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曾國藩戴孝出山 羅澤南率團赴長(2 / 3)

黃冕想到太平軍炸開城牆的驚險,至今還心有餘悸,忙說:“中丞大人,鄙人還有一事稟報,太平軍圍城的那些日子裏,亂黨刁民蠢蠢欲動,幸城外援軍趕到,城內防守嚴密,才沒釀成事端。如今援軍撤走,城防鬆懈,那些亂黨刁民氣焰囂張,偷竊搶劫的事件不時發生,得想出個辦法來才行。”

他這麼開了頭,其他人紛紛說,自太平軍流竄湖南,動亂四起,如善化亂民在縣衙聚眾鬧事,衡山縣天地亂黨占山立寨,百姓驚恐不安,州縣官員請求巡撫派兵彈壓。好端端的一場慶功宴,變成了訴苦會。

張亮基心煩意亂:“太平軍圍城兩月,官兵傷亡不少,毀壞的城牆要維修,遭難百姓要撫恤,長沙自顧不暇,哪裏還有兵派得出去?”

江忠源起身說:“卑職認為,亂黨刁民乃心腹之患,不可大意。可令各州縣組建團練,挑選有膽識的士紳統帶,足可保境安民。目前最要緊的,是搜捕亂黨土匪,安定民心。”

張亮基很讚成:“江將軍說的甚是。昨天新欽差徐大人有令,要鮑提督率兵三千追剿太平軍。長沙僅八千官兵,守城傷亡兩千,隻有六千了。鮑提督帶走強壯,老弱病殘何以防守省城?請你率兩千楚勇駐城防守。若州縣土匪作亂,再相機征剿,嚴懲不貸!”

左宗棠接過話頭說:“大人當機立斷,妥當至極。宗棠以為,目前全省動亂四起,江岷樵楚勇僅兩千人,難免捉襟見肘力不從心,請速命羅澤南將一千團練帶進長沙助守。羅澤南帶領學生組建團練千人,雖未經戰陣,卻也經常操練,實力不弱。有羅澤南率團練助守,江岷樵可放心外出剿匪,大人就能遊刃有餘了。不過,還需派人統領才行。”

“嗯,這主意不錯。”張亮基從江忠源的楚勇看到了團練的戰鬥力遠超綠營,興奮地搓搓手,“可團練畢竟是民兵,巡撫衙門不便出麵,讓誰來統領才好呢?”

左宗棠倒背著手來回踱步。羅澤南在湘鄉固然有威望,到長沙卻缺乏號召力。他很想毛遂自薦,但自己隻是舉人功名、巡撫手下幕僚,資曆威望也不足服眾。本來江忠源是最合適的人選,無奈剿匪得靠他。郭嵩燾是個書生,黃冕是個富紳,兩人都不合適。

他突然大叫一聲:“中丞大人,曾滌生侍郎正在湘鄉守製,由他統領如何?”

“曾侍郎家什麼人去世了?我還不知道呢。”

“聽江岷樵說,曾滌生母親在六月去世,他從江西主考任上回籍奔喪,回家兩個月了。”

“嗨,幾個月來晝夜想著怎麼對付太平軍,竟不知曾滌生回籍了。如果他來主持,無論資曆威望,當然再好不過了。”張亮基沉吟說:“不過,聽說曾滌生是道學家唐鏡海的弟子,居喪期間,他肯出山嗎?”

左宗棠自信地說:“大人所慮,宗棠也想過了。曾滌生最講忠君報國,隻要大人上奏朝廷,請皇上下詔,他準會出山的。”

張亮基很高興,當即要左宗棠幫他擬奏折。


3.澤南率師

曾國藩在荷葉塘守喪,從江忠源匆忙寄來的幾封書信裏,對長沙被太平軍圍困兩個多月的情況,有個大致了解。但他僅回過兩封寥寥數語的短信。原因很簡單,當初江忠源在父喪期間墨絰出山,他曾竭力勸阻,但江忠源仍然帶著楚勇殺向廣西。這件事,曾國藩覺得江忠源固然忠君愛國,卻違背孝道,一直心存芥蒂。自己這麼批評別人,當然要一心盡孝,不管外麵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可動搖。

鹹豐二年十月底的一天,曾國藩一大早就起床,臨帖半個時辰,便給京師的朋友寫信,還給長子紀澤寫了一封家書。紀澤今年十四歲了,曾國藩有意培養他的辦事能力,將家眷離京回籍前該辦的事情作細致交代。他是個很細心的人,連家具贈送給誰,都寫得一清二楚。剛寫完書信,四弟國潢喜滋滋走來,說太平軍被官兵打跑了,朱縣令派人送信來了,羅山先生也有一封。

曾國藩仿效前賢風度,心裏高興卻不表露,慢慢拆開來信。朱孫詒說的卻是另一件事:接張中丞公函,省城官兵主力奉命追剿太平軍去了,城防兵丁都是老弱病殘,請命羅澤南率一千團練趕赴省城協助防守。下官與羅澤南建湘鄉團練,為的是保衛桑梓。中丞有命,下官不敢不遵,羅澤南也不敢違背,萬分躊躇。事關重大,請侍郎大人代為決斷。再看羅澤南的書信,是請他到縣城考察團練,商討赴省事宜。

曾國藩將書信收好,吩咐四弟備轎。早飯後,便坐轎前往湘鄉縣城。

羅澤南比曾國藩大三歲,十九歲起設館授徒,他注重經世致用之學,教學生兼習兵書,頗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到湘鄉縣城和長沙設館。他教學二十多年,弟子上千人,功名道路卻十分坎坷,三十三歲才考上秀才,鄉試屢次落第。去年,他組織學生辦團練,號稱“湘鄉勇”,縣令朱孫貽十分讚賞,保舉他為候補訓導,讓團練在縣城堅持操練。收到巡撫衙門公函,朱孫詒和羅澤南商量,召集全縣四十三都團長、練長會議,邀請曾國藩光臨指導。曾國藩進城,拜會縣令朱孫貽後,出席縣城團練的比武大會。親眼看到羅澤南和他的弟子王錱、李續賓、李續宜等人訓練的一千團丁初具規模,還頗有武藝,很是高興。

夜晚,羅澤南跟曾國藩促膝談心,向他詳細介紹一年來按照戚繼光的練兵方法,挑選營官招募丁勇,平時白天操練、晚上讀書的心得體會。他誠懇地說:“滌生侍郎,太平軍作亂,澤南出於忠君愛國之心,帶弟子訓練團丁共保桑梓。澤南深知自己乃一秀才,威望低微,常自不安。今張中丞來函,命我率團練到長沙協助防守,澤南自知才疏學淺,惶恐不敢領命,特請你前來決斷。若滌生肯出山主持,澤南願將這一千多人交給你,我與弟子在你帳下聽令,望滌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