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科考舉子爭鋒 2(1 / 2)

時間在參考舉子們眼中比平常快上數倍,過去兩天一夜的凝神苦思,奮筆疾書都還曆曆在目,但又如同大夢一場。

從宮城出來後,大多舉子都不約而同的深深回顧一眼這郢都皇城才打道回府。有的回到客棧和家中不酣睡他個三天三夜誓不罷休,但更多的還是選擇外出在這京都好好遊玩一番。畢竟這春日的郢都,風流才子又怎麼舍得錯過?

回到府邸的韓泉不屬於上述二者,隻是在家中靜靜調息,偶爾在院中踱踱步練練拳腳,其間旦保範和麵具劍客都沒有來訪,反倒是老王不知什麼時候和遊四海打成了一片,神秘兮兮的從遊四海手中“偷藝”,學了一套油淋豆皮的做法好不得意,全然不顧韓泉滿臉的嫌棄,每天早上都要賣弄一番。

“少爺,你看今天這手藝是不是又有進步?嘿嘿,這燒汁呀,我特地嚐試加入了鮮菇、茄汁和南越特產的耗油,香醇可口,濃而不膩……”

“……”

“不是我說呀,老遊也未必有這手藝。看咱這火候拿捏的,那是可是死死的,嗬嗬嗬嗬……”

“……”

“少爺,你倒是說句話呀,是不是不好吃?”

“我去書房了。”

“……夫人呐,你走得早啊……”

“……好了老王,好吃,你做的都很好吃。”

“嘿嘿,還是少爺有品位。”

……

就這樣幾日過去,三月十七,武試開始。地點設在郢都東北郊外的練兵場。

這一日,碧空如洗,雲白似絮。層巒聳翠而蔽日,清澗潺淅而拍石。

在一處空曠的場地,五千武舉子已經聚齊,按千人一組排成五大方陣。四周布滿了京郊衛戍麒麟衛將方陣圍在其中,更出動了戰力、素養都為楚國最強的宮廷禁軍“玄甲軍”前來督陣。

石製的五丈見方的台上站著幾個身影,分別是主考官兵部尚書旦平,副考官玄甲軍統帥雷蒙,和他們的幾個副官,兩位參與文試的監考司禮公公在他們身影之後。除了這兩位司禮公公,其餘人等都是鎧甲加身,神情冷峻,不怒自威。

相比文試,此時的寂靜更添了肅殺之意。

身長六尺餘的旦平走上前來,居高臨下俯視台下方陣片刻後,開口朗聲說道:“庚子年三月十七,奉陛下和太後聖命,武選殿試開始。”聲音雄渾蒼勁,勢入九霄,餘音在山穀久久回蕩,聽者無不身形一震。

“殿試為期三天,分為三場……”接下來,旦平簡潔明了的說明了考試製度,與趙忠的慷慨激昂截然相反。

這三場殿試分別是體能與騎射、分組對戰以及兵法策論。

此次武選的第一場體能與騎射最為聲勢浩大,五千武舉子先要一路穿過密林,疾跑到三十裏之外交接地點,先到的三千人才有資格進入下一輪。具體來說,先到的人在交界處領取第一道通關令牌,然後立刻騎馬射擊百步之外移動的靶子,每人有十次機會,中七次方可領取第二道通關令牌,而後便進入下一場分組對戰。原則上取前一千八百人,但實際上按曆年的情況,一般進入第二場的人數都不會達到這個數字,有一年甚至隻有九百來人進入下一場。

旦平宣講完考製之後,略一停頓,然後身後的副官走上前來,拿出最大的氣力喊出:“考試開始!”

一聲令下,本來整齊的方陣都像炸了鍋一樣瞬間啟動,密林之下,人影如潮水般攢動,勢若百丈洪濤滾滾奔流。腳下虎虎生風,掃得落葉和塵土四散。大地隆隆作響,山體搖搖欲墜,驚起林中燕雀亂飛,水中魚蝦慌竄。

又是一年紫電驚雷,風雲際會。

我大楚興矣。

旦平看著台下武舉子們從兩側奔流而過,四方大臉上露出掩藏不住的欣慰。

“旦大人,這真是一屆更甚一屆啊。”玄甲軍統帥雷蒙也看著台下的滾滾人流,感歎道。說話聲音雖不大,但渾厚而中氣十足,因此聽得十分清晰。國字臉上印堂頗寬,麵若刀刻,棱角分明,顯得十分滄桑,雖然實際年紀和旦平一樣不到半百,但看起來已經六旬有餘。

旦平仍然目視前方,不禁隨之歎了一聲:“是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哈哈哈哈……”雷蒙大笑道:“好一個一代新人勝舊人!看來你我也快卸任咯。”

旦平這時才轉頭一笑,說道:“但願如雷統領所說,這些小輩快快成長起來才好。到時我們這些老東西解甲歸田,花酒為伴,豈不美哉?”

雷蒙聽到花酒為伴,不由得心中泛起一陣酸楚,仰麵看向天邊。

花酒為伴嗎……

旦平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道:“對不起雷兄,是小弟疏忽了。”

其實說起雷蒙的身世,也頗為曲折。本來是長沙郡偏遠鄉村的平凡農家,在三十餘年前被國征兵,隨吳振楚一起征戰蜀地。由於作戰勇猛,一路披荊斬棘,竟然最後從一個小小兵卒做到那位少帥的副官,統禦川軍先鋒營,還得天恩賜婚名門之女,並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