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拚爹 不拚媽,一切看貢獻和能力(3 / 3)

一位在非洲待過8年的華為員工在網上上傳了這樣一篇文章《華為員工回顧非洲8年工作:蚊子龍卷風》,記述他在當地的工作情況,其中有記錄這樣一件事:

2008年,他被抽調支持讚比亞MTN 300站點全Turnkey項目,任項目合同經理。該項目是華為在這個地區的第一次大規模Turnkey項目,客戶要求12個月完成,包括挖地、打地基、做塔、立設備和開通業務。由於沒有經驗,項目進度讓人焦慮。

之後,他和幾位同事發現,再這麼下去是行不通的,工作進度完全無法跟上。該怎麼辦呢?想來想去,他最後決定主動寫下軍令狀。就這樣,他以郵件的形式跟代表處領導立下“軍令狀”,承諾60天內交付13個站點,如果不成功就自行卷鋪蓋走人。

領導同意了他的“軍令狀”,於是,他就開始“自封”為區域項目經理,和當時負責交付的副代表一起組織所有人每天晚飯後開日會,討論項目進展和解決方案。沒想到,這日會一開就是180多天,天天如此,從不缺席,到最後所有人都無法忍受了。

白天的時候,他就讓司機開車帶他去Kabwe。據他回憶,那個時候,每天車上除了電腦就是水和餅幹,電腦是辦公的,水和餅幹是用來激勵分包商勞動力的。

Kabwe站點交付區域偏僻沒有電,站點混凝土澆築期間通常用發電機提供照明。很多時候“曆史悠久”的發電機罷工,而混凝土澆築一旦啟動就不能停止,他們不得不把所有車打著火,用車燈提供工程現場照明。為了趕工期,他們和工人一起連夜趕進度,連續推動分包商做了三個通宵,一邊提供水、餅幹,一邊陪他們聊天,鼓勵他們。

最終,他們果然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回國後,他自己再度回想時都覺得不可思議。他說,這是他為公司簽下的第一單,也正是這次經曆讓他開始蛻變,以前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他隻知道如何抱怨工作辛苦,直到自己“自封”做了經理,他才知道,對於工作,最有利的檢驗標準就是結果,沒有結果,所做的一切都沒意義。

彭劍鋒說過,華為文化本質上是“藍血績效文化”,即“一切讓業績說話”,強調業績導向與執行,沒有績效就沒有發言權,機會和資源向高績效者傾斜。華為的每一個員工,每年都要提出挑戰性的績效目標,並對績效目標做出鄭重的承諾。

任正非也說,一味地埋頭苦幹是不行的,一味地加班耗時間也是不行的,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但該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出結果。在他看來,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卻又得不到有用的結果,這是對資本的最大侮辱和浪費。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說白了,老板為什麼付給我們薪水,不就是因為我們的工作能帶來利潤嗎?失去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可能獲取豐厚的薪水。隻有讓公司賺錢,員工才可能獲得較好的回報。從某種意義上講,想要加薪,就得先為公司賺錢。

比爾·蓋茨說過:“能為公司賺錢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無論從事哪一行,我們都必須知道: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那些隻有辛苦,沒有結果的人。說到底,誰為公司創造的業績更多,誰的薪水就更高,也才更有說服力。

立即去做該做的事

任正非說:“許多重要決策必須一致通過,少數人通不過,要做工作,甚至有時做不通就拖著,這種決策的安全性拖累決策的及時性。”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白了,就是指的“拖延症”的問題。很多人做事情,喜歡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要麼是還沒做好準備工作,要麼是心情不佳,提不起做事的幹勁兒。總之,原本計劃好的一件事情,往往是一拖再拖,一再延後,毫無效率。

有人說,拖延是阻礙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就如同那兩個想要去南海的和尚,窮和尚與富和尚一同定下目標,按理說,富和尚比窮和尚明顯更有成功的機會,然而,事實的結果卻是,當窮和尚抵達南海,又從南海回來時,富和尚依舊停留在原地。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窮和尚在有了目標之後,就立即著手去做他該做的事了,為“去南海”這個目標付出了努力。富和尚則不同,他總是在不斷地完善他的計劃,從中找出各種紕漏,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去執行他的計劃。

有道是,一百次思考不如一次行動,再完美的計劃如果不去執行,就跟廁所裏的廢紙沒什麼兩樣。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創新元素爆棚的時代,其實我們很多人常常會有各種不錯的設想,可為什麼最終取得成功的仍然隻是一部分人呢,隻因缺乏執行力。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統計,發現有高達80%的優秀計劃和點子因為沒能及時實施,最終胎死腹中。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由於製定好的政策沒有及時實行,結果引起公司發展失衡,各個環節均受到牽連,最終致使公司整個運作流程停滯。

任正非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尤其注重政策、計劃的執行。為了確保公司內部的執行力,他一直以來都以身作則。隻要決定好的事,他總是第一時間去做,從不拖拉;遇到問題也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放任問題,給它擴大的機會。

有一次,華為總部財務部門的幾個年輕員工在電梯裏大發牢騷,抱怨公司為什麼不在研發基地設立一套賬務係統,害得他們老為結賬報銷的事情,在基地和總部之間來回跑,浪費時間不說,還大大降低了效率,對公司的科學化管理也沒有什麼益處。

由於年輕員工們說得太投入,都沒發現其實任正非當時也在電梯裏。以至於,當他們走出電梯,發現任正非的時候,一個個嚇得說不出話來,以為要受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