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餉銀重賞,官兵肯賣命,攻城的太平軍隻得撤退。但是,他們沒有撤出戰場,不時呐喊著衝過來,當城樓上的大炮轟擊時,便轉身撤退。如此循環,戰鬥一直進行到天黑才漸漸停止。大雨傾盆,官兵和民夫冒雨搬運石塊木料,堵塞魁星樓缺口。他們唯恐不怕死的太平軍發動夜襲,所有人在城牆上防守。
夜黑如漆,太平軍悄悄撤出陣地,趕到湘江岸邊。江邊停泊著數千艘船隻,有載貨大船,更多的是小漁船。原來,太平軍包圍長沙兩個月,方圓饑民紛紛投奔,石達開在河西掠糧十萬斤,救濟附近貧苦百姓數萬斤,沿岸漁民自動駕著船隻前來幫助太平軍。楊秀清周密安排,一部走陸路,一部走水路,消失在夜色中。
2.動亂四起
鹹豐二年十月十九日淩晨,雨還在淅淅瀝瀝下著。聽到麻雀嘰嘰喳喳,城樓上的官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平軍圍城兩個月,每天聽到的是炮聲呐喊聲,何曾聽到麻雀聲?趕緊跑到城垛口睜大眼睛張望,竟然看不到一個太平軍,頓時歡聲雷動:“太平軍走啦!”江忠源速派楚勇偵察,果然妙高峰太平軍營地空無一人。江忠源大驚,詢問附近百姓,才知道太平軍前些天四處搜集船隻,乘河水暴漲,昨晚撤走了。
江忠源趕緊派人給張亮基送信,飛馬馳向城外援軍駐地,請他們火速追擊。那些將領知道他不過是團練頭目,懶洋洋毫不理睬。江忠源心裏窩火,隻得怏怏而回。
得知太平軍撤離長沙,張亮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立即吩咐藩司撥給銀兩,犒勞守城官兵。左宗棠提出要給守城的團練民夫發賞,他也高興地答應了。然後大擺宴席慶功,犒勞兩個多月來為守城出力的官紳,特意把黃冕、賀瑗、孫觀臣和陶桄請來,當場申報朝廷,連本帶息償還他們借出的銀子。他讓左宗棠起草奏折邀功請賞,題為“長沙大捷賊匪敗竄北逃折”,特意給江忠源和左宗棠記功。
奏折寫好,張亮基一字不改,蓋上湖南巡撫的關防大印,立即吩咐六百裏加急送往北京,喜形於色地說:“多謝左先生鼎力相助,長沙得以保全。亮基全力保奏,想必朝廷不日就有批複下來,那時再給先生慶賀。”
左宗棠淡淡地說:“大人,宗棠乃局外人,並不像大人這麼樂觀。恕我直言,洪楊起事,皆因民不聊生而逼上梁山,得到貧苦百姓擁護,所以日漸壯大。從這些日子攻城的情況看,偽西王蕭朝貴雖然斃命,然偽東王楊秀清詭譎狡獪,偽翼王石達開深通謀略,看出他們身處險境,及早占領河西要地,便扭轉了局麵。由此可見,他們的見識本領遠在綠營將領之上。宗棠以為,洪楊可比明末李自成,行蹤飄忽擅長流竄,今日撤離長沙,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必須及早準備才行。”
有餉銀重賞,官兵肯賣命,攻城的太平軍隻得撤退。但是,他們沒有撤出戰場,不時呐喊著衝過來,當城樓上的大炮轟擊時,便轉身撤退。如此循環,戰鬥一直進行到天黑才漸漸停止。大雨傾盆,官兵和民夫冒雨搬運石塊木料,堵塞魁星樓缺口。他們唯恐不怕死的太平軍發動夜襲,所有人在城牆上防守。
夜黑如漆,太平軍悄悄撤出陣地,趕到湘江岸邊。江邊停泊著數千艘船隻,有載貨大船,更多的是小漁船。原來,太平軍包圍長沙兩個月,方圓饑民紛紛投奔,石達開在河西掠糧十萬斤,救濟附近貧苦百姓數萬斤,沿岸漁民自動駕著船隻前來幫助太平軍。楊秀清周密安排,一部走陸路,一部走水路,消失在夜色中。
2.動亂四起
鹹豐二年十月十九日淩晨,雨還在淅淅瀝瀝下著。聽到麻雀嘰嘰喳喳,城樓上的官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平軍圍城兩個月,每天聽到的是炮聲呐喊聲,何曾聽到麻雀聲?趕緊跑到城垛口睜大眼睛張望,竟然看不到一個太平軍,頓時歡聲雷動:“太平軍走啦!”江忠源速派楚勇偵察,果然妙高峰太平軍營地空無一人。江忠源大驚,詢問附近百姓,才知道太平軍前些天四處搜集船隻,乘河水暴漲,昨晚撤走了。
江忠源趕緊派人給張亮基送信,飛馬馳向城外援軍駐地,請他們火速追擊。那些將領知道他不過是團練頭目,懶洋洋毫不理睬。江忠源心裏窩火,隻得怏怏而回。
得知太平軍撤離長沙,張亮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立即吩咐藩司撥給銀兩,犒勞守城官兵。左宗棠提出要給守城的團練民夫發賞,他也高興地答應了。然後大擺宴席慶功,犒勞兩個多月來為守城出力的官紳,特意把黃冕、賀瑗、孫觀臣和陶桄請來,當場申報朝廷,連本帶息償還他們借出的銀子。他讓左宗棠起草奏折邀功請賞,題為“長沙大捷賊匪敗竄北逃折”,特意給江忠源和左宗棠記功。
奏折寫好,張亮基一字不改,蓋上湖南巡撫的關防大印,立即吩咐六百裏加急送往北京,喜形於色地說:“多謝左先生鼎力相助,長沙得以保全。亮基全力保奏,想必朝廷不日就有批複下來,那時再給先生慶賀。”
左宗棠淡淡地說:“大人,宗棠乃局外人,並不像大人這麼樂觀。恕我直言,洪楊起事,皆因民不聊生而逼上梁山,得到貧苦百姓擁護,所以日漸壯大。從這些日子攻城的情況看,偽西王蕭朝貴雖然斃命,然偽東王楊秀清詭譎狡獪,偽翼王石達開深通謀略,看出他們身處險境,及早占領河西要地,便扭轉了局麵。由此可見,他們的見識本領遠在綠營將領之上。宗棠以為,洪楊可比明末李自成,行蹤飄忽擅長流竄,今日撤離長沙,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必須及早準備才行。”
“左先生所言甚是。江忠源曾說,綠營官兵畏懼太平軍甚於國法,我還覺得他過於藐視綠營將領。從向榮與福興等人的作為,亮基不能不深感失望。”張亮基輕輕歎息,“然而,朝廷剿匪還得靠他們,怎麼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