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邊緣性人格和自戀,讓我想起一個聽上去詭異,其實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具備心理學意義的現象,於是有了這個主題和如下聯想。
看電影《二次曝光》的感覺用如下幾個關鍵詞形容:中規中矩、反轉、渴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中局、摧毀、重建、尋找、回歸、償還、重生、贖罪……
反轉發生在宋其以為自己撞死了前來抓自己的劉氏警察報案後。
一連串的線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終於呈現了宋的精神分裂病症。
……
這個局中局將幻覺、妄想和現實結合了起來,隻不過,一個是偷情,一個是絕望後的激情殺人(宋的生父是海難幸免者,妻子拿了賠償金並開了雜貨鋪重新開始生活,若現身恐賠償落空,故隱姓埋名不回家。當實在思念妻女返家時,卻撞見妻子與劉律師的私情,一時間怒從中來,殺了妻子),這個場麵是造成宋人格出現問題的核心場景。當時,她並不知道殺害自己母親的人是誰。
……
重新讀日記,就是二次曝光那段生活,帶著大家開啟著宋的精神世界結構。
心裏湧動著對精神分裂症、分裂樣人格特征患者的再次貼近與理解,如若不是萬不得已或者有深刻的情感波動或生活經曆,誰會讓自己如此沉浮(臣服)於生命,終究和那些無法解開的答案糾纏不清。
過了十幾分鍾,腦子裏冒出一行字:心理谘詢亦是二次曝光。
理由,不多說……
自言自語誰都會。
自言自語而沒分裂,不是誰都會。
自言自語不分裂後還能知道自己沒分裂的,更不是誰都會。
形形色色的人格特征中你認為什麼是最過癮的,或者最能吸引你的?
想想你喜歡看的書、電影、繪畫什麼的,什麼能讓你有被撞到的感覺?其實,那都是“另一個人”的生命在跟你說話。
別怕,此刻你看到的不是鬼話,而是一個學了點心理學,熱愛生活,對一切都保持開放與探索精神的人寫的文字,希望能帶你在神秘的精神世界裏逛逛。放心,有我在,你不會瘋,我瘋了你也不會瘋。
每個人都有一些子人格(子人格,意向對話中的名詞兒,形容的是多麵的自己,可以通過回答我是誰的方式認識一下自己的子人格,這和古希臘那句經典的話不期而遇,可見古今中外彼此借鑒)。
讓我又想起梵高了,他在老家遭遇父親病故、愛人自殺等突發事件後,第一次失去理智被弟弟接到巴黎。從那刻開始,他的子人格便出現了,主導著他的思維和行為,開始了一種看似嶄新而亢奮的日子,而原本脆弱、退縮、不諳世事、單純的自己退讓到了一邊,取而代之的是控製、激進的自己。而成立畫家烏托邦的計劃落空後,他恢複了畫家的身份,到了阿爾潛心畫畫,可最終的孤獨打敗了他,他又開始自言自語,那是另一個子人格。
遠的不說,說我們自己,你不妨體會一下,在不同場合、時間、對象、環境時你是否也有不同的側麵出現?恭喜你,那就是你的子人格,而顯然,它們都是無害的,是幫助我們協調自己和周圍關係的,換句話說,它們是保護我們不被衝突擊垮的防禦機製。
又想到森茉莉,她把自己化身成故事裏的男孩子和爸爸談戀愛,多詭異和聰明的方式,掩人耳目,不露痕跡地完成了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