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的想法(3 / 3)

“還有,攤丁入畝,一家十畝地,生了兩個兒子,一人分五畝,還能過活。他要再多生兩個,就要半饑半飽了!如此兩代下來,原本小康之家也要窮頓。天下還有多少能開成良田的荒地?開成了,不多時又不足用。又有兼並之事。百姓過成了叫花子,到時候,我怕要出李闖了!”

一席話說得弘旦驟然變色,細細想來,她說得確實有理。這是當然,她還模糊記得一點曆史課本,結合自己看到的實際情況,說起來當然不是危言聳聽。國人向來講究多子多福,此時根本沒有計劃生育的觀念。本國地大物博,哪裏水土不養人?統治者也是希望人口越多,幹活繳稅的人越多越好的。

弘旦還硬生生地牽了牽嘴角:“額娘有些危言聳聽了,未必就到那一步。”

淑嘉苦笑,曆史上,雍正的新政也隻是為這個王朝、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搏了一個回光返照而已。此次回照之後,國家不思進取,醉生夢死,沒多久,人口膨脹,國力日下。

眼下的新政,據淑嘉估計,客觀條件的原因加上雍王出力甚多,估計與史上新政差不太遠。如果不接著想出路,還是一個死。真到了那個時候,她已經能夠預見,從誕生以來就以推翻現政府為目標的白蓮教就會像鬼一樣又出現了!

她沒想過千秋萬代,卻也不想子孫被暴力革命。慘一點的像路易十六被砍頭,好一點的如溥儀,蹲了戰犯監獄。她寧願放權,找一條中庸之道,或如明治維新,好歹能君主立憲。再不濟,隻要自家子孫不那麼死板,大家共和了,做個普通人也不錯。

但是麵對帝國這麼個龐然大物,她根本就無從下手。她知道自己的缺點,性別是先天的劣勢,隻有通過影響丈夫、兒子才能撬開缺口。幸虧,她家丈夫、兒子,是皇帝和太子。她,隻好拚了。

而這些話,她還真不敢跟胤礽說,隻能跟兒子說。至少,弘旦即使覺得她說的太過聳人聽聞,也不會對她產生不利影響。

她的表情很可怕:“說的就是士紳,哪怕把他們的家全都抄了,能養得活這多出來的人口麼?又不能強不讓人生孩子,那才要造反!這是你們的事情。”

最後,很堅定地說了一句:“人口過剩!”現在這個問題還不突出,但是等到弘旦這一代挑大梁的時候,就是個大問題了。大概靠種紅薯和玉米能養活?後世人口爆炸,但是依然能保證大多數人溫飽,也是沾了科技發展的光。眼下卻不可能指望這個的,隻有擴張。

她的政治經濟學是低空飛過的,隻記得一些基本常識。今時今日,光靠農業是不可能強國的。農業的附加值是最低的,發展經濟,必須發展工商業。可要怎麼發展,製定什麼樣的計劃,她完全一竅不通,她也隻會在別人方案的基礎上作改動而已。不過,至少工商業可以解決剩餘勞動力。

弘旦目瞪口呆,他前半截他已經反應過來了,人口問題,在他父親統治的年代或許已經不是大問題,等二、三十年後,輪到他了,麻煩就大了。他看年終總結,光是今年,永不加賦所滋丁口已有二十萬了!今年二十萬、明年二十萬、後年還有二十萬……

弘旦腦袋裏開始了無限循環回放,小臉煞白。他本也是覺得人口多了,正是盛世之相,越多越好,也不希望人口減少,那就代表世道不好。再一想這些人要到哪裏謀得一處合適的耕地去養活他們自己,就非常不淡定了。

而後半截,真是太匪夷所思了!時人看來,中華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物產豐饒,其他地方都是蠻夷之地,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擴張?也要那裏有價值才行。弘旦也想建功立業,然而看了看自家的荷包,還是忍住了這種欲望——咱不做虧本買賣。

聽到發展工商業,他想跳腳了!“農業才是立國之本……”他開始述說許多史上名段,以證明商業的存在會讓農民不思安穩,減少糧食產量,從而動搖國家基礎。

淑嘉想吐血!“你還能想出另的辦法安置這麼多人麼?殺了?吃了?”

弘旦原以為手頭的工作已經夠棘手的了,雖然他已經慢慢進入了狀態,不想又挨了一記,結結巴巴地問:“您跟汗阿瑪提過了麼?”

“我隻能跟你說,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想,下麵要怎麼辦了。”

弘旦默。

淑嘉也默。張誠是路易十四派來的,路易十四本人就是推行重商主義的人,歐洲的變革已經開始了。荷蘭人圈殖民地已經圈到亞洲來了,新大陸也被發現了,無數金銀被運往歐洲,支撐起那裏的發展。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淑嘉很想攛掇著大家也去美洲發展來的。

她說的義務教育,是在說服了胤礽和弘旦的基礎上,作的伏筆。

物以稀為貴,讀書人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也是考公務員,卻不是現在這樣的考法。把鄉試、會試等等,變成中考、高考,考中的隻代表你學得好,你有學曆了。卻不一定就能做官,想做官,單獨考試。某部缺了什麼人,擬定名額,大家報名。可以要求學曆,基層工作經驗,要求政治麵貌……

功名變成文憑而已。

當然,這個計劃實施的基礎,必須是教育的普及。

那麼多出來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怎麼辦?無論是經商還是從事工業,都有不錯的知識基礎。剩餘勞動力必須尋找出路,有文化的工作生產效率會更高。

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都稅不了原始積累與市場的擴大兩條。淑嘉能想到的例子就隻有歐洲了,謝天謝地,這段課本她當年為了高考很慘烈地背過,現在還有印象。

國人素質的提高,再配以美洲的金銀,發展就有希望了。隻是這市場問題還有待解決,這是最重要的一環,她找不到合適的市場,找到了,也不知道要怎麼說服大家。