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山前,一隊兩千餘人的金軍緩緩前行,隊伍後麵還跟著五千多個宋人。忽然,漫山遍野的山匪殺出,圍住了隊伍前列的金軍。兩撥人馬正要交戰時,山匪隊伍裏麵衝出一個人,正是楊文英。他手舉完顏塔蘭的令牌,高呼奉塔蘭之命,帶走宋國俘虜,押送的金兵原路返回,敢不從命的死。金軍中的軍官多數人也認得這個住在完顏塔蘭府中的完顏英,便收回刀弓,還是有幾個金軍想反抗,楊文英連連用強弩射死五六個人,金軍大軍也就安分下來,不再多事,以免自討苦吃,紛紛從山匪讓出的道路中往回返程。
在金軍快要退盡時,秦檜卻向楊文英告別,他要回燕京向完顏塔蘭複命。
楊文英好言相勸,說道:“會之兄,你是宋人,又和我們共謀南返,回到燕京死路一條。”
秦檜淡定的回答;“現在還不是我回南朝的時候,時機未到。燕京那邊,我自有理由向塔蘭解釋。”
楊文英說道:“眾目睽睽,眾口鑠金,如何說得清楚。塔蘭殺死你,不比踩死一隻螞蟻更難!”
秦檜答道:“如果完顏塔蘭有心殺我,我縱然是講出千種理由也難免一死;如果完顏塔蘭無心殺我,我的理由再荒謬也一定不會死。楊兄不用為我擔心,你自己千萬保重,不要留在五馬山,直接回揚州去。河北義軍絕對不會有前途,現在金軍擊敗了耶律大石和大宋,正要全力對付河北各路義軍,而各路義軍各行其是,內部明爭暗鬥,早現分崩離析之象,覆亡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必然可見。”
楊文英接著勸道:“那跟我一起回揚州,憑著會之兄的才學,一定會得到重用。”
秦檜冷笑道:“皇帝有雄心壯誌卻無雄才大略,處處想獨攬大權卻回回碰壁,不好好反思,遲早會落得如喪家之犬。一人可以興邦,一人也可以喪邦。皇帝現在用的人,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飯桶,就是誌大才疏誇誇其談之輩。皇帝還自作聰明,專用順從聽話的人。什麼時候皇帝用的人都是如楊兄這樣務實敢言的,我才敢回去。聽聞將軍能夠連續馳馬兩百裏,射殺數十人,秦某沒有這樣的本事,折騰不起呀!”
聽到秦檜的話,想到杜充是如何毀掉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摧鋒軍,想到在歸德府時候北伐大好局麵的破壞,想到自己交給皇帝的《論兵瑣言》一直如石沉大海,不知皇帝是何態度,楊文英就覺得內心哇涼哇涼的。自己所效忠的這個文武雙全的皇帝,為什麼會一事無成,一敗塗地,症結何在?
拜別了秦檜,一行人上了五馬山。五馬山在讚皇縣,背靠太行山脈,山勢並不高,最高峰大寨堖也不過三百四十多米,並非什麼險峻之地。而兩位首領趙邦傑和馬擴都是讀書人出身,雖然都對大宋忠心耿耿,但是經常意見相左,各不相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楊文英決意帶信王趙榛返回揚州,結果趙榛竟然要留在五馬山抗金,他覺得現在河北各路義軍一盤散沙,就是因為缺少一個大家都認同的領袖人物,如果他留下,就可以團結各路抗金力量,而南方有皇兄趙構就足夠了。
顯然是趙榛高估了義軍的思想政治水平,而楊文英在中原已經看過了十幾路義軍,還親自帶過由義軍改編的忠義軍,義軍中雖然不乏忠義之士,如趙邦傑和馬擴,還有嶽飛,但更多的是救國無術,擾民有心的烏合匪盜。抗金隻有編練紀律嚴明的新軍,義軍遇到金軍隻能打敗仗。大概馬擴和楊文英想到一處去了,竟然也要隨楊文英返回揚州。趙榛見挽留不住,也隻好聽憑楊文英和馬擴二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