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毛病,隻因自己身處一個好的環境、大的平台,就誤以為自己也達到了與這個平台同樣的層次,進而炫耀顯擺。舉個簡單的例子,那些有父母出錢開上豪車的人,那些進入了大企業上班的人,其實,如果嚴格判定他們個人的能力,或許並不比其他平台的人優秀很多,但在為人處世時,他們卻常常盛氣淩人。
更有甚者,在進入一個好的平台之後,就開始失去進取心,抱著在平台裏混待遇、混福利的心思,無心工作,成天隻知道顯擺自己的架子,向人吹噓他所在的公司、單位有多麼厲害,卻全然不提自己有多努力。一旦不幸被掃地出門,在進入其他平台時,又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極高的位置,要求福利待遇與之前一樣,不然就是埋沒了自己。
殊不知,像這樣的人,絕大多數並不存在能力上的核心競爭力。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自認為很優秀,隻不過是之前的大平台蒙蔽了他們的雙眼、養刁了他們的口味而已,使他們沒能看清自己的真正實力。畢竟,優秀的是他們身後的平台,而非他們自己。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能在任何時候都做到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的人。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正處在低穀,就妄自菲薄或自暴自棄;也不會在得意時,就狂妄到沒邊兒,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樣子。聰明的人總是不斷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
任正非常常擔憂華為的人才流失,並對此束手無策。他說:“哪個企業說要IPO,我們的人也會往那兒跑,我們抵擋不住互聯網企業招我們的人。我們做的是大平台,不可能激勵少數人,如果15萬人的待遇都提得很高,就要客戶多給錢,誰願意?”
在任正非看來,這就是華為本身固有的一個矛盾點。雖然平台很大,起點看似很高,但同時也必須得應對它“臃腫”的體形所帶來的不便。換作其他一些小公司,也許一個政策的落實隻需一個月不到,也不用考慮太多,然而,對於華為這樣的大平台來說,就會有無數種未知的可能。誰也不知道最後會變成啥樣,這就是大平台的笨拙。
社會上的很多人,如今都在為華為歌功頌德,千篇一律地讚美它有多成功,有多麼不可思議,能進入其中工作是多麼優越的一件事,畢竟它是個絕對的大平台。然而,又有多少人看到其隱患呢?還是隻有任正非,他始終保持清醒的大腦,不驕不躁。
我們做人也當如此,永遠不要被一時的表象所蒙蔽。不管我們所在的平台多好,也不管我們當下的處境多順暢,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多優秀。我們可以高興,可以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絕對不要自負,甚至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細微處見廣義。我們要始終以辯證的眼光審視自己,以謙虛的態度麵對世界,以學習的姿態不斷使自己進步。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別人歡呼的時候大跨步前進,在別人失意的時候大跨步前進,不管刮風下雨,始終快人一步。
堅持自我批判,敢於向自己開炮
任正非曾經說過:“隻要勇於自我批判,敢於向自己開炮,不掩蓋產品及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就有希望保持業界的先進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務。”
自我批判,是任正非一直在堅持的事。在他看來,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一個人想要不斷進步,就離不開這種自我批判精神。因為這種自我批判能幫助人們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後再加以改進。一個不敢正視自己的人,是無法快速成長的。
2008年的時候,華為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身處市場一線的華為員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聽到客戶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我們的機房空間有限,卻要安裝你們三套網管係統,擺上幾台電腦。我不明白,都是華為的設備,為什麼不統一管理?”
當時,由於傳送、接入、IP等產品領域各自為營,客戶所說的這種情況,也是屬於沒辦法的事兒。但很顯然,這位客戶是嫌麻煩了,實在忍不住就抱怨了一句。而這句話又恰好被這名前來維護的華為員工聽見了,他心中一動,就上報了公司。
沒想到,他的這個問題竟然引起了上麵的重視,很快就一層層報了上去,直到彙報給了任正非等一眾高層。沒過多久,公司方麵就要求產品線負責解決這個問題,爭取開發出統一的網管方案,協助客戶優化管理。如此一來,公司的競爭力就更大了。
不過,在開發的過程中,由於意見不統一,好幾個相關負責人都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以至於工程一度停滯,毫無進展。這時,一位負責人就說,“我們每個領域專家不能隻看到自己方案的優點,每個人都自我批判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案有沒有什麼不足,同時也看看別人的方案,究竟有沒有哪怕一絲可取之處,然後綜合起來。”
最後,大家利用這個辦法,很快就搗鼓出了一個呼聲最高的解決方案,順利解決了架構問題。事後幾位負責人在總結經驗時,都將功勞歸於那次的自我批判大會。其中一人更是感慨道:“之前的確是因為自己心態不夠開放,習慣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其實我們更需要如海綿一樣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欣賞別人,才能走出自己的思維死角。”
不錯,一個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更擅長從客觀的角度來審視自身。如此一來,就能較為客觀地發現和接受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並將之改正。同時,敢於自我批判的人,往往也能接受別人比自己優秀的事實,然後再學習對方的長處,以此提升自己。
任正非說過:“隻要我們堅持自我批判,永不滿足,火紅的青春就會放射光芒,就一定會大有作為。”在他看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毛主席的“去偽存真”等,這些都是自我批判的典範,沒有它們就不會有這些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