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藩忝為禮部侍郎,仍是湘人,理當為湘民排憂解難!”雖然出了錢還要勞神費力,曾國藩心裏還是很高興。
九月十八日,道光皇帝傳出旨意,委派曾國藩稽查中書科事務。說起來,曾國藩如今是禮部侍郎二品官,而中書科是前代中書省降格的機構,一直由皇上從內閣學士四人中派一人擔任,掌管冊封詔命之類的事務,讓他稽查中書科事務,根本算不得提升,隻是多添勞累而已。然而,冊封詔命是朝廷重器,掌管稽查中書科事務,實際上讓他有機會接近朝廷重大事情,表明皇上的高度信任,他當然樂意。
內閣學士也好,禮部侍郎也罷,稽查中書科事務更當別論,一言以蔽之:清閑!
曾國藩是個閑不住的人,職務的清閑,讓他有足夠的時間鑽研典籍。朝章國故如《會典》《通禮》等典籍,尤其專心。他盡心指點弟弟讀書,還抽出時間,輯錄古今名臣大儒言論,分條編寫《曾氏家訓長編》,分修身、持家、治國三門,共三十二條目。他認為,古人沒有現今所說的經濟之學、治世之術,全部集中在禮製上而已。秦蕙田的《五禮通考》,綜括天下之事,但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食貨之政稍嫌缺失,於是取鹽課、海運、錢法、河堤各種事務,抄輯近時奏議中切當時務的篇章內容,分別輯為六卷,彌補秦蕙田著作中所不具備的內容。又采集國史列傳,以及先輩文集中誌書之類,分門編錄,對各種學術分條敘述。他采用桐城派學者姚鼐的學說,以義理、考據、詞章為綱目,然後分門編輯。
得知祖父病重,自己不能請假回家伺候,他隻得讓六弟趕回去,囑咐他代自己病榻前盡孝。曾國華本來就對大哥的嚴厲管束懷有抵觸情緒,覺得自己連舉人都考不上,在大哥和他的翰林朋友麵前有強烈的自卑感,樂得脫離大哥管束,帶著大哥的叮囑和銀兩回老家。
十月,得知劉傳瑩在湖北家中去世,曾國藩十分悲痛,特意給他設立靈位祭奠,含淚撰寫墓誌一篇,家傳一篇,寄到劉傳瑩老家。劉傳瑩壯年去世,他的著述沒有完成,唯獨從南宋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證》中,搜集得朱熹所編《孟子要略》一書。曾國藩細心校對,讓故友的遺著刊行於世,在京師傳出一段佳話。
轉眼間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三十九歲。
正月初九日,曾國藩為朝廷給災區借給種子之事,率湘籍京官具折謝恩。
正月二十二日,他奉旨升授為禮部右侍郎,成了擁有實權的正二品大員。次日,他具折謝恩,皇上在勤政殿召見他,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讓他感激不已。
回到家裏,他樂滋滋給親戚朋友寫信報喜。在給陳源袞的信中,他不無得意地寫道:“正月之季,遂得濫廁春宮。清夜捫心,實堪慚恧。回思善化館中,同車出入,萬順店內,徒步過從,疏野之性,肮髒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數人,亦未敢為此不盡情之稱許,可見命數有定。”
“國藩忝為禮部侍郎,仍是湘人,理當為湘民排憂解難!”雖然出了錢還要勞神費力,曾國藩心裏還是很高興。
九月十八日,道光皇帝傳出旨意,委派曾國藩稽查中書科事務。說起來,曾國藩如今是禮部侍郎二品官,而中書科是前代中書省降格的機構,一直由皇上從內閣學士四人中派一人擔任,掌管冊封詔命之類的事務,讓他稽查中書科事務,根本算不得提升,隻是多添勞累而已。然而,冊封詔命是朝廷重器,掌管稽查中書科事務,實際上讓他有機會接近朝廷重大事情,表明皇上的高度信任,他當然樂意。
內閣學士也好,禮部侍郎也罷,稽查中書科事務更當別論,一言以蔽之:清閑!
曾國藩是個閑不住的人,職務的清閑,讓他有足夠的時間鑽研典籍。朝章國故如《會典》《通禮》等典籍,尤其專心。他盡心指點弟弟讀書,還抽出時間,輯錄古今名臣大儒言論,分條編寫《曾氏家訓長編》,分修身、持家、治國三門,共三十二條目。他認為,古人沒有現今所說的經濟之學、治世之術,全部集中在禮製上而已。秦蕙田的《五禮通考》,綜括天下之事,但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食貨之政稍嫌缺失,於是取鹽課、海運、錢法、河堤各種事務,抄輯近時奏議中切當時務的篇章內容,分別輯為六卷,彌補秦蕙田著作中所不具備的內容。又采集國史列傳,以及先輩文集中誌書之類,分門編錄,對各種學術分條敘述。他采用桐城派學者姚鼐的學說,以義理、考據、詞章為綱目,然後分門編輯。
得知祖父病重,自己不能請假回家伺候,他隻得讓六弟趕回去,囑咐他代自己病榻前盡孝。曾國華本來就對大哥的嚴厲管束懷有抵觸情緒,覺得自己連舉人都考不上,在大哥和他的翰林朋友麵前有強烈的自卑感,樂得脫離大哥管束,帶著大哥的叮囑和銀兩回老家。
十月,得知劉傳瑩在湖北家中去世,曾國藩十分悲痛,特意給他設立靈位祭奠,含淚撰寫墓誌一篇,家傳一篇,寄到劉傳瑩老家。劉傳瑩壯年去世,他的著述沒有完成,唯獨從南宋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證》中,搜集得朱熹所編《孟子要略》一書。曾國藩細心校對,讓故友的遺著刊行於世,在京師傳出一段佳話。
轉眼間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曾國藩三十九歲。
正月初九日,曾國藩為朝廷給災區借給種子之事,率湘籍京官具折謝恩。
正月二十二日,他奉旨升授為禮部右侍郎,成了擁有實權的正二品大員。次日,他具折謝恩,皇上在勤政殿召見他,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讓他感激不已。
回到家裏,他樂滋滋給親戚朋友寫信報喜。在給陳源袞的信中,他不無得意地寫道:“正月之季,遂得濫廁春宮。清夜捫心,實堪慚恧。回思善化館中,同車出入,萬順店內,徒步過從,疏野之性,肮髒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數人,亦未敢為此不盡情之稱許,可見命數有定。”
朝中官員們都明白,曾國藩是穆相的門生,因此聖眷甚隆,如今成為手握實權的二品大員,紛紛向他示好爭相交接。曾國藩心知肚明,賀禮一概婉拒,回贈幾張條幅表示心意。他深知自己剛蒙皇恩擢升,必須加倍勤勉,不等給祖母成服期滿,八天便到澱園奏事,部裏有事便加班。在部司員,都欽佩他條理精密。
三月十四值班,皇上召見,三十日又召見。對他的奏對,皇上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