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翻閱大哥名冊上的記載,見大哥在熊登武的名冊上記著“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色榫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紋俗”,在蕭孚泗的名冊上記著“口拙訥,神不外散”,周惠堂的名冊上寫著“顴骨高,方口好,麵有昏濁氣,色浮,不甚可靠”。他覺得大哥的相人術深奧高明,請大哥給自己的愛將李臣典幾人仔細鑒定。曾國藩到駐防的營房考察後,對九弟說:“沅甫,此人濃眉大眼殺氣外透,營壘森嚴,是衝鋒陷陣的將才。惜讀書太少,行事魯莽,你平時要多加點撥,避免違紀犯事。”曾國荃覺得大哥的評價入木三分,牢牢記在心裏。
兄弟倆晚上閑談,說起荷葉塘周圍人家,曾國藩忽然想到四弟國潢來信,給他在木兜衝那邊買了四十多畝水田,囑咐說:“九弟,你四哥來信說給我買田地,我已回信讓他退掉,也不知他退了沒有。過些日子你回去,務必幫我落實好。大哥以為,不但我家不能買田,你們幾家也不要作買田的打算。昔競希公在世時,常譏笑對麵駝三爺省吃儉用給子孫買田,到頭來,子孫吃喝嫖賭,把他辛辛苦苦買來的田全都賣掉,活活氣死了,當引以為戒。競希公製定‘豬、蔬、魚、書,早、掃、考、寶’八字家訓,我輩子孫絕不能改變。銀錢、田地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也不可買田。兒女長大,讓他們努力讀書,做讀書明理的君子,絕不愁沒飯吃。兒孫走正道受人稱讚,才是最大的福氣。”
曾國荃明白大哥是真心話,此時他一心建功立業,也沒有買田起屋的心思,一口答應。
過了幾天,李翰章從廬州老家來到大營報到。曾國藩很高興,想到他大弟李鴻章是私淑門生,隨口問道:“少荃一向可好?”
李翰章機靈,趕緊說:“大人,少荃現在南昌,想為恩師效力,不知大人能否收他?”
對這個年家子學生,曾國藩的評價是:聰明絕頂,誌向非凡。鹹豐二年,太平軍擾亂東南,李鴻章慫恿工部侍郎呂賢基回安徽辦團練,並捉刀代筆擬奏。諭旨批準,呂賢基心裏埋怨,也上奏把李鴻章拉回安徽。後來呂賢基兵敗戰死,次年,李文安也被推薦回安徽辦團練,父子倆接受安徽巡撫福濟指揮,率團練與撚軍及太平軍作戰。李鴻章書生帶兵不諳軍事,以浪戰聞名,又強逼富紳捐銀,得“翰林變綠林”的惡名,令曾國藩頗為不滿。鹹豐五年,李鴻章率團練配合福濟官兵收複廬州,奏軍機處記名道員。鹹豐六年,李鴻章隨福濟克複巢縣、和州等地,敘功賞加按察使銜,不料功高招妒,謗言四起,李鴻章幾乎不能自立於鄉裏。去年,父親李文安去世,福濟上奏,命李鴻章回籍守製,李翰章正是那時離開的。今年,陳玉成率太平軍攻陷廬州,李鴻章率家眷逃奔南昌,寓居大哥家中。這些年來,李鴻章一心在戰場立功,與恩師書函稀少,如今他來到南昌,竟然不來拜見恩師,曾國藩很不快,決定先敲打他一番,隨口說:“現在不急,以後再說吧。”
李翰章看出曾國藩不悅,不敢再說。
曾國藩對李翰章嚴肅交待,必須按核定在營委員夫役等薪水口糧章程辦事,還要查核火器大小、炮位抬槍鳥槍等項,所用炮子火藥多少,都要在表冊中記錄清楚,不能有絲毫錯誤。軍紀無情,如有差錯,就得由個人賠償。李翰章知道曾國藩辦事認真,急忙答應。
十月十一日,曾國荃起程回湖南老家。他有一個秘密,一直不敢對大哥說。原來,當初吉安久攻不下,曾國荃宣布一條命令:城破之後,大索三天。允許打破吉安後,湘勇放手搶劫城內財物。湘勇本為升官發財而來,果然拚死打破吉安,將城內搶劫淨盡,個個發了財。三天過後,曾國荃將搶劫之事推在潰敗的太平軍身上,嚴禁部下搶劫,市民不知真相,竟然獲得愛護百姓的美名。部下孝敬,他也獲得不少金銀送回家。曾國藩為他送行,叮囑他督促子侄讀書,說紀澤兄弟如有懈怠,要嚴厲督促。曾國荃滿口答應,便縱馬揚鞭而去。
十六日,曾國藩具折奏保玉山、廣豐守城出力員弁,開單請獎。然後又馳奏調派官兵分道入閩,並陳明現在辦理情形。附片奏報:“此次疾役盛行,實從前所未見。張運蘭、蕭浚川、吳國佐等軍,報病多者一千數百人,少者或數百人。臣亦不忍亟催其進軍。劉長佑一軍,積勞過深,患病尤眾,請移駐撫州調理。”
半個多月後,曾國藩收到上諭:“曾國藩奏辦理情形,朕亦不為遙製。該侍郎惟當督飭將士,相機剿辦,探知何處有賊,即由何處進剿,以期迅殲醜類。至建昌等屬疾役流行,各營兵勇現多染病,著該侍郎妥辦拊循,俾得迅速調治,無誤軍行。”
讀了這道上諭,曾國藩長長一歎。各方麵情況表明,援閩已經於不可能,自己在建昌白白耽擱了四個多月。現在最大的希望是李續賓的陸軍,但願他們迅速挺進皖中。
2.樅陽合謀
太平軍那邊,正在為應對曾國藩複出加強兵力部署。
前年天京內訌後,石達開在安慶率軍“靖難”,天王洪秀全將韋昌輝處死,燕王秦日綱和佐天侯陳承鎔也被斬首,一時人心惶惶。陳玉成從小是孤兒,是叔叔陳承鎔撫養並帶他參加太平軍的,陳承鎔被處死,他因此心懷忐忑。好在天王聽從翼王建議沒有搞連坐,知道他在攻取武漢中立下汗馬功勞,任命他為前軍主將;韋俊是韋昌輝的親弟弟,也被任命為左軍主將。這麼一來,軍心迅速安定,五軍主將鐵心效忠於天王,大力攻城略地。
安徽很多州縣被官兵收複,總兵秦定三率軍攻克舒城,進逼桐城。李秀成率軍堅守桐城,派人向陳玉成求援。陳玉成一麵奏報天王,一麵率軍馳援,於十二月趕到樅陽。
李秀成得知陳玉成增援,也從桐城來到樅陽,在樅陽金雞山望龍禪院舉行軍事會議,共商反攻方案。會議商定,兩軍內外夾攻,大敗秦定三,乘勝收複舒城、六安等州縣,安徽的太平軍聲勢大振。
去年五月,石達開離開天京來到安慶,決定率精銳遠征。當時李秀成在六安、霍山一帶,而陳玉成在太湖、潛山一帶作戰,兩人不願跟隨石達開離開天國。石達開也顧全大局,讓他們留下繼續為天國效力,自己率軍與清朝官兵流動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