘潭城裏荒唐的歲月,還想到旅店旁兩個老倌子的閑聊。正是那兩個老倌子的閑聊,自己才痛下決心,回到白楊坪埋頭種田,保住了祖輩辛辛苦苦積攢的家當。也正是被王鄉紳在地契文書上搗鬼,自己才發狠心教兒孫讀書。麟書爹倆掙回了秀才頂戴,而坑害自己的王家卻一敗塗地,真是老天有眼哪!快意中,心底的積怨隨風化去,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如今我家也出了兩個秀才,怎樣才能避免重蹈王家的覆轍,長久興旺下去呢?
想到這些,他也無心挖土了,扛著鋤頭往家裏走去。
看到廚房上還飄出乳白的炊煙,屋裏傳出琅琅讀書聲,曾星岡才想到自己回得早了,不禁啞然失笑。但既然已經回來,就隻能吃了飯再出去,便走到豬欄裏看看豬吃潲,順便把潲盆拿開。這是他定下的規矩,先喂豬,人再吃飯。
正好,兒媳婦江氏出來撿潲盆,歉疚地說:“有勞爹爹。飯菜熟了,您去吃吧!”
曾星岡點點頭走進廚房,看到婆娘王氏已經把飯菜擺上了桌子,喊一聲“吃飯啦”。讀書聲戛然而止,麟書後麵,寬一和澄侯幾個依次而入,待他坐下,才各各坐下。看到兒孫們悶頭吃飯,隻聽到筷子聲、咀嚼聲響成一片,符合“食不語”的家規,臉上露出笑意。
飯後,兒孫正要離開各幹各的事,他沉聲說:“等一下,告訴你們一件事。剛才,我到莊房那邊挖土,聽到他們說,王鄉紳兩個秀才兒子不走正道,被學政大人摘了頂戴革除功名,後來流落街頭,一家子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