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京官,曾國藩在翰林院數年,擔任過四川鄉試正主考,還擔任過會試同考官,武會試正總裁,結識的人物也算不少了。於是,他腦袋裏仿佛裝上一個篩子,將自己熟悉的人逐一篩選。滿族官員用不著自己去舉薦,傳出去會影響自己的清譽,隻能從漢官裏麵考慮。正要動筆,忽然想到自己剛上奏的《應詔陳言疏》,裏麵指出京官中存在著“退縮”和“瑣屑”兩大毛病,外官中存在“敷衍”和“顢頇”兩大毛病,務必將有這些毛病的人一一剔除。直到二更天公雞喔喔啼明,他才篩選出李堂階、吳廷棟、王慶雲、嚴正基和江忠源五人。這五人中,沒有一個是自己的同僚,更沒有一人是自己的門生。就籍貫而言,僅有江忠源是湖南人。江忠源在老家組建團練,配合官兵剿滅亂黨首領雷再浩,已經由湖廣總督泰裕保奏,授予藍頂戴赴浙江秀水縣令。其上任後政績斐然,浙江巡撫吳文鎔上折引薦,而江忠源因父親去世丁憂回籍沒有進京。其在家守喪期間,雷再浩餘黨李沅發又在新寧暴亂,江忠源囑托同窗劉長佑等率團練協助官兵剿滅李沅發暴亂,李沅發剛被檻送京師斬首。一切表明,江忠源的確是難得的將才,完全值得舉薦。
思慮周詳,曾國藩援筆疾書:“敬陳舉薦人才事,臣曾國藩披肝瀝膽上言……”
“已經三更天,大哥還沒睡?”正在這時,門外傳來四弟國潢的聲音。大清規矩,大臣必須在三更出門上朝。國潢按時起床,看到房裏透出燈光,知道大哥又是徹夜不眠。
曾國藩在給江忠源的舉薦詞中寫上“忠義耿耿,愛民如子”,欣喜地說:“不睡了。四弟,你讓轎夫準備轎子。”
鹹豐皇帝登基前,道光皇帝一直讓他跟著老師讀書,不讓他參與國家事務,可以說對朝政完全是陌生的。幸好老師杜受田年高望重,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六部官員唯恐遭淘汰,一個個賣力辦事,內外大事還算整整有條。鹹豐明白,如今自己君臨天下,還得提拔親信才行,便留心考察身邊的大臣。他記得父皇多次說曾國藩出身寒微懂得感恩,“能大用”,當時並不並不放在心上。父皇駕崩後,遺命不用郊配和袱廟,朝中群臣噤若寒蟬,他覺得十分為難,曾國藩甘冒抗先帝遺旨的風險具折上奏,讓他心生好感。
退朝後,鹹豐對杜受田說:“杜先生,朕覺得,這個曾國藩果然對父皇忠心耿耿。”
“皇上,老臣以為,曾國藩忠於先帝,即是忠於皇上。先帝遺命不用郊配不用袱廟,老臣明知不妥,卻唯恐落得‘大不敬’的罪名,不敢說出來,深感愧疚。曾國藩敢言人所不敢言,這份替君父分憂的忠心膽氣,老臣也是佩服的。”杜受田如實說出自己的看法。
鹹豐滿意地點點頭,詢問說:“杜先生,曾國藩真如父皇所言,能大用嗎?”
十年京官,曾國藩在翰林院數年,擔任過四川鄉試正主考,還擔任過會試同考官,武會試正總裁,結識的人物也算不少了。於是,他腦袋裏仿佛裝上一個篩子,將自己熟悉的人逐一篩選。滿族官員用不著自己去舉薦,傳出去會影響自己的清譽,隻能從漢官裏麵考慮。正要動筆,忽然想到自己剛上奏的《應詔陳言疏》,裏麵指出京官中存在著“退縮”和“瑣屑”兩大毛病,外官中存在“敷衍”和“顢頇”兩大毛病,務必將有這些毛病的人一一剔除。直到二更天公雞喔喔啼明,他才篩選出李堂階、吳廷棟、王慶雲、嚴正基和江忠源五人。這五人中,沒有一個是自己的同僚,更沒有一人是自己的門生。就籍貫而言,僅有江忠源是湖南人。江忠源在老家組建團練,配合官兵剿滅亂黨首領雷再浩,已經由湖廣總督泰裕保奏,授予藍頂戴赴浙江秀水縣令。其上任後政績斐然,浙江巡撫吳文鎔上折引薦,而江忠源因父親去世丁憂回籍沒有進京。其在家守喪期間,雷再浩餘黨李沅發又在新寧暴亂,江忠源囑托同窗劉長佑等率團練協助官兵剿滅李沅發暴亂,李沅發剛被檻送京師斬首。一切表明,江忠源的確是難得的將才,完全值得舉薦。
思慮周詳,曾國藩援筆疾書:“敬陳舉薦人才事,臣曾國藩披肝瀝膽上言……”
“已經三更天,大哥還沒睡?”正在這時,門外傳來四弟國潢的聲音。大清規矩,大臣必須在三更出門上朝。國潢按時起床,看到房裏透出燈光,知道大哥又是徹夜不眠。
曾國藩在給江忠源的舉薦詞中寫上“忠義耿耿,愛民如子”,欣喜地說:“不睡了。四弟,你讓轎夫準備轎子。”
鹹豐皇帝登基前,道光皇帝一直讓他跟著老師讀書,不讓他參與國家事務,可以說對朝政完全是陌生的。幸好老師杜受田年高望重,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六部官員唯恐遭淘汰,一個個賣力辦事,內外大事還算整整有條。鹹豐明白,如今自己君臨天下,還得提拔親信才行,便留心考察身邊的大臣。他記得父皇多次說曾國藩出身寒微懂得感恩,“能大用”,當時並不並不放在心上。父皇駕崩後,遺命不用郊配和袱廟,朝中群臣噤若寒蟬,他覺得十分為難,曾國藩甘冒抗先帝遺旨的風險具折上奏,讓他心生好感。
退朝後,鹹豐對杜受田說:“杜先生,朕覺得,這個曾國藩果然對父皇忠心耿耿。”
“皇上,老臣以為,曾國藩忠於先帝,即是忠於皇上。先帝遺命不用郊配不用袱廟,老臣明知不妥,卻唯恐落得‘大不敬’的罪名,不敢說出來,深感愧疚。曾國藩敢言人所不敢言,這份替君父分憂的忠心膽氣,老臣也是佩服的。”杜受田如實說出自己的看法。
鹹豐滿意地點點頭,詢問說:“杜先生,曾國藩真如父皇所言,能大用嗎?”
“皇上君臨天下,理當乾綱獨斷,不必詢問老臣。”杜受田恪守為臣之道,不願留下幹預朝政的印象,讓鹹豐自己決定。
鹹豐對他輕輕一笑:“杜先生未免太謹慎了。您是朕的老師,何必顧忌呢?”
杜受田忙躬身說:“皇上隆恩,老臣感激,更當恪守臣道。老臣跟曾國藩素無交往,隻知道他是我朝理學家唐鏡海先生的弟子,道德文章飲譽京師,故先帝越次擢升。老臣剛才說過,曾國藩替君父分憂的忠心膽氣,老臣也是佩服的。能否大用,由皇上決斷。”
“嗯,杜先生說得有理,朕該自己決斷。”鹹豐也覺得大事應該由自己決斷,興奮地搓搓手,“朕想,父皇陵寢是頭等大事,曾國藩原來管的禮部,有關典章禮儀離不開他,不如再讓他兼工部左侍郎,兼管父皇陵寢,也算朕對他大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