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與間接經驗(1 / 3)

落日說黑蟠蟠的鬆樹林背後

那一截斷霞是他的簽名

從焰紅到燼紫

有效期間是黃昏

斷霞是落日的返照所形成,正如名是人所簽成,而晚霞如果橫曳半空,也真有落日揮筆簽名之勢,揮的還是彩筆。但是這半空斷霞不能持久,隻絢爛一個黃昏而已,正如簽了名的支票,過期就失效一樣。就這麼,自然的變化用人事來表現,天南地北的晚霞和簽名便發生了關係,而落日和晚霞之間也建立了新的秩序。

雪萊在他宏麗的論文《詩辯》裏就指出:“想象所行者乃綜合之道;理性重萬物之異,想象重萬物之同。”想象,正是一股莫之能禦的親和力,能將冷漠的荒原凝結成有情的世界。現實賴它重組,新的秩序賴它建立。

魯克斯(Joph Roux)說:“我們所知者有限,而所預感者無窮;在這方麵詩人遠超過學者。”比徹(Henry Ward Beecher)更直截了當,徑說“想象乃文明之天機與神髓,誠為真理之不二法眼”。詩人的知識不如學者、專家,而其經驗也不如各行各業的行家、業者,但是詩人善於運用知識,使它充滿感性,而且敏於詮釋經驗,使它富於意義。憑了這種同情的想象力,詩人才能突破物我之異,進入生命之同。

且回到前文所述描寫登山的作品。有了知識,掌握了山的資料,還是不夠,得實地去登山。實地登山,流汗之餘,在峰頂飽覽野景,但若神魂未能完全投入,未能如柳宗元登西山那樣,“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仍然是不夠的。如果登山者徒有登山的經驗,卻無興會淋漓的想象,對萬物缺乏同情,無由交感,則雖然上山,卻未見山,仍不足以成作品。李白說他“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辛棄疾說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麻革說他既入龍山,“月出寒陰,微明散布石上,鬆聲翛然自萬壑來,客皆悚視寂聽,覺境愈清,思愈遠”。這才算是想象起了作用,真見了山,真動了心。


2

自從十九世紀以來,批評家往往強調所謂寫實主義,並且主張吸收生活經驗。這當然是一條創作的大道,但並非唯一的出路。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如果作家取材的對象隻能限於親身的所經所曆,限於他個人直接介入的時空,那他的創作天地就無法拓廣。前麵我指出,創作所賴的三個條件是知識、經驗、想象。一位作家如果拙於運用知識,又不善於發揮想象,凡事隻能憑借自己赤裸裸的經驗,那他的作品就不免近於報告文學。何況有許多題材,作家根本無法直接體驗,隻能多加觀察,並佐以知識與想象。例如男作家寫女子,無論如何強調寫實,總不能真的變成女子去直接體會,最多隻能就近觀察,並且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也就是運用同情的想象,以補不足。中國古典文學裏許多入情入理的閨怨詩與宮詞,十分動人,卻是男人所寫,正是此理。

落日說黑蟠蟠的鬆樹林背後

那一截斷霞是他的簽名

從焰紅到燼紫

有效期間是黃昏

斷霞是落日的返照所形成,正如名是人所簽成,而晚霞如果橫曳半空,也真有落日揮筆簽名之勢,揮的還是彩筆。但是這半空斷霞不能持久,隻絢爛一個黃昏而已,正如簽了名的支票,過期就失效一樣。就這麼,自然的變化用人事來表現,天南地北的晚霞和簽名便發生了關係,而落日和晚霞之間也建立了新的秩序。

雪萊在他宏麗的論文《詩辯》裏就指出:“想象所行者乃綜合之道;理性重萬物之異,想象重萬物之同。”想象,正是一股莫之能禦的親和力,能將冷漠的荒原凝結成有情的世界。現實賴它重組,新的秩序賴它建立。

魯克斯(Joph Roux)說:“我們所知者有限,而所預感者無窮;在這方麵詩人遠超過學者。”比徹(Henry Ward Beecher)更直截了當,徑說“想象乃文明之天機與神髓,誠為真理之不二法眼”。詩人的知識不如學者、專家,而其經驗也不如各行各業的行家、業者,但是詩人善於運用知識,使它充滿感性,而且敏於詮釋經驗,使它富於意義。憑了這種同情的想象力,詩人才能突破物我之異,進入生命之同。

且回到前文所述描寫登山的作品。有了知識,掌握了山的資料,還是不夠,得實地去登山。實地登山,流汗之餘,在峰頂飽覽野景,但若神魂未能完全投入,未能如柳宗元登西山那樣,“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仍然是不夠的。如果登山者徒有登山的經驗,卻無興會淋漓的想象,對萬物缺乏同情,無由交感,則雖然上山,卻未見山,仍不足以成作品。李白說他“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辛棄疾說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麻革說他既入龍山,“月出寒陰,微明散布石上,鬆聲翛然自萬壑來,客皆悚視寂聽,覺境愈清,思愈遠”。這才算是想象起了作用,真見了山,真動了心。


2

自從十九世紀以來,批評家往往強調所謂寫實主義,並且主張吸收生活經驗。這當然是一條創作的大道,但並非唯一的出路。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如果作家取材的對象隻能限於親身的所經所曆,限於他個人直接介入的時空,那他的創作天地就無法拓廣。前麵我指出,創作所賴的三個條件是知識、經驗、想象。一位作家如果拙於運用知識,又不善於發揮想象,凡事隻能憑借自己赤裸裸的經驗,那他的作品就不免近於報告文學。何況有許多題材,作家根本無法直接體驗,隻能多加觀察,並佐以知識與想象。例如男作家寫女子,無論如何強調寫實,總不能真的變成女子去直接體會,最多隻能就近觀察,並且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也就是運用同情的想象,以補不足。中國古典文學裏許多入情入理的閨怨詩與宮詞,十分動人,卻是男人所寫,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