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轎到了屋簷下輕輕放下,轎夫謙恭地撩開轎簾,曾國藩下轎走進堂屋,恭恭敬敬給神龕上的祖宗磕頭,再給祖父和父親磕頭,然後起身向叔叔和本家長輩拱手施禮。這些本家知道如今的寬一是皇上欽點的翰林大老爺了,一個個忙還禮。曾國藩說了些感激皇恩浩蕩之類的套話,才慢慢坐下。
剛坐下,外麵劈哩啪啦鞭炮響個不斷,親戚爭相趕來賀喜。姐夫妹夫不必說,內兄弟歐陽牧雲和淩雲來了,連江家幾個舅舅都趕來了。看到南五舅,曾國藩情不自禁想到南五舅賣了犁田的黃牯給自己湊盤纏,感動得鼻頭發酸:“五舅,外孫能有今天,一輩子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寬一,千萬莫咯樣講!你五舅是個粗笨人,沒有什麼能耐,你將來當官了,五舅過來給你當夥夫,就心滿意足啦!”南五舅笑得格外開心。
一連幾天,曾家的賓客絡繹不絕。湘鄉縣令登門,縣學學正拜訪,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凡曾國藩讀過書的書塾學友,雖然並沒有跟他們真正同窗共讀過一天書,也聞訊趕來賀喜,至於湘鄉縣學裏麵一起考上秀才的同年,那就更不用說。
客人登門道賀,不管熟悉不熟悉,曾國藩都要熱情接待;客人告辭,他必須送出禾場才留步。一天到晚忙得陀螺一樣,簡直筋疲力盡。待該來的客人來了,不該來的也都來了,一個個酒醉飯飽而去,全家才有工夫歇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
剛端起碗,曾國藩鄭重地說:“爺爺,爹爹,孩兒考上貢士的時候,恩師讓我改名字為‘國藩’,孩兒已經稟報過了。現在想來,自從孩兒改了名字,雖然進士隻進入三甲,仿佛如有神助一般,朝考竟然進入一等第三名,皇上禦筆欽點拔為第二,才僥幸入了翰林院,成為天子門生。我想將諸弟姐妹的名字都改成‘國’字,爺爺爹爹以為如何?”
“麟書,寬一說得不錯,都改成‘國’字,都沾上國家的光,好!”曾星岡一錘定音。
麟書連連點頭。論理,給兒女改名字,應該由自己這個當爹的琢磨確定。轉念一想,自己盡管是爹老子,可考一輩子也就秀才功名到頭了,哪裏比得上寬一的翰林學問高?隻得說:“寬一,如今你的名字是受過皇封的,還是你斟酌。”
曾國藩也就不謙讓,再三琢磨,姐姐改名國蘭,妹妹改名國芝,四弟澄侯改名國潢,六弟溫甫改名國華,九弟沅甫改名國荃,小弟季洪改名國葆。然後,詳細說出每個名字的含意,爺爺和爹爹都說好。
叔叔曾驥雲多喝了兩杯,趁著酒興說:“大哥,如今寬一是翰林老爺,有的是銀子,從今往後,你用不著辛辛苦苦教書,該好好享福啦!”
“叔叔,我也想讓爹爹好好享福。可你不知道,我這個翰林其實隻是麵子風光,並沒有分毫俸祿,還要靠家裏拿錢才能過日子哩。”曾國藩輕輕歎息,“朝廷規矩,待三年期滿散館考試後,才給授予官職,高不過七品,一年也就四十兩銀子。”
大轎到了屋簷下輕輕放下,轎夫謙恭地撩開轎簾,曾國藩下轎走進堂屋,恭恭敬敬給神龕上的祖宗磕頭,再給祖父和父親磕頭,然後起身向叔叔和本家長輩拱手施禮。這些本家知道如今的寬一是皇上欽點的翰林大老爺了,一個個忙還禮。曾國藩說了些感激皇恩浩蕩之類的套話,才慢慢坐下。
剛坐下,外麵劈哩啪啦鞭炮響個不斷,親戚爭相趕來賀喜。姐夫妹夫不必說,內兄弟歐陽牧雲和淩雲來了,連江家幾個舅舅都趕來了。看到南五舅,曾國藩情不自禁想到南五舅賣了犁田的黃牯給自己湊盤纏,感動得鼻頭發酸:“五舅,外孫能有今天,一輩子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寬一,千萬莫咯樣講!你五舅是個粗笨人,沒有什麼能耐,你將來當官了,五舅過來給你當夥夫,就心滿意足啦!”南五舅笑得格外開心。
一連幾天,曾家的賓客絡繹不絕。湘鄉縣令登門,縣學學正拜訪,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凡曾國藩讀過書的書塾學友,雖然並沒有跟他們真正同窗共讀過一天書,也聞訊趕來賀喜,至於湘鄉縣學裏麵一起考上秀才的同年,那就更不用說。
客人登門道賀,不管熟悉不熟悉,曾國藩都要熱情接待;客人告辭,他必須送出禾場才留步。一天到晚忙得陀螺一樣,簡直筋疲力盡。待該來的客人來了,不該來的也都來了,一個個酒醉飯飽而去,全家才有工夫歇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飯。
剛端起碗,曾國藩鄭重地說:“爺爺,爹爹,孩兒考上貢士的時候,恩師讓我改名字為‘國藩’,孩兒已經稟報過了。現在想來,自從孩兒改了名字,雖然進士隻進入三甲,仿佛如有神助一般,朝考竟然進入一等第三名,皇上禦筆欽點拔為第二,才僥幸入了翰林院,成為天子門生。我想將諸弟姐妹的名字都改成‘國’字,爺爺爹爹以為如何?”
“麟書,寬一說得不錯,都改成‘國’字,都沾上國家的光,好!”曾星岡一錘定音。
麟書連連點頭。論理,給兒女改名字,應該由自己這個當爹的琢磨確定。轉念一想,自己盡管是爹老子,可考一輩子也就秀才功名到頭了,哪裏比得上寬一的翰林學問高?隻得說:“寬一,如今你的名字是受過皇封的,還是你斟酌。”
曾國藩也就不謙讓,再三琢磨,姐姐改名國蘭,妹妹改名國芝,四弟澄侯改名國潢,六弟溫甫改名國華,九弟沅甫改名國荃,小弟季洪改名國葆。然後,詳細說出每個名字的含意,爺爺和爹爹都說好。
叔叔曾驥雲多喝了兩杯,趁著酒興說:“大哥,如今寬一是翰林老爺,有的是銀子,從今往後,你用不著辛辛苦苦教書,該好好享福啦!”
“叔叔,我也想讓爹爹好好享福。可你不知道,我這個翰林其實隻是麵子風光,並沒有分毫俸祿,還要靠家裏拿錢才能過日子哩。”曾國藩輕輕歎息,“朝廷規矩,待三年期滿散館考試後,才給授予官職,高不過七品,一年也就四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