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驚訝於控家族成員的豐富多樣、繽紛多彩,像萬花筒似的讓人眼花繚亂,橫豎再次印證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控外有控的道理。
縱觀宅腐世界的男男女女們,發明出來這些控實在是可愛死了。簡單明了,便於記憶,濃縮的一定是精華,而我下麵做的就是稀釋,哦,不對,是解釋這些分類體現著創造者或者這個現象本身怎樣的心理學含義。
有的恰好是一對兒,如前麵說的“大叔”和“美少年”,在心理學層麵有一定相關性。比如女王和女仆,正太和蘿莉。
女王和女仆,顧名思義帶有某種SM的角色性,也就是說在互動關係上願意扮演這樣的角色,也會對具有這樣特質的人吸引。一個高高在上、控製欲強,一個卑微順從。
心理解析一下:體驗過類似的感受,從而埋下了記憶,無意識地要去尋找這種感覺,如原生家庭裏女性擁有話語權,有控製欲,男性角色是弱的,潛移默化會被影響認為女性天生就該這樣。所以成年後去照這樣尋找,並對這樣的人有性衝動,這樣的人多半有自虐傾向,不然,誰會心甘情願被呼來喝去還能興奮得起來?
反過來也一樣,有些弱小被動的人也會有受虐欲,這個似乎說明了在當事人內心深處有個關乎脆弱的認同和偏好,受一般都是這樣的類型,未見得就是女仆,男管家也是有的。
當然,也有沒有任何關係的,如“製服控”“眼鏡控”“襪子控”“禦姐控”等。
第一個已經家喻戶曉了,關起門來,指不定多少家庭裏上演著各種各樣的製服秀。
現實生活中最生動的詮釋恐怕就是空姐和護士這個行業了,無數男人對她們垂涎欲滴啊,明的暗的各種瞎想。
而警察、健身教練恐怕就是女孩子們的熱愛了,想想那些露著的肌肉就會流鼻血。
而其他特指的物品控,如果追溯原因的話,一定和最原始的某種境遇相關,我們一般會問,第一次發生了什麼,在哪裏,那時你多大,什麼感覺,現在回憶起來又是什麼感覺,諸如此類的。
再談談多媒體控,手機、電腦尤其IPAD出生後,喬布斯的確把人類文明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這一大步,成就了無數宅人。你看看你的周圍,地鐵裏、聚會時,誰不是手機不離身,一通發微信,微信出現前是微博,那個火爆程度儼然成了人們除了吃喝拉撒睡外又一個關乎生命的東西。
有人打電話找不到人,發個微博,反而很容易聯係上,可見,手機的功能被無限放大後,人際互動方式也被無限發掘著。
有多少人赫然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天天用電腦寫東西,用手機發短信的“文盲”,讓老祖宗情何以堪?
這就是受控於自動化的結果,受控本身是隨著文明到來同時帶來的反麵,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一級獲益後的損失,得失永遠是伴隨的,怎麼止損呢(話說搞投資的人都知道這個詞兒,而人生無處不是投資回報率的計算公式,是充滿止損的過程)?
1.接受新東西的時候做好心理準備失去一些利益,事業、愛情、親情如是,任何看上去可控的東西其實反麵都預示著隨時會失控,而失控本身誰都不喜歡,就像PM2.5一樣,無法移民,就戴個口罩好了。
2.開闊視野,讓自己從裏到外都盡可能地和世界握手言和,了解它的任何麵相,接受這些麵相,如同接受自己的好與壞,具體辦法如下:(a)看看那些成功的名人傳記,勵誌還溫暖,就是別輕易模仿,畢竟你是你他是他;(b)知道什麼是接受現實嗎?那就是不做任何評價的看著此刻的你自己的樣子,能做的,能說的,去做,去說,就夠了,當下感不是那些身心靈書上說的字而已,而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麼簡單;(c)每個月去做心理谘詢。
3.看這本書,它不僅僅屬於“宅腐控萌基”人群,而是屬於任何人。
4.從你萌生了止損這個詞兒的那刻開始,你放心,有隻蝴蝶已經在你心裏煽動了一下翅膀,早晚你會迎接屬於自己的風暴,而那個風暴不是毀滅你,而是會成就你。
本來以為談了多媒體控一切就結束了,此刻突然冒出三個字——文字控!這三個字的出現不折不扣地告訴你們,我是一個標準的,如假包換的心理谘詢師,且是精神分析取向的谘詢師,不然,沒什麼人會這麼矯情地說話。
一個被文字控製的人,聽起來可怕嗎?寫書的,看書的,都是。
不信你就體會體會那種讓文字在身體裏流淌的感覺吧,話說,就算看書時不出聲,那些文字也已隨著你的眼睛讀到了心裏,說不定停在哪個地方騷動得你難以坐穩。
關於被文字控,可以單說吧,因為那從語言學上有更廣闊和有趣的內容。還有很多控來不及說了,或許我們還可以發明一些,說明控家族的自由和隨性,也說明了它還有很多空間,這樣會讓我們更多地接觸新東西。
或許看完這本書,你成了心理學控也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