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先生,國藩身為人子,廁身卿貳,母喪期間,理當為天下表率,焉能違背孝道!”曾國藩連忙推辭。接著又說:“但我覺得,張中丞請你帶領團練協助長沙防守,對你和湘鄉團練而言,都是難得的機遇,不能錯過。江岷樵的楚勇也是團練,此次保衛長沙,張中丞倚為幹城。今太平軍遠遁,江岷樵讓他主持城防,你們到了長沙,必定同心協力。假以時日,焉知羅山先生不會與江忠源並肩,湘鄉團練不能與楚勇並駕齊驅?”
羅澤南知道曾國藩是個理學家,想要他出山千難萬難。曾國藩這一番激勵的話,讓羅澤南心潮澎湃。他本來是個功業心很強的人,隻因時運不濟,至今埋沒湘鄉一隅之地。張亮基以巡撫之尊邀請去長沙協助防守,建功立業的機會送上門來,豈能錯過!
想到這裏,他向曾國藩拱手施禮:“滌生侍郎金玉良言,澤南領教了!”
曾國藩笑著點點頭,說朝廷有規定,團練是民兵,巡撫衙門會提供一定補貼,糧餉器械得自己籌措解決。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讓羅澤南跟朱孫詒和王錱等弟子商量定奪。
羅澤南感謝他指點,讓他安歇,再去跟朱孫詒等人商量。朱孫詒沉吟半晌,說團練是湘鄉子弟,縣裏解決一半。王錱眉飛色舞:“朱明府給解決一半,想必張中丞那裏不會少。我看不必猶豫了,幹脆早日把隊伍拉到長沙去,跟太平軍真刀真槍幹一場再說!”
弟子中李續賓兄弟生性沉穩,默默思索不作聲。也有膽小的,說太平軍都是亡命之徒,隻怕難以取勝。王錱拍拍胸膛,說我們當初辦團練就是為了對付盜匪,哪有害怕太平軍的道理?江忠源帶的也是團練,如今他已經是五品頂戴,誰不羨慕佩服?你們畏首畏尾,讓我帶三百人先去!到那時,可別眼紅我掙到頂戴喲!
羅澤南笑了:“璞山,你能不能少說兩句,讓別人也說說想法?”
聽的人都笑了,王錱不禁也笑了。羅澤南十分讚賞王錱的勇氣,讓他帶領三百人先到長沙去向張中丞報到,自己和朱明府辦妥了有關事項,再帶領七百人到長沙會合。
王錱大喜,立刻跑到操練所,向手下團丁宣布命令,讓大家回去準備行裝。然後,回到家裏告訴父母。他父親是蒙館先生,滿肚子忠君愛國的思想,勉勵他放心前去。
4.拒絕亮基
得知朱孫詒和羅澤南湘鄉縣團練奉命去省城協助防守,曾國藩頗為高興。想到他們有許多細致問題要辦理,自己不在其位不便說話,第二天早飯後便向他們告辭。
一路上,曾國藩浮想聯翩。羅澤南如今四十五歲了,至今還是白衣秀才,自己雖高居二品侍郎,卻不能給這位學識淵博的老朋友絲毫援手,想來真是慚愧。不料太平軍作亂,卻給羅澤南帶來建功立業的機遇。難道,冥冥中真有天意?
想到數萬太平軍包圍長沙兩月之久,幾度炸開城牆險象環生,朝廷數萬援軍畏縮不進,竟任其乘船遠遁,曾國藩又不由得心裏沉甸甸的。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些官兵怎麼這樣不中用呢?難道真如江忠源所說,綠營已經糜爛不可再用,隻能靠團練了?
再又想,自太平軍作亂以來,朝廷援引嘉慶年間平定白蓮教暴亂的成功經驗,命各省興辦團練,協助官府抵禦太平軍,卻大多徒有其名,真正有規模有戰鬥力的,唯有新寧江忠源。當初自己讓四弟回湘鄉辦團練,縣令朱孫詒大力支持,全縣紛紛按保甲組建團練,推舉羅澤南為團練總領,在全省也算最早的了。羅澤南弟子眾多一呼百應,難得的是仿效戚繼光練兵之法,挑選營官招募勇丁,白天操練晚上讀書,引起巡撫張亮基格外器重,調往省城協助防守。但湘鄉團練畢竟與新寧楚勇不同。楚勇在江忠源統帶下身經百戰,蓑衣渡一戰聞名天下,湘鄉團練未經戰陣,能擔當重任還建功立業嗎?
轎夫腳步輕快,不一會,高嵋山映入眼簾,曾國藩不禁想起荷葉塘團練來。總團勇丁在縣城操練,荷葉塘團練沒有人參加,此次湘鄉團練赴省助防也沒人參加,這讓他幾分不自在。記得去年讓四弟回家辦團練,四弟回信說,羅澤南任湘鄉團練總領,讓他當都團總,曾捉拿了幾個盜賊,言辭中極其得意。居喪期間,和南五舅扯家常,知道鄉民參加團練要自己置辦服裝器械,操練時要耽誤地裏農活,老百姓對團練並不擁護。在家裏,發現四弟在鄉民麵前趾高氣揚,曾國藩很不高興,故意不問團練的事情。究竟是羅澤南有意照顧,還是四弟不願把團練派到縣城去操練,得向四弟問個明白才行。
回到家裏,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等候曾國藩說進城見聞。曾國藩這才說,新巡撫張亮基請羅澤南率一千團練到長沙去協助城防,這是我湘鄉的光彩。曾麟書感慨說:“羅山先生為團練耗盡心血,湘鄉無人不知,無人不敬,也不枉張中丞器重!”
曾國藩看著國潢,緩緩問道:“四弟,你是荷葉塘都團總,我回來兩個多月了,怎麼沒見你們操練?”
曾國潢一向對大哥敬若神明,聽出他語氣不善,忙解釋說:“大哥,剛成立時,也操練過一段日子,捉了幾個毛賊。見太平軍也沒打過來,漸漸就放鬆了。也怪不得,團練都是農夫,他們要耕種田地,一家子才有飯吃。我是都團總,鄉裏鄉親的,總不能逼他們丟下農活去操練。真要那樣,早被人罵死了。”
曾國藩點點頭,又問:“四弟,照你看,團練要怎樣才能辦好,在太平軍過來時能起作用?”羅澤南就要帶領團練到長沙去了,必須組建一支得力的隊伍保衛桑梓才放心。
“依我看,要挑選一批精壯團練,讓他們吃糧吃餉,才能辦得好。不然的話,隻能是中看不中用的銀樣臘槍頭,頂多也就能看家護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